美国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的文化批评著作《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于1990年代末在中国翻译出版,曾风行一时,并引发了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的大讨论。
很多人将《格调》当作一本畅销书,其实这是本学术著作。1983年在美国出版之后,该书就引起美国轰动,评论十分对立。一方面好评如潮,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猛烈批评,认为福塞尔夸大了美国的等级偏见,对穷人缺少同情和道义支持,对人类的弱点过于尖酸刻薄等等。这样迥异的反应也属正常,所以福塞尔在《格调》一书的开始就写道:“今天,你只需要提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就可以轻易地激怒别人……最近有人问我正在写什么书,我说正在写一本关于美国人的社会等级的书。人们听后马上会先紧一紧自己的领带,再溜一眼衬衫袖口看看有没有磨损开线。几分钟之后,便悄悄地站起身来走开。”
1924年3月22日,保罗·福塞尔出生于美国加州帕萨迪纳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位非常有名的律师。福塞尔就读于加州帕默那学院,于1943年应征入伍。虽随军进入欧洲,但他错过了诺曼底登陆。之后,他随第103步兵师来到法国南部,1944年11月11日,他第一次上前线与德军作战,身负重伤差点丧命。这一经历,也使得战争成了福塞尔之后学术生涯的重要研究对象。1945年,保罗·福塞尔回到就读的帕默那学院,1947年获得学士学位,然后他来到哈佛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博士。毕业之后他任教于康涅狄格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
从1950年代至1970年代,福塞尔是一位典型的学院知识分子,教书、写文学批评著作,他研究的领域是18世纪英国诗歌。直到1975年,他的学术生涯和人生发生了转变,在那年他出版了《大战与现代记忆》,这是一部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现代性形成的学术著作,该书获得197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这部著作的成功,使福塞尔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学院知识分子,转型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公共知识分子。
福塞尔是战后美国非常重要的一位文化学者,但他和其他同行不同之处在于,他对美国社会问题的观察著作,常常都能被普通读者接受,少有晦涩的术语和理论,而这都缘于他对美国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细致研究,他的视角敏锐,语言辛辣尖刻,又不失幽默和善意。
福塞尔的《格调》,在英语中含有多层意思,既有阶级、阶层和等级的意思,也含有格调、品味的含意。在中文中,译者选择了“格调”。不过,福塞尔当然没有告诉人们,在美国社会中,尤其是中产阶级社会中,做哪些事情是很有格调的事情,相反,他告诉人们的是,这些美国中产阶级做哪些事情是很“装逼”的。
那么福塞儿的等级标准是什么呢?他在书中认为,正是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味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包括一个人的穿着,家里的摆设,房子的样式和格局,开什么车,车里的装饰,平时爱喝什么,喜欢什么休闲和运动方式,看什么电视和书等等。作者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取向,给美国社会分了9个等级,用辛辣嘲讽的语言归纳了这9个等级在生活品味方面的差异。尽管这本书于30年前出版,但福塞尔在书中对虚伪中产阶级的描述至今有用。福塞尔认为,美国中产阶级是最为虚荣和势利的阶层,他们像螺丝钉一样可以被随意替换,因而最缺少安全感,生活也最焦虑。
《格调》之后,福塞尔于1991年出版了《恶俗》。《恶俗》可以看作是《格调》的续集,福塞尔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示美国人的感知和品味的不可救药。整个社会都被浮华的空虚和美丽的垃圾淤塞。恶俗无所不在,从广告、银行、餐厅、交通,到思想、文学和高等院校,到处都是俗艳、伪善、愚昧、无知和外强中干。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格调》以及《恶俗》,两本书对二三十年前美国社会的观察和嘲讽,拿来对比中国也是有用的。《格调》中文版出版于1990年代后期,该书一度成为畅销书,在小资当道的那个年代,很多人把这本书当作“小资指南”,换到如今,现在的中国人才意识到这本书其实是本“装逼指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该书在去年底出了新版。
文/石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