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渐成回忆 昆明月发最多100份
资讯
资讯 > 正文

电报渐成回忆 昆明月发最多100份

这个窗口可发电报

这个窗口可发电报

来昆明旅游的黄石人张树华5月3日给远在武汉的朋友发了一份电报,发电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很平常,现在却被人看成新鲜事。那么还有多少人还在发电报呢?什么情况发电报呢?发电报是哪个年龄层人呢?昆明什么地方受理该业务呢?昨日,晚报记者从电信部门获悉,昆明地区电报业务每个月最多就100份左右。电报业务处在高度萎缩状态,但又不能取消,目前电报业务量不到电信总业务的0.1%。

发电报仍有意义

可靠及时比短信更易保存

“电报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并延续到今天,我发电报至今坚持了40年,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现在座机、手机、短信、QQ、微博等通信工具那么快捷,为何还发电报呢?不过,我觉得电报可以保存下来,不像短信,指头一动就删除,发电报也有意义。”张树华5月3日在北京路439号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全业务营业厅发了份电报给远在武汉的朋友,他说,电报是一种最早的、可靠的,比写信及时一点,且能保存的远距离通信方式。

年近半百的张树华记得40年前发过第一份电报。那年张树华9岁,爷爷送他去父母工作的地方黄石看病。看病期间,张树华给爷爷、奶奶发回一份电报,这是他发的第一份电报,内容是“爷爷、奶奶请放心,医生说我没事”。张树华记得那是1972年的事情,那个年代的通信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电报是在邮电局发的,现在邮电局没有这个业务了。

这一回,张树华在昆明发了一份什么电报呢?他告诉记者,自己有个朋友姓袁,是武汉一家证券交易所的保安,兼营证券报刊买卖。5月3日,张树华在街上报刊亭买了一份《春城晚报》,看到头版头条刊登《股市大涨,4大利好政策助推,A股5月开门红》等证券消息,就想着朋友的证券报刊该好卖了,就发去一份电报,内容是“熊去牛来,证券报刊购销两旺;兄长批零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以此形式给朋友良好祝愿。

电报收费是每个字0.14元,张树华图个吉利,有意把收费的字数凑成58个,寓意“我发”。发了58个字,花了8块1角2分,要是发短信,就不用花这个钱,可张树华觉得电报文稿的复印件有纪念、收藏意义,还专门请电信昆明分公司加盖一枚红色的印章,打算拿回去给袁先生保存。

不知哪可发电报

电信全业务营业厅能发报

记者在昆明走访了几处邮政门市,但都不受理发电报业务。新闻路邮政支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有邮政支局都没有了发电报这项传统业务,发不成电报。”记者还咨询了电信10000号,工号14378服务员说:“我们没有登记哪里发电报,你打114问吧。”记者打114服务台询问,一样地回答:“没有登记哪里发电报。”记者询问几位市民是否知道哪里能发电报,但都先是表示稀奇,继之是摇摇头或说“不知道”。

然而,这个问题难不到张树华。张树华说:“我知道每个省会级城市都有一个地方可发电报,那就是电信全业务营业厅有这个业务。”张树华去了北京路439号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全业务营业厅,果然顺利办理了这项业务。

“许多东西都没存下来,那份电报还在呢。”张树华觉得电报文稿复印件之所以有保存意义,一是在于文稿内容本身,二是文稿收费字数的设计,三是因为加盖了印章,反映发电报业务的变迁和历史,如以前发电报找邮政所,现在发电报可找电信全业务多功能营业厅等。很多人找不到地方发电报,连电信10000号、114查号台的人员都不知道哪里能发电报,他却知道这个诀窍,并且情有独钟,乐在其中。

张树华自豪地说:“很多人不会填电报表格,填错了需要重填,我却一填到位,不会浪费第二张表格。”

昆明谁还发电报

业务萎缩每月才发100多份

昨日,记者来到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当问哪里发电报?保安、迎宾都很熟悉。经他们指点,记者上到二楼全业务营业厅,24号窗口与别的窗口不一样,这个窗口电子指示牌明确显示“电报、传真”字样。记者表明身份后,该窗口服务员对记者说:“有时一天也没有一个顾客来发电报,平均每个月也仅发几十份,发电报的顾客基本是年龄大的人。”

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全业务营业厅报务班长曹万林介绍,他们负责全省包括昆明地区电报业务。他说,这项业务在全国都处于高度萎缩状态,州、市电信部门本身没有发电报人员,是兼职,顾客有特别需要,兼职人员把电报内容传过来,他们代发,“我们这个全业务营业厅最多的一个月也就受理100份左右电报,业务量连总业务量的0.1%都不到。”

电报作为中国电信全业务服务的一项补充,属于传统的通信方式,特点是用户群体非常小,通常是用户需要文字凭据和在其他通信方式联系不上时才选择发电报,比如,手机没电,又比如过去联系的人搬家了,失去了其他联系方式等。曹班长反复说:“这项业务是兼做,该窗口人员主要做传真、长途、售卡,因为作为全业务窗口又不能丢掉电报业务。做好电报业务更能体现周到、细致的服务,照顾每一个需要服务的顾客,这项业务本身没有赢利,属于入不敷出、赔本的。”

曹班长发了40年电报,都是明码电报,他非常熟悉这项业务的历史进程,对从事的业务蛮有情感,他说:“上世纪80年代,电报业务占到总业务量的四成以上,到处都有网点发电报,我知道昆明市当时有20多个发电报的地方,现在仅保留唯一的一个,就是电信全业务营业厅。”

据悉,全国电信部门在每个省会城市也只保留一个营业厅(全业务)发电报,总共也就30多个受理电报业务的窗口。据介绍,城镇一般3天送到,偏远农村1周左右送到,省会城市之间送达时间更快。

教你如何发电报

5到10个数字按两个汉字计费

“发电报也有技巧,很多人玩不来这个东西。”张树华对发电报很专业,电文表格里有的栏目可填可不填,但张树华要求填上,电信服务员填的不对,在张树华要求之下,电信服务员便更改了,还按其要求在电稿复印件上加盖了红色印章,张树华说这样好拿回去给朋友保存。

他拿着收费单及文稿向记者介绍了许多填表常识,并介绍说:“碰上发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码等数字,5个数字算一个汉字,收0.14元,超过5个数字,不足10个数字按两个汉字收费,以此类推。”他还介绍“某某省某某省”一行只算一个字。碰到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只要在数字上方,而不是左右,加上括号,加以提醒,电信营业人员就知道这些数字是不能分开,也不会按明码电报译成汉字的。

记者注意到电报表格底下一栏里发报顾客的姓名、地址、电话,有特别说明“不拍发,不计费”。很多年前,因为没有座机、手机等,他有个做皮鞋生意的朋友,一连给温州5个供货商发了需要进货的电报,只有一个供货商回了电报,因为发报人的姓名、地址等不拍发,自己却不知道是哪个回的电报,他给了个主意,建议朋友发电报查询姓名,朋友照办,结果问题便迎刃而解。

“很有意思,我每次回家都乘坐客轮,只要给家里发个‘东’14轮归,家里就知道我坐东方红14号轮船回家,便去码头接我。”张树华说。

张树华认为:“通过电报方式也能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我觉得电报业务不能取消。”

责任编辑: 李晓燕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授权云南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0报4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南网”或“来源:云南网-云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