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发 再远航
资讯
资讯 > 正文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时,同时任深圳特区报社社长罗妙(右二)亲切握手。摄影时间:1984年1月21日

1983年1月,胡耀邦同志视察深圳,同时任深圳特区报总编辑张洪斌亲切握手。摄影时间:1983年1月21日

1983年1月,胡耀邦同志视察深圳,同时任深圳特区报总编辑张洪斌亲切握手。摄影时间:1983年1月21日

1987年5月,彭真同志视察深圳时,同深圳市领导在一起,左二为时任深圳特区报总编辑区汇文。摄影时间:1987年5月5日

1987年5月,彭真同志视察深圳时,同深圳市领导在一起,左二为时任深圳特区报总编辑区汇文。摄影时间:1987年5月5日

深圳特区报特网上线,将报纸更好地扩展到网络、手机、IPAD等阅读终端。 摄影时间:2011年1月29日

深圳特区报特网上线,将报纸更好地扩展到网络、手机、IPAD等阅读终端。 摄影时间:2011年1月29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5月24日,《深圳特区报》将迎来自己30岁的生日。

30年前,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开山建设的隆隆炮声,第一份正式创刊的《深圳特区报》墨香飘溢,诞生在一间简陋的铁皮房里。

如今,这份在改革开放热土上成长起来的报纸,已成为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全国大报之一,堪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旗报”。

特立三十载,报春第一枝。

一份报纸的崛起,源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座伟大的城市。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节点上,《深圳特区报》从未缺席、从未失声。

在特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深圳特区报》忠实记录、同生共荣。

三十而立,路在前方。

今天,屹立在深南大道边的特区报业大厦犹如一艘巨舰。

《深圳特区报》,正致力于办一份有强大传播力的新型城市党报,承继“传播改革强音”的优良传统,担当“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报”的荣耀使命,从火红的5月出发,扬帆再远航。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核心提示】为改革开放鼓与呼,是《深圳特区报》的时代担当。深圳的发展,一路披荆斩棘;《深圳特区报》与深圳,一路风雨同舟,激荡改革开放的浪潮,掀起思想解放的波澜,传播石破天惊的观念,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推波助澜、鸣锣开道。

今年春节,中国记协原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在翻看《深圳特区报》时,被连续在头版头条推出的一组评论所吸引——《根本出路还是改革》、《必须摒弃“GDP 为王”》、《以公正促共富》……

邵老是深圳特区报的老朋友,曾5次造访报社,在1993年就为特区报题写“雄风”两字。后来,报社请工匠将其镌刻在大石头上,摆放在特区报业大厦 “新闻旗舰”船头旁边。

多年来,邵老只要在家,每天都会读一读特区报。看到这组“龙年新春八评”时,他眼前一亮,“篇篇谈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观点切中要害,论述深刻精当,语言简明生动,体现了一份党报的社会担当。”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正是《深圳特区报》的时代担当。

深圳,是一座传奇之城。《深圳特区报》,诞生于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

在一穷二白的深圳河边,在满眼是脚手架的火热建设场景中,这份新生的报纸,开始了与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相濡以沫,有了共同理想,有了相同气质。

敢闯的特区,敢闯的特区报!

特区的起飞,没有舆论宣传的助力是难以想象的。深圳,急需创办一份报纸。可是,办报需要经费,钱从哪里来?

市委领导的话掷地有声,“我们勒紧裤腰带,哪怕倾家荡产,再困难也要把特区报办起来!”

深圳特区报,艰辛起步——12个人,一间10多平方米的铁皮屋,3张旧桌子和几条长木凳,3000元的开办费……

那是“十二儒生壮志行,同舟共济竭真诚”的日子;那是“试刊记当年,三两狂编,孤灯斗室不曾眠”的岁月;那是“半个编辑部”设在香港,编辑们手提稿件箱奔波深港的“创刊之旅”;那是为躲避盘旋的蚊虫,只好躲在蚊帐里写稿编稿的非常体验……

当时,人才紧缺。在许多中国人还把“深圳”读成“深川”时,有多少人有勇气南下,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业,去为一张报纸不可知的未来而打拼呢?

让老一辈特区报人愿意“苦中作乐”的,是新闻理想,是拓荒精神,是敢闯敢试的昂扬斗志,是为经济特区的发展鼓与呼的一腔豪情。

一报震南天,旗帜鲜鲜。

《深圳特区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树起了“改革开放第一报”的旗帜。

《深圳特区报》,书写了特区创立以来的种种艰辛,记录了深圳每一次“杀出一条血路”的探索、缔造的无数“第一”。

“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从这里名扬天下。从1984年5月1日到1986年4月24日,特区报对象征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建设实施了超全程的跟踪报道。

“中国土地拍卖的第一槌”从这里传出。1987年,深圳响起了“惊天一槌”,促成了宪法的修改,中国土地终于可以合法交易。特区报也因该报道,首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住房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深圳特区报》把一个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传奇娓娓讲述,为经济特区的开山拓土鼓与呼。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个个石破天惊的新观念,通过特区报传播至全国,冲开无数国人的思想枷锁。

一位湖南官员回忆,“当时,我们天天看特区报,新闻很多啊。如果特区报对深圳率先试验的一些做法报道后,过了几天没什么动静,我们就照办。”

特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直是在争论中成长。

特区创办初期,种种流言蜚语质疑着特区的发展,甚至有人说,“特区除了国旗是红的以外,已经没有社会主义的味道了。”

面对曲解,特区报自觉承担起了为改革开放立言的使命,在创刊号上就用发刊词的形式郑重指出:“两年的实践,使我们坚定地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试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这样一个经济特区,前景是光明的,是大有可为的!”

深圳的改革不断突破,却不时引来各种舆论非议,如“经济特区是新租界”、“特区是靠输血维持”、“办特区是搞特权”等,特区报均及时进行回应、批驳,有理有据,为经济特区乃至全国改革开放扫除迷雾,破除阻力。

《深圳特区报》,一直在为改革鸣锣开道。

“南国春早。一月的鹏城,花木葱茏,春意荡漾。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就在这个时候,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各族人民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到深圳来了 ……”

时至今日,许多人还记得《东方风来满眼春》振奋人心的开头。遥想当年,多少人因为这篇文章南下深圳,多少人因为这篇文章记住了《深圳特区报》。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深圳特区报》独家发表了“猴年新春八评”和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一纸风行,洛阳纸贵,几乎中国的所有媒体和世界各大媒体都在显著位置刊登、播发了这篇文章。

南方谈话精神,如滚滚春雷,催动了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大潮。

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在陈锡添的回忆文章里看到报社发表这篇文章的艰难与风险——“因为通讯26日见报,25日那天晚上我整晚睡不着,有很大的压力,因为见报后的结果怎么样搞不清楚”、“文章在当时发表出来是非常冒险的,但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打碎了束缚人们头脑的桎梏,结束了姓‘社’和姓‘资’的争论……”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特区报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选择了为特区、为中国的命运担当。

1992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欣然为《深圳特区报》题词——“改革开放的窗口”。

今年4月23日,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举行隆重颁奖仪式。《东方风来满眼春》的作者陈锡添,和参与并见证这一历史事件的吴松营双双获奖。高举奖杯,两位老报人内心澎湃不已。小平视察期间,他们一个是记者,一个是记录人,每天晚上,他们共同回忆、整理记录到深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为他们颁奖,感慨——《东方风来满眼春》记录了小平南方谈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改革开放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路,是闯出来的。

深圳的发展,一路披荆斩棘;《深圳特区报》与深圳,一路风雨同舟。

与改革同生,与时代同行。

30年栉风沐雨,几代特区报人饱蘸深情与心血,用笔墨镜头,忠诚地记录这座城市的奋斗拼搏与灿烂辉煌。

两个效益比翼齐飞

【核心提示】领航开拓,是《深圳特区报》一种卓然风范。作为一家党报,《深圳特区报》既能唱响主旋律,又能契合市场,提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创造了一种“深圳特区报现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比翼齐飞,让特区报飞得更高更远,“为全国党报树立典范”。

5月9日,在《深圳特区报》迎来创刊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专门发来贺信,勉励《深圳特区报》“打造有竞争实力的一流现代传媒”。日前在深考察期间,他又专程来到报社视察,充分肯定《深圳特区报》为全国党报创造了新鲜经验,树立了典范,殷切寄望特区报人弘扬深圳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完善和丰富所创造的办报经验,深化“三贴近”,落实“走转改”,路子越走越宽广,事业越来越兴旺。

“为全国党报树立典范”,这是对两个效益俱佳的《深圳特区报》的最佳褒奖。

《深圳特区报》,一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翼齐飞的报纸。

1995年,《深圳特区报》进入中南海。

一家崛起于经济特区的报纸,走进中南海,成为一份中央领导同志每天关注、阅读的全国大报。

领航开拓,是《深圳特区报》一种卓然的风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比翼齐飞,让特区报飞得更高、更远。

哪里有重大新闻,哪里就有特区报人的身影。

深圳“八五大爆炸”时,特区报不少记者冒着危险扑到现场采访,回来以后,身上弥漫着一股硝烟味。同事们评价,“他们真的是拿生命来做新闻啊!”

九八洪灾爆发,特区报记者的足迹遍及6省17个地区。一篇《省长的热泪》发表后,一位打工者给记者写信,“《省长的热泪》让我流泪”,他从每月仅有的500元收入中拿出100元寄给九江灾区。

“非典”肆虐时,特区报记者余海蓉首先冲破禁区,深入医疗救治一线,长时间超负荷的紧张工作,再加上服用预防药物的反应,她出现了发烧等症状,却以顽强的敬业精神,写出了80多篇报道。

汶川地震之后,特区报8名记者第一时间来到了第一线。5月15日 ,四川绵竹市东汽中学的学生曹建强在废墟中被困三天之后获救,在被抬出废墟时,他欢呼着“活着真好”。特区报记者李伟文果断按下快门,这张图片被收藏进了中国国家档案馆。目睹灾区的一幕幕,这位热血男儿一次次泪流满面。

采访归来,李伟文写了一篇文章《用生命标点历史》,“我总在想,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冒着巨大的危险深入救援第一线?我认为是两个字:历史。我们经历了一段历史,我们记录了一段历史,我们用生命为这段历史做标点!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驱动成百上千的记者奋不顾身地往灾区里冲。我可以自豪地说,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记者是一个光荣的群体。”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深圳特区报》组建强大报道阵容,突破报道规模,创新报道形式,让精彩一次次在版面上绽放。

哪里有假恶丑,哪里就有舆论监督的力量。

胸中有大局,笔底生波澜。《深圳特区报》倡导“积极的社会新闻”,以正面、积极、阳光的心态,去推动问题的解决。

敢于碰硬,监督到底。2004年,在对黑恶势力的监督报道中,打破常规,连续在头版显位大幅揭露“冠丰华”黑恶势力,投入十几个版,发表了47篇报道,直到该团伙被送上法庭。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特区报探索出舆论监督的长效机制。特区报与深圳新闻网合办市民论坛,成为国内最早从报网互动走向媒体融合的固定栏目,成为市民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公共平台。特区报与市纪委等单位合办推出《直通车》栏目,邀请市领导走上直通车接访,解决一个个问题,一篇篇监督报道更促进了一个个老大难的迎刃而解。《直通车》实现了党纪监督、政纪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四合一,在全国尚属首次,成为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

2010年3月,福田区几名公职人员开着执法车,前往一偏僻小区的茶楼搓麻将,一打就是几个小时。忘乎所以的他们不知道,有几双敏锐的眼睛已悄悄盯住他们。在记者不舍昼夜连续蹲点几天后,《上班时间竟在茶楼搓麻》一文在《直通车》推出,舆论哗然,这几个公务员和职员受到了严肃处理。

敢于批评同级政府部门,张扬媒体理性的力量。在大运会前夕,特区报发表评论《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对市住建局禁止群访讨薪予以尖锐的点名批评。当晚,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新闻1+1》中说,“作为深圳市的党报,《深圳特区报》对于本市一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一个错失,敢于提出如此尖锐的批评,非常难得。这的确是舆论监督的一种进步。”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赋予新闻媒体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闻媒体发展壮大必须解决的重要时代课题。

当深圳举办重大活动时,《深圳特区报》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第26届大运会,是特区建立以来受媒体关注度最高、传播力和影响力最广的一场盛事。《深圳特区报》精心组织报道,把“不一样的精彩”告诉世界。本届大运会,43万车主选择绿色出行,这离不开媒体的舆论引导。自7月14日发出倡议,至8

月17日成功实施,特区报几乎每天都在显要版位跟踪报道,全力推动这一社会管理创举的落实,专栏“绿色出行,给力大运”,及时报道绿色出行工作动态、各界行动、报名进展、市民感言等,并挖掘多位“绿色达人”故事,发表评论20余篇。在几个关键时刻,特区报发出多篇重点稿和评论引导舆论——在正式实施之际,发表《绿色出行:城市管理创新路》;在大运会开幕之际,再发《绿色出行:社会建设新跨越》;在开幕后首个工作日,交通压力真正到来时,三天连续发表评论《延续绿色梦想 赖君践诺如初》、《绿色出行,让我们做得更好》、《不给人添堵也不给路添堵》,呼吁市民继续支持绿色出行……一位跟进绿色出行的女警感叹,“正是你们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日日夜夜辛苦付出的意义。”

《深圳特区报》大力弘扬真善美。好人丛飞、大医郭春园、孝媳李传梅,一个个仁善笃行的爱心人物,通过特区报女记者徐华的精心采写,影响全国,感动许多人。

2007年,学界提出“深圳特区报现象”——作为一家党报,既能唱响主旋律,又能契合市场,提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

在力争创造最大社会效益的同时,特区报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实现报业的“深圳崛起”。

1996年,特区报就开始在央视天气预报做了两年的广告。1998年,特区报的形象广告,出现在首都高速路60平方米的巨幅广告路牌上。

特区报在发展壮大,实力雄厚的传媒舰队逐渐形成——创办《深圳青少年报》、《Shenzhen Daily》、《深圳汽车导报》、《深圳风采周刊》、《投资导报》、《晶报》、《深港经济时报》等子报子刊,还大胆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传媒竞争。1994年起与香港星岛报业集团合作,出版《深星时报》,1999年9月控股并全面管理《香港商报》,开创了内地报业对香港报纸进行参股改革的第一范例。中央领导评价,“《深圳特区报》是中国内地媒体走向海外的‘排头兵’。”

1999年11月1日,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挂牌成立,成为中国经济特区首家报业集团。当时,集团实际资产总值超过11亿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比企业化经营前增加10倍和5倍,资产规模已达到市政府对本报累计总投资额的28倍以上,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

《深圳特区报》不仅早就无须财政“输血”,2001年纳税更是突破1亿元大关。从1993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以来,10年间纳税4.31亿元。

2002年9月30日,深圳报业集团成立。在报业集团奏响的“新闻交响乐”中,《深圳特区报》是举足轻重的“钢琴”角色,掌握主调,和各报网在不同社会层面、不同的受众中互相补充、互相支撑,形成合力,奏响丰富浑厚的主旋律。在报业集团发展中,特区报社始终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优质的经济效益,推动“效益集团”建设,赢得社会尊重。

《深圳特区报》,曾以总分第一荣获“中国十大领军报业”称号。在国内十所顶级新闻传媒学院参与评出的中国品牌媒体榜中,最近两年连续被评为全国城市党报十强。

201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表扬《深圳特区报》,这份报纸办得很好,在党报里面一直是办得最平稳的,很有政治敏感性,把握大局,对于传播深圳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

2012年5月17日,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到深圳特区报社调研。王荣称赞——作为见证国家和经济特区30余年改革开放光辉历程的媒体,《深圳特区报》堪称是观察当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深圳特区报》是一份党中央放心、读者喜爱,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报。”

敢为天下先

【核心提示】敢为天下先,是时代赋予《深圳特区报》的独特气质。诞生在改革热土的《深圳特区报》,带着敢闯者的基因、先行者的热血,30年来,始终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新闻报道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成为中国报业改革的先行者和积极的探索者。

这是一份已经泛黄的报纸——

对开四版、竖排繁体、定价5分,头条是特约记者荣朋从北京用长途电话发来的消息《11国40家公司投标南海油田深圳赤湾建设最佳后勤基地》,报纸最醒目的位置就是发刊词《别开生面的有益尝试》,头版下端还有四分之一版广告。

1982年5月24日,《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

这张报纸一诞生,从内容到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然而,这样的“与众不同”也引来了一些争议。

有人肯定,这像是特区的报纸,新鲜活泼、气度不凡。

有人怀疑,商业味太浓,这样的报纸会不会引“狼”入室?

当时,广东省特区管委会主任吴南生风趣地说,此话应改动一个字,把“狼”改为“郎”,也许这张报纸还能引“郎”入室呢!

创办伊始,《深圳特区报》的定位旗帜鲜明:是党的报纸,但不要“党八股”;既区别于内地报纸,又不同于港澳报纸;从内容到形式,要体现特区特色等。

在发刊词中,有这么一段话——“在前进的途程上,我们已经,而且还将不断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更需要探索的勇气,敢于登攀的精神……”

多年来,这样的探索与登攀,一以贯之。

敢为天下先,是时代赋予《深圳特区报》的独特气质。

一方热土自有她的血脉,一座城市自有她的气质。“敢为天下先”成为深圳的十大观念,融入了特区报人的血脉,并不断被赋予新锐的意义、丰富的意蕴。

特区报一创刊,就开辟了世界经济版,在当时全国各省市报刊中堪称第一家。

当年,世界经济版的编辑彭茂光白天在宣传部当干事,晚上钻进蚊帐,在床上摆了一张小炕桌写稿改稿。他回忆,世界经济版是特区报的“招牌菜”,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见长。这个版,创新地对各方面消息来源加以精选、翻译、精编,动态新闻以“世经简讯”的方式发表,而对各行各业的情况以及世界经济的热点则“加料”写成综述、专稿、述评。

1986年,特区报开辟了《开放与改革》专版,探索党报如何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增加可读性。专版透着新鲜气息,只要是有关改革开放的鲜活的人与事都能占一席之地,不登会议新闻和工作总结式的经验介绍。体裁是消息为主,通讯、言论等一应俱全,信息量大,报道面广。

在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教授眼里,《深圳特区报》是中国当代报业改革和党报改革的代名词。

方老分析,《深圳特区报》处在政治经济改革的最前沿,因此也是报业改革的先行者和积极的探索者。“特区报是中国最早将市场机制全面引入报刊体制内的党报之一。公务用车社会化、稿件评级制度、薪酬制度、末位淘汰制、采编分离、首席记者制等如今传媒界耳熟能详的名词,很多都是从《深圳特区报》这一‘母体’孕育、‘发明’和推广出去的。”

敢为天下先。《深圳特区报》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新闻报道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敢于办一张全国大报。

《深圳特区报》早期的主要负责人张洪斌、罗妙、区汇文以及他们率领的领导班子,在报社创办初期,就有着面朝大海的博大胸怀,放眼全球的广阔视野,他们艰苦奋斗,敢想敢干,为特区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后,特区报历任领导班子,一棒接一棒,推动《深圳特区报》影响力不断提升,跻身全国大报的行列。

《深圳特区报》从一创刊,就提出“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兼顾海外”,在创办仅一年就向欧洲发行。特区报高度重视中央的声音,常以新华社播发的来自中南海的消息作为头版头条。特区报把报道的触角延伸到全国乃至海外,从“千里走京九”到“重走长征路”,从“省部领导访谈”到“世界百所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彰显大报风范。特区报在全国排兵布阵,在广东主要城市及京沪均设有办事处,在全国设立分印点,率先在香港设记者站……创刊初期对开4版的周报,如今已发展成为日均对开50多个版、发行范围覆盖全国的大型综合性日报。

——敢于探索中国特色的党报新路。

特区报的几代领导班子深知:作为主流媒体,尤其是作为党委机关报,要真正地负起责任,当好党的喉舌、工具,就不能只会照本宣科,而是要通过辛勤劳动、创造性地工作,把报纸办得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受老百姓喜爱,社会影响力大,才能对完成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目标,更好地发挥舆论推动作用。

《深圳特区报》从诞生起,就着眼于实践四个统一:党报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相统一,占领阵地和占领市场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相统一。在这个方面,特区报闯出了许多第一:1990年8月刊登“股市行情”,为中国党报首创;1994年1月,推出全国党报首个英文专版;1993年开设《社会生活》版,是全国党报最早的社会新闻专版;1994推出打工世界专版,在当时全国媒体中尚属首创。1995年3月3日《鹏城今版》板块面世,主打社会新闻,被誉为党报自觉探索三贴近的发轫之作,老百姓爱看,市领导也说,“我常把今版放进包带回家看。”

在2001年,《深圳特区报》强力推出“阳光媒体”《晶报》。晶报以其独具一格的新闻理念和编排艺术风靡鹏城,在短短数月间便跃上深圳报纸零售市场的头把交椅,成为深圳特区报社的新增长点。创刊5个月,晶报总发行量突破50万份,刷新了中国报业史上的深圳速度。

——敢于探索党报走向市场的经验。

特区报几代领导班子,既有对时代发展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洞见,又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敢闯敢试,以企业家的开拓精神艰苦奋斗、亲力亲为,为特区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深圳特区报》不靠吃“皇粮”,创办之初就确定了以广告养报纸的经营思路。1985年3月20日,首次开创了头版刊登全版广告的先河,在中国报业引起轰动。1989年,特区报成为全国首家全部版面采用电脑激光照排系统的报纸,率先告别“铅与火”。1998年,特区报开始自办发行,成立报业发行公司,在全国建起近300个发行站,当年发行量达到38.3万份。

1984年,报社进行第一次分配制度改革,记者稿酬不封顶;1988年,报社进行首次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优化组合”,打破“铁饭碗”。1993年4月,报社开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全国最早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党委机关报。同年,改革分配制度,三个月之内,采编每月奖金由一律300元增至人均1800元,记者编辑收入在全国冒尖。

当年,首届东亚运动会在上海举行,特区报派出一名体育记者去采访,近半个月里,他每天写两个版稿件,几乎天天有星稿。当月,他的奖金达到6000多元。这个数额,不仅比部主任高,比社长都高。发,还是不发?一时间在全报社议论四起。当时,《深圳特区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写着奖金“上不封顶”。最后,老总拍板:6000元奖金全部照发。

——敢于“辅政亲民”,始终英勇善战。

《深圳特区报》,成长在改革开放之音响遏行云的时代,作为中国经济特区首份大型综合性日报,有着与生俱来的历史责任感。特区报几代领导班子,满怀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比忠诚,30年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干扰,都坚定不移地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办好党报。

市委市政府每每有重大决策出台,《深圳特区报》总是勇当先锋、不辱使命。在特区成立之初,深圳的改革有如一道道冲击波,“缺钱”逼出“土地出租”,“招标”逼出“深圳速度”、“缺人”逼出“劳务市场”、“供求”逼出“一物多价”,《深圳特区报》率先对种种改革举措进行详尽报道,改革开放新思想不断破茧而出。改革在深化,特区报的先锋使命不变。当中央把深圳确定为大部制的机构改革试点时,又是特区报率先大张旗鼓地宣传精简机构、建立服务型高效政府的目的和意义,深入报道有关政府部门改革、精简的过程,以及改革之后的初步效果,在全国引起高度关注。当深圳试水多项改革时,特区报总是冲锋在前,了解民意、吸纳民智,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这样评价,“一直以来,‘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是《深圳特区报》的优良传统。特区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当好市委市政府参谋助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辅政亲民,成为《深圳特区报》一种宝贵的品质。”

敢为天下先,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需要胆识,也需要谋略。

诞生在改革热土的《深圳特区报》,带着敢闯者的基因、先行者的热血,勇敢探索前行。

历经几代人的摸索、创新、锤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融入深圳特区报人的血液,成为其生机勃发的力量源泉。

一份有着强大传播力的新型城市党报

【核心提示】无数的“第一”俱往矣,无数的“天下先”正摆在特区报人的面前。今天的《深圳特区报》,有了崭新的理想——办一份有强大传播力的新型城市党报,继续传播改革强音,为时代立言。

《深圳特区报》,崛起于一个恢弘壮丽的时代。

在中外报史上,比特区报历史久远的报纸比比皆是。与它们相比,特区报如此年轻,只是报业之林中的后起之秀。

然而,短短三十年的跨越中,她却吸引了无数目光。一份报纸,可以如此锐气、先锋,也可以如此大气、沉稳。

这份年轻的报纸,没有老报纸的积弊与负担,敢于担当、勇于争先,始终充满朝气与活力。

然而,无数的“第一”俱往矣,无数的“天下先”正摆在特区报人的面前。

网络时代,信息瞬息万变,报纸的优势何在?

传媒竞争,市场形势严峻,党报将如何突围?

今天的《深圳特区报》,有了崭新的理想——办一份有强大传播力的新型城市党报,继续传播改革强音,为时代立言。

路在何方?

新闻立报,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办报的根本要求。

《深圳特区报》将充分利用党报在诸多领域的新闻采访、发布、监督优势,大力增强党报的新闻传播功能。不断提升报纸的新闻含量,优化新闻编排,加强报道的及时性、贴近性、可读性,做透焦点、热点、难点新闻,做活政务新闻,做大民生新闻,做好社会新闻,做强国际新闻。

文化强报,彰显报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报纸是一地一域的灵魂,不仅是消息纸,更是文化纸,不仅记录城市的历史脉络,更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精神。去年12月,96岁高龄的一代通儒饶宗颐欣然挥毫,为特区报新创立的《人文天地》副刊题签。《人文天地》以“为我们的时代立心”为宗旨,欲以蓬勃的姿态,观切时代之脉动,聚合人文之精气,涵育精神之原乡,立时代心怀、心志和心魄,让我们这个时代的“双目”因其内在的文化气质而更加炯炯有神。

服务兴报,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元的服务。

《深圳特区报》将重点加大本地民生新闻报道力度,为读者提供贴近、贴身、贴心的民生服务,同时,从深圳东莞惠州一体化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更多便民服务,为医疗、教育、出行等奉献充沛的实用信息。

品牌盛报,不断扩大报纸的品牌影响力。

峥嵘岁月,铸就了《深圳特区报》的品牌和荣誉。擦亮品牌,需要培育党报的新读者和新增长点,让未来读者认知、感受党报品牌魅力,要通过各种品牌活动拓展报纸影响力。去年,“雪花杯·深圳特区报”国际棋联女子大奖赛举行,这是国际上首次由平面媒体承办顶级的国际象棋赛事,正是品牌盛报的有益尝试。

突围,需要持之以恒的主动创新、主动开拓、主动进取,赢得先机。

网络时代,特区报将主动拓展报业发展空间,依托“特网”,将报纸更好地扩展到网络、手机、IPAD等阅读终端,进一步让新闻滚动起来,与读者互动起来,与报纸版面联动起来,与相关电子媒体脉动起来,打造“融媒体”。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今天,当深圳正在从“敢闯”到“善创”,从“杀出一条血路”到“再创火红年代”时,《深圳特区报》须不断与时俱进。

深南大道旁, 262.2米高、塔楼状若风帆、裙楼呈船形的深圳特区报业大厦,如一叶风帆在中国南海之滨破浪前行,被誉为“中国报业第一高楼”。一位美国老报人这么说,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中国报业走向世界的象征。

立足深圳、关注南粤、辐射全国、影响海外……

从今天出发,《深圳特区报》正向着下一个30年,向着阳光灿烂的明天,续航高飞。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