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眺望中坚守
资讯
资讯 > 正文

除了屋漏添瓦,墙倒补砖,坪石监狱已有十余年时间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屋漏添瓦,墙倒补砖,坪石监狱已有十余年时间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自由活动时间,一名犯人在监区墙上一块写着“先进集体”的奖牌上照镜子,用两根细线拔下颔上的胡须

自由活动时间,一名犯人在监区墙上一块写着“先进集体”的奖牌上照镜子,用两根细线拔下颔上的胡须

午饭时间,小黄狗与黄亮作伴

午饭时间,小黄狗与黄亮作伴

黄亮居住的狱警宿舍

黄亮居住的狱警宿舍

由于常年见不到异性,每到周六,监狱里的犯人们“等着盼着看《非诚勿扰》”

由于常年见不到异性,每到周六,监狱里的犯人们“等着盼着看《非诚勿扰》”

对囚犯进行辅导教育是狱警的一项日常工作

对囚犯进行辅导教育是狱警的一项日常工作

干警食堂条件简陋,帮厨的陈姨却早习以为常

干警食堂条件简陋,帮厨的陈姨却早习以为常

基层实录  

图/文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通讯员 刘洪群 尹华飞 阚淼

“一代人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但该来的搬迁还是没有来。”坪石狱警余贱养说着,声音不由地低了下来。

这位在坪石监狱工作了近二十年的老狱警,如今最大的渴望,就是早日搬迁:“我们干警的子女刚出生时,就说要搬,等了十几年,当年的小孩现在要上大学了,我们还是坚守在原地。”

旧称广东省第五监狱的坪石监狱,地处距韶关市坪石镇中心十几公里外的群山中,始建于1955年,距今已有57个年头。监狱下属的10多个监区,沿着狭长山间公路呈零散状分布,绵延十几公里。

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硬件设施简陋以及2006年7月特大洪水的侵袭,这里的在押犯人数量逐年下降,从高峰时期的数万人降至如今的几千人,犯人构成也基本调整为短刑犯,10余个监区中已有3个彻底废弃。

上世纪末,随着全国监狱关押布局调整,坪石监狱的搬迁被提上议程,却因种种原因一再推迟。

扎根在此的数百名监狱警察及其家属,在搬迁的眺望中,于群山里一守就是十几年。

“80后”小伙子黄亮,贵州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毕业后,为了能靠近湖南郴州老家,放弃了在贵州当记者的选择来到坪石监狱,成为一名监区干事。自此,用水桶装凉水洗澡,半夜被房顶漏下的雨水淋醒,慢慢变成习惯。

来到坪石后,吃饭这件小事成了黄亮的最大难题。监区饭菜定量配给,必须保障囚犯足餐。狱警要在伙房吃饭,则必须提前“报饭”。“工作一旦忙起来,很容易就忘记了报饭时间。”错过了,黄亮就只能花一个多小时走路去监狱办公区吃饭。至于监区周围,生活设施则基本为零。

监区里从河边直抽直放、未经过滤的“自来水”不可饮用。黄亮准备了空的纯净水桶和小拖车,每天走去山上的泉眼处取水喝。碰到水压不足、无水可用时,乐观的狱警们用“一三五不洗,二四六干擦”来描述洗澡时的窘态。

干警食堂里负责帮厨的陈姨是江苏盐城人。1989年随退伍转业的丈夫从青海省西宁市来到坪石监狱,一待就是二十多年,“一辈子都在这里了。”

厨房里设施简陋,架着大铁锅的灶台要用木柴烧火,陈姨说:“外人一看觉得苦,我们早就习惯了,反而觉得方便。”尽管如此,听说监狱要搬到从化,儿女都在广州工作的陈姨仍开心极了:“早点搬,儿女来看我就方便了。”满心向往的她2009年就在从化买了房子,装修已毕,只等入住。但如今,房子已空置3年,搬迁仍然遥遥无期。

山区狱警最担心的还是子女教育问题。

听说要搬迁,监狱所在地连幼儿园都早已撤销。“整个坪石监狱系统里,子女需要上学的干警家庭约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余贱养警官告诉记者。“原来部分学校有校车接送,后来校车事故频发,各学校都不愿再担这个风险了。”于是干警们发挥团队精神,采用集体拼车、家长轮流照看的方式送子女上学,“照样培养出一群大学生监狱子弟。”

未婚的狱警们也大有人在。28岁的黄亮就至今单身。父母亲人频频催促,但黄亮自己不着急:“总要认识了,相处一段再说。”其实,黄亮有自己的隐忧:“目前还不知道该把家安在哪儿……”

今年3月,坪石监狱从化新址迁建项目场地清剿平整工程启动,坚守中的干警们看到了曙光。

2011年5月,黄亮通过自学拿到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对犯人进行疏导和帮扶教育有好处。”监狱下发的倡导“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文件,他也一丝不苟地看完,“我是名新民警,理解还很浅白,就觉得既然在这个位子上,那吃点苦,尽到责任,是应该的。”

问他有没有想过监狱搬到从化之后的生活,这个大男孩霍然一愣,然后腼腆地咧嘴一笑:“或许到时候就能逛逛街、打打球,去趟电影院了吧。”

艾修煜、刘洪群、尹华飞、阚淼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