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迹新疆尼勒克纯种伊犁黑蜂将有望在技术繁育下再现
资讯
资讯 > 正文

绝迹新疆尼勒克纯种伊犁黑蜂将有望在技术繁育下再现

亚心网讯(记者 赵梅)一度绝迹于尼勒克故乡的纯种伊犁黑蜂,有望在科技人员人工技术繁育下,重现尼勒克的草原和山区。

5月14日,记者致电伊犁尼勒克种蜂场得知,近期,尼勒克种蜂场黑蜂育种站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成功繁育出100只提纯黑蜂,这批黑蜂蜂王下个月将免费发放给当地蜂农,用于伊犁黑蜂种群的逐步恢复。

资料图

资料图

据了解,伊犁黑蜂是国内珍贵的蜂资源,目前,列入国家蜂资源保护名录的只有3个,伊犁黑蜂就是其中一个。

它体型大,飞行能力强,抗寒性好,能采集到天山深处无污染的鲜花和植物,产蜜量高于其他蜜蜂35%,上世纪70年代前,曾广泛分布在伊犁新源﹑尼勒克﹑巩留等东部山区。

然而,伊犁黑蜂虽有种种优势,但其性情凶暴,喜蜇人,养殖技术也比较复杂,上世纪70年代末,人们又从外地引进温顺易养的意大利蜂,这种蜂进入后,迅速与伊犁黑蜂杂交,导致伊犁黑蜂品种逐步退化,2000年前后,纯种伊犁黑蜂最终在故乡尼勒克绝迹。

据尼勒克种蜂场蜂业办主任李宗仁介绍,由于伊犁黑蜂对当地传统养蜂业发展和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十余年来,伊犁黑蜂养殖企业、科技人员一直在进行黑蜂提纯复壮技术的摸索,试图恢复这一种群的纯度。

伊犁百信蜂业曾悬赏两万元寻找一只伊犁黑蜂,该企业负责人曾对外宣称,只要有人给企业提供一只纯种黑蜂,企业立刻支付给他2万元。尼勒克种蜂场也曾向各地蜜蜂科研机构寻求过黑蜂提纯“秘笈”。后均因当地黑蜂人工授精技术不成熟、后期培育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黑蜂提纯复壮技术没有太大进展。

李宗仁说,直到2002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研究员葛凤晨介入伊犁黑蜂的研究后,黑蜂提纯复壮技术才逐步有了转机。

据了解,年过六旬的葛凤晨曾多次进入尼勒克县、新源县等地偏远山区寻找纯种伊犁黑蜂,并将寻找到的少量黑蜂蜂王带回到北京,和同事们一起进行繁育、提纯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最终成功地保存了伊犁黑蜂的基因,并在去年将繁育出的40只蜂王赠予尼勒克县。

“黑蜂不同于哺乳类动物,它身体特别小,给它做人工授精手术,是一项非常精细而又复杂的工程”,昨天,尼勒克种蜂场育种站技术员寇海峰在电话中向记者描述,在葛凤晨等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目前,育种站工作人员已经掌握了这项人工授精技术。

“黑蜂的人工授精手术都是在显微镜下完成的”,寇海峰说,这期间,他们首先要选优良雄蜂,采集其精液,然后在显微镜下将雄蜂的精液分批注射给麻醉状态下的蜂王,“蜂王需要麻醉24小时左右,一旦有一个细微环节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蜂王受伤或送命,手术失败”,蜂王完成手术后,其孕育和生产过程仍需要技术人员管理照料,直到20天左右,蜂王顺利诞下蜂宝宝。

寇海峰说,此前,由于伊犁黑蜂品种退化,伊犁黑蜂蜂蜜的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每箱200公斤一度下降至目前的20公斤,提纯后的伊犁黑蜂,每箱产蜜量将增加15至20公斤,给蜂农曾加300至500元收入。

另据李宗仁介绍,由于尼勒克县是亚洲最大的黑蜂养殖场,其养蜂业产值曾占到农牧民收入的35%,当地计划通过两年的时间使现有的蜂种得以改良。目前,当地已向国家提出申请国家级黑蜂自然保护区,“申请获批后,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立法,禁止外来蜂种进入该区域,以此逐步恢复伊犁黑蜂种群”。

(编辑: 曾丽 )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