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才:用镜头走入民族文化的“内心”
资讯
资讯 > 正文

宁才:用镜头走入民族文化的“内心”

▲宁才现场执导。

▲《天上草原》中的宁才夫妇。

娜仁花在影片《额吉》中。

▲宁才获得金鸡奖。

小传

宁才 蒙古族,兴安盟科右中旗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国家一级演员。主演过《嘎达梅林》等多部电视剧和《西部狂野》、《黑盗》等多部电影。他主演的话剧《旗长你好》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二届中国话剧“金狮奖”、第三届文化部“文华奖”。他导演的电视剧《耶达山的雪》获中央电视台短剧展播优秀奖、华北地区电视剧评比一等奖。《水命》则获得了中国电视剧第十九届“飞天奖”。因在电影《天上草原》中饰演雪日干而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2003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季风中的马》成为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上众多参评影片中唯一一部获得亚洲电影大奖的影片。2010年编剧、执导的影片《额吉》,获得第28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故事片提名、最佳导演提名、最佳摄影提名、最佳美术提名奖。2005年获得由自治区宣传部评出的文化艺术杰出贡献奖。2006年被评为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

题记 不论有多大的困难,不论有多少诱惑,我都会矢志不渝地拍摄民族题材的影视作品,真诚地弘扬民族文化,这是自己肩负的责任,这样做确实是快乐的。

——宁才

□本报记者 杨洪梅

2002年10月,宁才因在电影《天上草原》中的出色表演,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爆出了这届电影节的最大冷门;2010年,他编剧、执导的影片《额吉》获得第二十八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以及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等4个提名奖。 出生于兴安盟科右中旗一个普通牧民家庭的宁才,获得了太多的第一:第一个获得“梅花奖”、“飞天奖”、“金鸡奖”的蒙古族演员,第一个集编、导、演于一身的蒙古族艺术家。矢志不渝地拍摄草原民族的影视作品,成了他“肩负的责任”。

四块砖抻直了“驼背”,一套广播体操步入艺坛

身材挺拔、多才多艺的宁才步入艺坛还有一段趣事。

16岁时,宁才正在科尔沁草原上的一所高中读书。这年春天,科右中旗乌兰牧骑(旗文工团)来招演员,宁才的同窗想去,但又怕考不上被同学笑话,便拉宁才一起去考。同窗临时抱佛脚现教了他《赞歌》的第一段——“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一段歌唱下来,宁才引起了考官的关注,同窗却被刷了下来。但他却因“驼背”而落选了,这让宁才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他发誓一定要再考乌兰牧骑。不久,乌兰牧骑传话来说,过一个月还有一次考试。

为了把“驼背”抻直,宁才想出了一个办法:每晚睡觉时,后背垫四块砖,早上起来,背痛得没法弯腰。但为了治好驼背,宁才硬是坚持撑了二十多天。等他再次站在文工团考官面前时,一量身高,竟然“长高”了3厘米!考官看着他俊挺的身材问:“会跳舞吗?”“不会。”“那做一段广播体操吧。”宁才把学校每天都做的广播体操从第一节一口气做到第八节,就这样,他被录取了。

一部《旗长你好》脱颖而出,囊括中国戏剧界三项大奖

宁才最早走入人们视野或被人们熟悉还是从20年前的话剧《黑骏马》说起。1986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完成了四年学业的28名蒙古族戏剧学子带着他们轰动了北京上海的毕业大戏《黑骏马》回到了故乡,在呼和浩特陈旧的戏剧舞台上完成了绚丽的演出。这部根据张承志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黑骏马》,以它美轮美奂的艺术表达与深刻的人生哲理沉醉了所有的观众。但是,它就像一股奇异的风,来得突然消失得也出奇地迅捷。

宁才和同学们虽热情依旧,但是开始对未来充满迷茫和彷徨,尤其对酷爱话剧的宁才来讲,现实如同雄鹰看不到向往的蓝天一样失落。

后来宁才参加了很多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主演了《荒漠中的狮子》、《黑盗》、《西部狂野》、《愤怒的白鬃马》、《西楚霸王》等等。尽管影视剧的拍摄让宁才有了话剧以外的新的快乐,但他依然念念不忘话剧,他喜欢话剧排练时对人物反复细腻的雕琢、喜欢演出的一气呵成与观众的那种息息相关的感觉,甚至喜欢听剧场开演的铃声……

还好,终于遇到了一个话剧——《旗长你好》。在这部戏中他演了一个费尽周折为贫困山区缺水的农民打了一眼井的旗长,这不是他所在的单位民族剧团排的,是内蒙古话剧团邀请宁才出演“旗长”。这部戏最令他惊喜的不全是满足了多年演话剧的愿望,而是凭着这部戏,宁才一举囊括了中国戏剧界“梅花奖”、“文华奖”、“金狮奖”三项大奖。应该说,至今在全国的演员中怀揣着戏剧三大奖的演员并不多见。那年,因为他给自治区带来了荣光,他的职称被自治区破格从三级演员提跃到了一级演员。那年以后他又演了《三个人的冬天》、《迎亲马队》等多个影视作品,但从那年开始他突然感到内心深处总有抑制不住的颤动,他认为,做一名好演员,永远去表达别人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找到一个平台,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来与生活、与文化、与世界对话。宁才属于这样的人,他做出了让很多人惊讶的决定:做导演。

艰难“到达”《静静的艾敏河》,场工常常骑马去追被风刮飞的剧本 宁才第一部执导的是上下集电视剧《耶达山的雪》,“戏拍得很苦,一共7万块钱,零下40摄氏度差点冻死……”,小试牛刀的这部电视剧获中央电视台短剧展播优秀奖、华北地区电视剧评比一等奖。接下来拍摄的电视剧《水命》获得了中国电视剧第十九届“飞天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集电视连续剧《静静的艾敏河》是宁才导演的第三部戏,他说:“这部戏的摄制充满了艰辛困苦。”

首先是来自剧本的困难。这是第一个反映蒙古族现实生活的戏,怎么设计剧情结构是编写剧本的关键问题。草原上的牧人大都分散居住,怎样结构戏剧冲突,如何编写故事是困扰他的大问题。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导演的时候,宁才偶然听到了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上海3000孤儿被寄养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故事,他为此兴奋了很久。宁才在故事发生地——锡林郭勒大草原走访了数个孤儿家庭,被这些上海孤儿与大草原自然的融合、质朴的生活场景所打动,为这种跨地区、跨血缘的关爱所感动。“这有啥呢,稀里糊涂就养大了”,牧民面对抚养孩子的艰辛居然是这样的淡然。他敬佩蒙古民族的善良、博大和对生命热爱的情怀。宁才觉得一下子找到了这个戏的主题,找到了核儿,片名也由此诞生了——《静静的艾敏河》。“艾敏”,蒙古语“生命”之意,一瞬间,宁才豁然开朗:质朴、自然、内敛、踏实,不就是我们蒙古民族最突出的本色吗?

再一个困难是缺钱。剧本没有写完,2000年8月《静》剧就开始拍摄,到第二年的1月15日,5个多月,跨越了夏、秋、冬三季。摄制组只有一辆车,30来人挤在车里,每天往返于拍摄地与临时住处之间,中午饭就着榨菜啃冻馒头。10月份开始宁才天天在现场一边指导拍摄一边写剧本,赶出第二天拍摄的内容,脚本手写在一张张纸上,高原秋风常常把纸刮飞了,场工就骑马去追回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剧组有些主要演员因不能忍受漫长的拍摄而离去,缺演员,再加上因天气变化机器不能正常运转所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摆在了导演宁才面前。“当时的情况如果换了是我,我肯定顶不住了。但他好像根本没什么事发生,每天唱着歌出现在工作人员面前,当大家疲惫时他还负责逗大家开心”,事后回忆起那段艰辛日子,女主演娜仁花感慨道。戏拍完从锡林浩特回到呼和浩特,所有人兜里剩下的钱加起来只有20块。时任内蒙古党委宣传部部长的张国民听说这些情况后,马上给剧组拨了些经费,演职员工才过了个年。“做任何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干成的,那么艰苦的条件下,98%的人都跟我一起坚守阵地,感谢他们!”宁才说。

作为导演,宁才做着自己应该做,同时也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事。这些都被娜仁花看在眼里。而作为女主演的她也将先前宁才对她不能忍受艰苦条件的担心完全消除了,而且娜仁花对工作的认真、敬业,无形中给了宁才很大的信心。随着片中情节的发展,宁才越来越欣赏娜仁花:不只是演技好,而且踏实又宽容,有超强的承受力。两个互相欣赏的人自然地相爱了,这爱还被带到了《天上草原》中继续燃烧,最终结为伉俪。

这部戏的拍摄,使宁才的思想更加成熟起来——他了解了草原,了解了牧民的内心,把握了游牧文化的主脉,一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不论有多大的困难,不论有多少诱惑,我都会矢志不渝地拍摄民族题材的影视作品,这是自己肩负的责任,这样做确实是快乐的”。

10年之后,宁才又将这部戏改编成了电影《额吉》,这部电影获得第二十八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以及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等4个提名奖。

含泪拍摄《季风中的马》,审查时全票通过

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季风中的马》是宁才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拍摄完《天上草原》回呼和浩特市路过西乌珠穆沁旗时,看见因干旱而发红的草原和在铁路坡道上觅食的羊群,宁才哭了……之后,他一直排解不了这充溢心底的忧伤和悲痛,因此他长时间游弋在草原上,用他敏感的神经和丰富的情感,感受着草原的疼痛、牧人的无奈和文化的变迁,《季风中的马》就这样诞生了。

写完剧本,2003年,他筹集自己的全部积蓄及朋友的支持共100万元,艰难而执着地拍完此剧。

“你不想去的地方,马不可能把你驮去,但你想去的地方,就必须得马驮。所以,在今天看来,马已经不是蒙古人的理想,而是实现理想的工具。” 这是影片中的一句台词,也是蒙古人在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影片把人文关怀的镜头,对准了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的草原上一个视草原为生命的普通牧民“乌日根”,讲述了因草原连年沙化、牧民不得不退出草场迁往城镇的故事。通过“乌日根”一家在草原沙漠化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的痛苦选择,反映了草原生态恶化给牧民们带来的无奈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境遇,试图引起全社会对于自然、文化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关注。

国家电影局审查那天,宁才很紧张,这毕竟是一部与往常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大不相同,直面牧民现实生活的新写实主义片子。结果全票通过。审查委员之一的郑洞天教授的一席话,可谓是充分表达了审查委员会对该影片的评价意见:“这样的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可以与内地影片交流了,甚至可以与世界交流了”。影片在第二十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亚洲电影大奖,这是此次众多参评影片中唯一一部获得亚洲电影大奖的影片。这说明,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和文化现状的影片在世界上很受欢迎。宁才说,只要以蒙古族文化视野和情怀表达我们民族的生活,我们的电影就能走向世界。

培养民族影视人才,差不多走遍每一所蒙古族中学

宁才所执导的作品,大都以草原文化为题材,因为他觉得他的阵地就是草原。他说:“我对草原非常熟悉,所以更懂得如何去把握她。现在草原牧民的生活很少搬上大屏幕。我父辈们的那种生活,他们最淳朴的最深层的内心,很少有人去接近。一般人们认为蒙古族人就只有豪迈,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很少体会到蒙古族人的那份情怀。作为蒙古族人,我要像这个民族一样真诚地拍电影,我有责任展示和传承蒙古族文化。”

宁才一直认为,蒙古族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蒙古族电影应该有自己的颜色,应该找到适合自己文化的表达方式,走进传统文化深处,以向内看的方式来延伸作品的主题和内涵。这不只是电影观念的转变,也是文化理念的转变。

蒙古民族专业影视人才极缺甚至面临断代问题,培养民族影视人才成为最紧迫的任务。自治区有关领导也高度重视这问题。为了从各大名校培养民族影视人才,宁才求到他的母校上海戏剧学院,学院同意开设蒙古族班。宁才便带着母校老师从呼伦贝尔到阿拉善,走遍每一所蒙古族中学,招到35名民族学生。同时又说服上海音乐学院招收了我区作曲与编剧专业的15名学生,这批学生今年就要毕业了。宁才找到北京电影学院要求增加蒙古族班时遇到困难,北京教委的刘主任给予了大力支持,最终28名编、导、摄、录、美、动漫6个专业的学生被送到北京电影学院深造。为了感谢,宁才扛了只羊送到刘主任家,刘主任婉言相拒,看着真诚憨厚的宁才,刘主任答应等孩子们毕业了,一起去他家吃手扒肉。

在宁才看来,摆在蒙古族电影人面前最大的难题是缺少真正的好剧本。为此,他开始举办有助于民族电影发展的“‘苏鲁德杯’蒙古文中、长篇小说大赛”,几届比赛产生了一些好作品以外,他们还为蒙古族培养了几位年轻的剧作家。

现在宁才正在筹备拍摄一部反映1930年至1949年科尔沁地区近代史的30集电视连续剧——《苍茫草原》, 预计8月1日开机。同时他还筹备着一部1948年内蒙古骑兵军为题材的影视剧。宁才的脚步没有停止。

(图片均选自网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