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美国肉制品加工厂的场景
东张西望
“香肠是最可怕的:肉仓里肉就丢在地下,和垃圾、锯末混在一起,一任工人在上面践踏、吐痰,留下成亿的肺结核细菌……“这是作家厄普顿·辛克莱1906年2月出版的《屠场》一书对芝加哥的肉联厂生产肉类食品的真实描写。
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直接过问下,在《屠场》出版4个月后,美国国会即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食品和药品法案》、《肉类检查法案》
□老鹰
罗斯福大叫一声,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
100年前,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的小说《屠场》,曾这样描绘芝加哥某肉类食品加工厂加工食物那令人作呕的场景———
“从腌肉车间里取出的猪肉常常发酸,就搓上苏打粉,去掉酸臭味,经过化学处理,需要什么颜色、什么香味就能有什么颜色、什么香味,然后卖到自助午餐柜台上去。有‘五香火腿’、‘红焖松鸡’、‘红焖火腿’。 ”
“制造火腿有巧妙的机器专门灌注盐水。凡是已经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场的臭肉,连同地面铲起的渣滓一道,用来制成罐头,或者剁碎制成香肠。已经生霉发白没人买又运回来的食品,用硼砂和甘油处理之后,又作为原料重新制成正品。”
“香肠是最可怕的:肉仓里肉就丢在地下,和垃圾、锯末混在一起,一任工人在上面践踏、吐痰,留下成亿的肺结核细菌。仓库里污水横流,老鼠乱跑,毒死的老鼠连同作为毒饵的面包和肉一起铲进一个大漏斗绞肉机去做香肠……”
传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读到这里时,罗斯福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
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虽然是小说,但却是当时芝加哥的肉联厂肉类食品加工的真实写照。揭开食品安全问题冰山一角的辛克莱,曾到芝加哥的肉联厂里和工人们一起生活了七周,亲眼目睹和听说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这本小说以立陶宛来美移民日格斯一家在肉联厂打工的悲惨生活为主线,揭露了肉联厂工人们的非人道的劳动状况。
令辛克莱没有想到的是,小说出版后,对现实的影响远远大于其艺术贡献。他后来曾就此调侃:“我想打动公众的心,不料却击中了他们的胃”。
1906年2月,这本扒粪文学的先驱之作甫一问世,美国国内肉类食品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欧洲削减一半从美国进口的肉制品,美国整个畜牧业陷入一片恐慌。而书中暴露的美国肉品加工行业的种种内幕,在新生的城市中产阶级中,引发了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反应。
罗斯福看过此书后,专门约见了作者辛克莱,并责令美国农业部调查肉联厂的情况。调查的结论是“食品加工的状况令人作呕”。
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当年6月美国国会即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食品和药品法案》、《肉类检查法案》,并建立了以化学家威利博士为首,共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班子,形成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雏形。
辛克莱肯定无法料到,他早年写就的为劳工权利呐喊的小说,居然直接促成了日后在美国食品安全方面扮演守护神角色的FDA的成立。
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
当时的美国食品加工业为何会出现上面所说的一幕呢?这要从源头说起。
南北战争之后,被解放的黑奴和数百万移民投入到机器化大生产中,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却未惠及大众,财富高度集中,资本家垄断市场,还与贪官污吏沆瀣一气。美国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似乎正面临失去灵魂的危险。
那些控制了美国经济命脉的经济巨头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
当时松散联邦政府体制下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对州政府和大型工业企业的无良行为听之任之,企业纠纷、劳资纠纷以及城乡矛盾得不到解决。最后,是那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报刊业给这些知识分子创造了宽广的舞台。低廉、通俗的大众杂志报纸具有广泛的读者群,揭露黑幕的文章与民众休戚相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普通公民的关注、黑幕揭露者自身的责任感以及大众杂志所提供的宽松平台,催生了1903年至1912年这十年间轰轰烈烈的扒粪运动。黑幕揭露者的触角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指责详尽而直接,毫不留情,他们发现的问题形形色色,十年间,他们写出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各种丑闻的文章,对推动了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
《人人》杂志曾列举黑幕揭露者的成就:“保险业运行机制更为健全,银行正在增加新的防范措施,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受到抑制,公共交通运输公司更为关注人的生命安全。政治老板的风光不再,各州和各城市都在致力于廉政建设。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历史学家把黑幕揭露时代称为一个打扫蜘蛛网和破旧家具上尘土的清扫门庭的时期。
一批扒粪运动的英雄在其中冲锋陷阵,成为大众眼中的良知的化身,他们是:厄普顿·辛克莱、林肯·斯蒂芬斯、埃达·塔贝尔等等。
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