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池
资讯
资讯 > 正文

矗立在金鱼池中街路口的老舍雕像是一尊特别的文化标志。

上午下楼散步、聊天,下午在家拉琴、看报、欣赏京剧,詹成贤和老伴的生活每天都充实、快乐。

2001年秋,詹成贤老人在住过的简易楼前为儿子詹国九、儿媳崔文拍下纪念照。

记录昔日金鱼池面貌的老照片挂在“龙须沟”原址让年轻人了解历史。

30多人组成的金鱼池社区合唱队每周排练,常为居民演出。

10年来,回迁金鱼池的居民购买的私家车不断增加。

在社区节开幕式上,小区里几十位高龄老人被请到上座观看表演。

这两天,天坛街道金鱼池中区“小妞子”广场上的社区节热闹极了。今年是金鱼池社区居民回迁10周年。昔日老舍笔下的龙须沟,今天楼房雅致、小区整洁,数千居民欢歌笑语。

73岁的詹成贤拉着手风琴,妻子玉玲弹起古筝,老两口合奏着《好日子》。詹家住在金鱼池中区21号楼,紧邻天坛公园,房屋面积124.8平方米。凭窗远眺,公园美景收入眼帘。老两口天天在阳台上欣赏风景,活动筋骨,十分惬意。打小住在金鱼池的詹成贤经历了两次危房改造。1968年,他与妻子玉玲结婚时住在金鱼胡同18号,房子15平方米,低矮狭窄,经常漏雨。1969年,政府对金鱼池进行改造,盖起了简易的三层楼房。詹成贤一家分到一间半,面积19.6平方米,母亲高兴得逢人便说“我家住大楼了!”2001年,经过30多年的风雨侵蚀,金鱼池的简易楼变成了危房。拆迁前,詹成贤在自家楼下给儿子、媳妇照了一张合影,他要“让孩子们记住这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2002年8月,金鱼池危改完成,詹成贤举家回迁,住进了现在宽敞、明亮的新房。

重建的金鱼池社区有42栋居民住宅楼、一所综合性学校及地下车库等配套服务设施。10年里,社区相继建成了文化广场、体育健身乐园、社区活动中心。还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太极拳队,办起了编织剪纸班、书法绘画班。社区环境日益优美、公共秩序更加井然。居民生活温馨方便、邻里关系亲密和睦。

从小经历“龙须沟”穷苦生活、目睹金鱼池沧桑巨变的詹成贤老两口对两个已成家立业的儿子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别的地方我们不去了,就在这儿安享晚年吧!”

本报记者 胡铁湘 摄影报道J125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