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位学子扎根 被群众赞为“鹦哥岭上木棉花”
资讯
资讯 > 正文

27位学子扎根 被群众赞为“鹦哥岭上木棉花”

  鹦哥岭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跨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昌江等五个市县,是海南陆地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鹦哥岭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跨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昌江等五个市县,是海南陆地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去到白沙县道银村的工作点需要跋山涉水。沿着一条弯弯曲曲在崇山峻岭间盘旋的小泥路行走才能到达。(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去到白沙县道银村的工作点需要跋山涉水。沿着一条弯弯曲曲在崇山峻岭间盘旋的小泥路行走才能到达。(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道银村只有6户人家,这里手机没有信号,电视没有信号。(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道银村只有6户人家,这里手机没有信号,电视没有信号。(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远离亲人、远离繁华。为了心中的理想,来到这个人烟稀少、名叫鹦哥岭的地方扎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五年过去,这27位年轻人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197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植物有4种;记录到脊椎动物431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动物有4种;记录到14种科学新种和26个中国新记录种。五年来,他们的青春年华绽放在鹦哥岭的青山绿水之间,因此当地百姓把这27位年轻人称之为“鹦哥岭上的木棉花”。

有一种青春叫执着

4月15日上午9点多,在位于白沙县牙叉镇儋州村的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宿舍里,王合升忙得不可开交,他一边忙于分类几天来上山采集到的记录资料,一边要整理考察中拍到的图片。这是一条足有胳膊粗的眼镜王蛇,这是一株优雅无比的兔耳兰,这是一群犹如云彩的斑蝶……

每一张图片,对于王合升来说,都是一种快乐和惊喜,但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

那一天,王合升如往常一样背上煮饭的锅和考察需要的行李,步入浓密的鹦哥岭深处。这一趟,他是准备去考察班蝶群居越冬的科考项目。据他了解,此前从来没有记录说在这里有那么多的斑蝶“集体出现过”,他也只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当地百姓的“传说”。

在一处绿树葱葱、野花满坡的地方,王合升一待就是3天。饿了就在小河边煮个方便面吃,困了就在草地上咪一会。当第二天中午他伸一下疼痛的腰身时,突然发现在几米之外一条胳膊粗的眼镜王蛇虎视眈眈地看着他。来不及多想,他立即用相机对准这条蛇一阵猛拍,“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人蛇对峙十多分钟后,这条眼镜王蛇才慢悠悠的爬走,直到此时,王合升才感觉到“后怕”。就这样三个日夜的坚守,他终于见到令他“惊叹不已”的景象,当数十万只斑蝶如五彩的云朵集体出现时,多日的劳累一扫而光。

其实,这五年来,这样的情景他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作为云南农业大学昆虫专业毕业的一名硕士生,这位来自山东的小伙子在鹦哥岭留下了不少“惊心的故事”,但也收集到很多有价值的标本和科考资料。

其实,这五年来,不管是王合升,还是刘磊……这27名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年轻人就是在这个当地人称之为“老岭”的地方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青春和学识发挥着。这几年来,他们远离繁华、远离城市、远离亲人,他们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光亮的皮鞋、没有艳彩的服装。

就这样,他们以对生命价值和理想的执着,在荒山野岭之中,让青春绽放在这片绿地上。

 

  王合升步入浓密的鹦哥岭深处。这一趟,他是准备去考察班蝶群居的科考项目。(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王合升步入浓密的鹦哥岭深处。这一趟,他是准备去考察班蝶群居的科考项目。(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王合升步入浓密的鹦哥岭深处。这一趟,他是准备去考察班蝶群居的科考项目。(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王合升步入浓密的鹦哥岭深处。这一趟,他是准备去考察班蝶群居的科考项目。(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王云鹏在道银村工作点的住宿里看书。(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王云鹏在道银村工作点的住宿里看书。(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有一种选择叫“对得起自己”

这是一个浪漫的称呼——鹦哥岭。至今无人知晓它何时出现在这里,只是因为海拔1812米高的主峰看似一只鹦鹉的嘴巴,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鹦哥岭。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2004年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它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跨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昌江等五个市县,是海南陆地面积最大的保护区,也是海南两大江河——南渡江及昌化江的发源地。这里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因此也被众多学者称为“海南的肺部”。

可是,因为地势险恶,除了祖辈在这里生活的黎苗百姓,这里以往几乎“无外人涉足”。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2007年,突然迎来了27位“天之骄子”,他们中有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毕业生,他们都是当时由海南省林业局面向全国高校招聘而来的,他们的任务是建立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

如今当地不少老百姓还记得,当27位年轻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惊讶”,他们那时还议论:“娃娃们是一时心血来潮的,转几天过瘾后就走了。”他们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这里的生活环境很恶劣,人家年轻人有文化有水平,为什么来这样艰苦的地方工作啊”?

2007年10月的一天中午,保护区管理站迎来了一位白白净净的年轻人,背着行李包的他笑眯眯地介绍自己:来自陕西西安、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说起这一天,如今已经是管理站副站长的刘磊还“记忆犹新”:除了阳光灿烂、到处是绿茵葱茏之外,工作环境“确实不敢恭候”。

因为管理站组建不久,基础设施极为简陋:破烂的平房,窗户没有玻璃,饭堂又破又旧……

生活条件比他们“最初想的还恶劣”。可是,这些年轻人明白,他们选择到这里来不是为了生活上的享受,而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理想和信念。

来不及多想,他们就纷纷背起工具和行李,一头扎进了深山里。

5年过去,如今管理站已经设立了保护科、科研监测站等7个部门及1个科研监测站。

5年过去,这27位年轻人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197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植物有4种;记录到脊椎动物431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动物有4种;记录到14种科学新种和26个中国新记录种。

5年过去,如今说起当初的选择,这27位年轻人显得如此自信:虽然我们远离了繁华,但是我们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我们的选择对得起这片土地、更对得起自己。

有一种信念叫奉献

2012年4月14日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记者就随着王云鹏到管理站设在白沙县道银村的工作点。这位2005年才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个子很小,脸上留着很多被日晒的疤痕。从白沙县城驱车两个多小时后,来到南开什付村,到此车辆就无处可走了,可这里距离道银工作点还有6.5公里的山路。沿着一条弯弯曲曲在崇山峻岭间盘旋的小泥路,6.5公里的路记者就走了将近3个多小时,当走到道银村时,记者已经是腰酸腿软。可是王云鹏却丝毫看不出有半点疲倦,赶到工作点后他就立即忙开了。他说,这条路他们27人几乎每个月都来回几趟,“走这样的路是家常便饭”。

道银虽然名曰村,可是只有6户人家,这里手机没有信号,电视也没有信号……

虽然是工作站,虽然5年来这27位年轻人曾无数次在这里工作,可是住的至今还是很简陋的泥土房。他们白天在野外忙碌,晚上就在泥土房里讨论当天的工作和第二天的计划;在这个工作点,他们一呆就要好几天,没有任何的娱乐项目,作为年轻人,他们唯一的娱乐项目就是“互相介绍自己的科考成果”。

王云鹏说,5年来,他都“没有进过歌舞厅”。而这次来这里一呆就要半个月,最难受的就是“无法跟妻子通电话,因为如今最牵挂的就是刚在老家出生才两个月的孩子”。

5年来,不仅是王云鹏,这27位年轻人都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这些大学生毕业生在道银村开展了广泛的环境教育、生态农业示范等工作,有效地缓解了社区资源矛盾,为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这些大学生毕业生在道银村开展了广泛的环境教育、生态农业示范等工作,有效地缓解了社区资源矛盾,为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廖常乐在查看他采集回来的物种。(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廖常乐在查看他采集回来的物种。(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有一种收获叫付出

4月14日下午,在道银村工作站,长得斯斯文文的廖长乐正在一棵大树下记录着他几天来考察的资料。这位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专业的硕士生一问起“考察标本”就眉飞色舞。就是因为他,鹦哥岭树蛙才在世人面前得以展现。而为了寻找这种树蛙,他用了4天4夜的“埋伏”。

“辛苦一点,但也是通过辛苦才能找到新物种啊,这叫物有所值”。至今说起那次的科考,廖长乐显得十分轻松:“没有付出哪来回报啊。”廖常乐不仅辛苦了他自己,“因为热爱这里”,两年前,他也把原本在杭州银行工作的妻子“拉到这里来”。如今夫妻俩已经是管理站里人人羡慕的“一对鹦哥岭鸳鸯”,而他们的“鹦哥岭宝宝”也即将在这里降临。虽然夫妻俩如今的待遇加起来只有三千多元,可是廖常乐和妻子王慧颖却说:“幸福跟钱多钱少没有关系。”

那一天,来自山西太原的黄娟正在修整她的“监测包”,她是一位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学的女孩。如果说男生来到这种“深山老岭”是一种挑战,那么这里的好几位女生就更显得令人“费解”了。

因为在这里,再也没有她们喜欢的时装和化妆品,没有一般女生所追崇的时尚生活。她们每天面对的,就是绵绵无尽的青山绿水,就是无数的蚊子和飞禽走兽,就是日夜露宿荒野的工作,就是哪怕是“例假来了也要爬山”的日子。可是,说起这些,黄娟却很平淡地说:“这是我们的工作。没有付出,哪来成果啊?”

有一种绽放叫木棉花

那一天,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后,王云鹏赶紧来到道银村村民符桂青家里。他要指导符桂青“林下套种”的技术。

据了解,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周边有6个乡镇,社区人口18000多人,经济落后、经营粗放;毁林开垦,无序采集林产品等都威胁到保护区。5年来,27位年轻人开展了广泛的环境教育、生态农业示范等工作,有效地缓解了社区资源矛盾,为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他们还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手把手地教村民 “稻鸭共育”、“软床猪圈”等技术,不仅帮助了当地黎苗百姓脱贫致富,而且还给他们传播了保护环境的知识。

而说起这27位年轻人,保护区的270名护林员更是“感激不尽”。4月14日,当了三年护林员的南开村民王传灯告诉记者,三年来,这些年轻人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虽然年龄比我们小,可是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学识,他们的方法和热心,常常让我们很感动”。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黄国昌站长对这27位年轻人5年来的表现也赞不绝口:“他们不仅知识广泛,而且热爱本职工作,有创业精神,是一群好青年。”

5年过去了,这27位年轻人如今已经是这片土地的“守护神”,他们的脚步依然跋涉在山山水水间。如今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依然无法与城市里的同辈人相比。

对此,这些年轻人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里,当初已经做了艰苦的打算。而且我们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根已经扎在这里,我们的脚步就不会停留。”

道银村的百姓总认为,世间最勇敢的树莫过于鹦哥岭上的木棉树,世间最美的莫过于盛开的木棉花,他们最敬仰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木棉花。4月14日,当记者在道银村问起27位大学生的情况时,村民们激动地说:“这些孩子都是好人,他们的心很美,就像27株盛开的木棉花。”

(南海网白沙4月16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孙令正)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