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公园:星空的避难所
资讯
资讯 > 正文

暗夜公园:星空的避难所

  电灯加装遮光罩具有很好的防止光污染效果。左图为未装遮光罩的电灯,光线向夜空四散,右图为装上遮光罩的电灯

  电灯加装遮光罩具有很好的防止光污染效果。左图为未装遮光罩的电灯,光线向夜空四散,右图为装上遮光罩的电灯

  夜光保护区里的观星者 CFP/图

  夜光保护区里的观星者 CFP/图

  夏威夷毛伊岛上美丽的夜空 全景/图

  夏威夷毛伊岛上美丽的夜空 全景/图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区出现过的最严重光污染———“人工白昼”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区出现过的最严重光污染———“人工白昼”

  全球光污染地图。从世界范围来看,光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美国和加拿大东部、欧洲大部和日本。而在中国,则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台湾地区。由此可见,经济愈发达,光污染也往往愈厉害

  全球光污染地图。从世界范围来看,光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美国和加拿大东部、欧洲大部和日本。而在中国,则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台湾地区。由此可见,经济愈发达,光污染也往往愈厉害

  美国犹他州美丽的星迹 全景/图

  美国犹他州美丽的星迹 全景/图

  美国亚利桑那州仙人掌与夜空 全景/图

  美国亚利桑那州仙人掌与夜空 全景/图

  ▲美国加利福尼亚约书亚树国家公园里里的星迹 全景/图

  ▲美国加利福尼亚约书亚树国家公园里里的星迹 全景/图

  江西安吉天荒坪夜光保护区,人们正准备观测日全食

  江西安吉天荒坪夜光保护区,人们正准备观测日全食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江苏盱眙森林公园内的新观测基地  CFP/图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江苏盱眙森林公园内的新观测基地 CFP/图

  美国犹他州天然桥“国际暗夜公园”的璀璨星空  CFP/图

  美国犹他州天然桥“国际暗夜公园”的璀璨星空 CFP/图

  都市里,夜景灯光向周围肆意散射,星空已被淹没,要欣赏到繁星点点的美景,已成为奢望的事

  都市里,夜景灯光向周围肆意散射,星空已被淹没,要欣赏到繁星点点的美景,已成为奢望的事

□唐若水

A我们还能在夜空

“数星星”吗?

400余年前,伽利略在意大利的帕多瓦,利用他自制的极其简陋,也是有史以来世界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便清晰地观察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以及木星的卫星甚至还发现银河其实是由一颗颗独立的星星组合而成。不过要是今天伽利略还活着,他还须驱车至少数百公里,把自己的天文观测地点“转移”至“夜幕足够黑暗”的深山老林中,才能顺利地数他的星星。

实际上,在今天意大利的大城市,抬头能看到的星星数量还不及当年伽利略看到的百分之一。而在工业发达、经济繁荣的整个美国东部以及西部的加州地区,甚至都难以找到一个夜间犹如当年的帕多瓦那样的“黑暗天空”。无怪乎当洛杉矶数年前发生大停电时,许多年轻市民马上“无知”地打电话报警称“天空出现了一条诡异光带”,而其实那却是久违了的银河!看来那些敏感的年轻人完全是因“少见多怪”而闹出了笑话。

正是在地球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光污染压力的背景下,通过人为干预光污染来创建“暗夜公园”(Dark-Sky Park又译“黑暗天空公园”)这一构想,便在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国际暗夜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的努力推动下渐渐变为了现实。国际暗夜协会有两位创始人,一位是职业天文学家,另一位是医生。在美国,协会成员分布在全美50个州,并在世界上7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从2007年第一个暗夜公园诞生到今,国际暗夜协会及其分支机构一共在世界范围内认定了11个暗夜公园,其中7个在美国,匈牙利、英国各有两处。

暗夜公园一般都拥有一所公园和一个天文观测站,必不可少的是须摆脱任何人造光污染。要知道所谓“暗夜”,指的是没有遭到种种光污染的“纯净”的黑色夜空———在这样的暗夜公园里,只要是晴天,人们便能如同以往那样欢乐安详地“数星星”:不但能欣赏到由数十乃至数百颗星体组成的璀璨星空图,而且还可能目睹一颗颗流星带着明亮的光尾划过黑天鹅绒般的夜空坠入天际,如果运气够好甚至可望邂逅百年一遇的回归彗星。

B为何“黑夜不黑”?

造成“黑夜不黑”这种“黑白颠覆”的因素有多种:许多都市人都将其归咎为越来越厉害的工业和交通废气污染,但其实物理学上的另一原因,即越来越严重的人造光污染在其中扮演了更为关键的角色。调查表明,目前世界上已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之中。如今即使在晴朗的午夜,欧盟一半以上人口和美国及日本的三分之二人口,已难以用肉眼看到原本妇孺皆知的银河。

实际上,今天在越来越辉煌的“人造太阳”照射下长大的发达国家的孩子,从混沌的夜空中大多仅能窥见月亮,或至多还可勉强识别亮度特大的金星,即启明星。

研究还表明,现代文明程度越高的地区,光污染也往往越严重。一些完全被现代文明覆盖的大都市,几乎已失却了名副其实的黑夜,璀璨星空也成了都市人遥远又缥缈的梦境。

导致“黑夜不黑”的光污染在形式上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包括“白亮污染”,即过度地使用照明灯具(如广告牌、路灯的灯光强度大大超过了实际需要的水平),或不加灯罩的路灯以及露天的灯火辉煌的建筑工地(光芒可直接射向夜空)等等。而最要命的是所谓的“人工白昼”,即是集合许多“小太阳”等能发出强烈光芒的人造光源,人为地将黑夜变为白天,此时无数强光束甚至会直冲云霄,使得星光完全消隐。

“不夜城”让天文学家和成千上万天文爱好者叫苦连天。原因很简单:天文仪器只能识别比背景更亮的东西,而一些原本就比较黯淡的星体的星光经过地球上人工灯光的“稀释”后往往就此而消失在镜头的视线里了。

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原来在南京紫金山观测点,现在就因南京城的灯光污染已让其无法做光学观测,目前新的观测点已搬家到了江苏盱眙的一片森林之中。云南天文台原在昆明东郊的凤凰山,也因灯光污染,目前已计划撤离。上世纪70年代,北京城区的不少屋顶建起了小天文台开展科普活动,其中北京天文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楼上也建了天文观测设施,作为天文课题研究的辅助观测之用,不过到了今天,这些天文观测设施只能看看月亮、木星等明亮天体,一点科研工作也做不了。

C“黑夜不黑”

也是一种环境污染

以往说到“光污染”,联想到的通常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镜面在白天造成的眩光反射,却往往忽略了为城市之夜增添光明的“小太阳”和霓虹灯。故早在暗夜公园诞生之前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环保团体就已率先发起了一项特殊的环保行动———暗夜保护,因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导致“黑夜不黑”的光污染实际上也是一种环境污染,而且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全方位”的。

“黑夜不黑”不仅困扰了天文学家,而且也给一般市民制造了困境。其实,跟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一样,光污染同样也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长期生活在“黑夜不黑”的“类白夜”环境中,人体的生物钟便会被打乱,睡眠障碍者将与年俱增,而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也可能由此而减弱,包括癌症等疾患便乘虚而入。此外,“夜以继日”的光线环境还可能使得越来越多孩子罹患近视或诱发性早熟。

而对许多对光线环境十分敏感的夜行动物来说,“黑夜不黑”更可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噩梦。“类白夜”环境无疑扰乱了的它们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捕猎、进食乃至生长、发育和繁殖。世界上绝大多数小型食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以及20%的灵长类动物都习惯于夜间活动,对“黑夜不黑”的敏感程度远超过人类。生态学家认为,“黑夜不黑”对野生动物的危害,完全可以跟诸如栖息地缩小、化学垃圾倾倒等其他恶性环境问题相提并论。

此外,“黑夜不黑”极容易造成靠星光和月亮导航的夜飞鸟类迷失方向,甚至可能诱发与灯火通明的高楼相撞的悲剧。在最近3年里,北美有450多种夜飞候鸟因此而死于非命,其中有些还是濒危物种。

D世界第一个暗夜公园

出现在美国

为呼吁治理全球光污染,国际暗夜协会鼓励世界各地的环保积极分子、天文爱好者以及国家公园、研究所、大学等团体,为创造条件建立等级不一的暗夜公园尽力。

美国人在创建暗夜公园方面无疑发挥了先锋作用。2007年,位于美国犹他州南部的天然桥国家保护区第一个被国际暗夜协会批准为“国际暗夜公园”,这也是暗夜公园的最高等级。

根据波特尔暗空分级法,该地的级别为2级。据悉,波特尔暗空分级法是衡量晚间光污染程度的度量标准,取值范围是1(海洋中为0)到9级(市区内),数值愈小意味着光污染程度愈轻。

天然桥国家保护区里的暗夜公园每年大约有十万游人驻足于此。公园最著名的景观是它的三座天然石桥。石桥呈白色,由砂岩在水流经年累月的侵蚀下形成。白天,这里复杂多弯的地形和林立的峭壁为远足爱好者提供了足够的挑战;晚上,这里有足够的宁静和黑暗,夏天的夜空清澈得像湖水一样,星星数不胜数。为了保证良好的观星环境,有旅馆的城镇到公园的距离至少有60公园。公园中,当暮光退去,繁星浮现,星空与石桥在天空和地面遥相呼应,那种空灵意境之美,难以言表。一些天文摄影师甚至会常年驻守在这里,随时用镜头记录这里的梦幻星象。

过了年把,美国又有两个地点光荣进入了“国际暗夜公园”名单,其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州中部的樱桃泉国家公园(2-3级)和俄亥俄州的格奥加公园(4级)。

黑夜的“变质”最早激起美国各界人士对光污染的抵制。天文爱好者、环保主义者、动物保护者、灯光工程师、文化研究者以及睡眠障碍医师等都希望终结人工白昼的“胡作非为”。暗夜设计专家还纷纷重申:光污染虽然日趋严重,然而只要人们共同努力并“略施小计”,便可使其大大减轻甚至完全消失,就难度而言,其实远比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简单得多。

为了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暗夜天空,美国的国际暗夜协会一直在倡导以立法手段,使夜间照明不再向水平方向或天空散射,而是改为将光束仅仅照在路面上。该协会鼓励居民,如果街灯、商场霓虹灯的灯光“侵入”他们的居室,可以发起投诉,并提倡尽量以声控照明设备替代长明灯。

美国一些国家公园的管理部门为了实现向暗夜公园的华丽转身,非常重视严格实施各种相关法规。首先尽量减少照明设施和亮度,如尽量避免将灯光无谓地射向树木、大厦和夜空,其次是改造路灯等照明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律加灯罩。这些措施的技术要求并不高,但耗资不小,而且工作须十分细致。此外还须耐心地规劝那些不愿配合的游客放弃以往那些不合理的用灯习惯,如睡前不关灯、过度用灯等等。

E“黑得纯净”的加洛韦暗夜公园

在“暗夜保护”方面,英国人也不甘落后。原来,英国拥有世界各国中最多的天文爱好者(以占总人口比例计),约占三成的城市家庭拥有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或架设了家庭天文观察台,青少年晚上最热衷的活动便是观星,天文学杂志也总是一路畅销。而现实的窘境却是:能从居住处的阳台上直接看到银河的英国人不超过10%。被国际暗夜协会最早认定为“世界上最佳观星地”的加洛韦暗夜公园位于英国的苏格兰地区南部,其前身即是建立于1947年的一座国家森林公园。白天,这里密林连绵、群岭逶迤;夜晚,只见繁星点点,月光如水。公园四周的沼泽地、森林和湖泊的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

晚间,公园的“天空黑暗读数”通常最高可达到24,跟冲洗胶片的暗房中的“漆黑一团”无异,怪不得有专家形容其为“黑得纯净”甚至“黑得透明”。相比之下,英国大城市的天空黑暗读数往往只有15或16。据说在邻近的格拉斯哥等城市,晴朗的夜晚人们凭肉眼至多能看到500颗星星,而在加洛韦暗夜公园,即可激增至最多时的7000颗,其中包括遥远的仙女星系和正在孕育恒星的猎户星云,此外还可望邂逅此起彼落的流星和含情脉脉的极光。据介绍,由于多年来公园周边地区完全停止了开发,并对附近所有的人造光源进行了特别改造,这里的光污染长期以来都被控制在最低程度内。

2009年英国的加洛韦森林公园向国际暗夜公园协会提交了一张使用“鱼眼”镜头拍摄的夜空数码照片,还在公园的不同地点安装了测量天空亮度的仪器以不时上报相关数据,另外还对公园中的森林对远处农舍灯光的遮蔽作用进行了大量勘测和论证,最后终于获取了“国际暗夜公园”的荣誉。

而在去年,英国一个小岛萨克岛成了第一个被国际暗夜协会确认的“暗夜岛”。据悉该岛既没有公共路灯,也没有铺设车道,居民也很少,故不存在“光害”。不过这份荣誉来得也不轻松:先是长达3年的对萨克岛所有人造光源的评估,接着由专家为萨克岛设计科学“减明计划”,最后当地所有居民和商家都按照计划更换照明设施。这里的天空真的很暗,甚至可以观察到银河横贯整个夜空的壮丽画面,只见流星不时缓缓划过天际,亮晶晶的星星数以百计!成为“暗夜岛”之后,萨克岛的居民深感骄傲。在这座空灵的小岛上,星空就是日常环境的一部分。

在国际暗夜保护行动中,匈牙利是一个活跃的角色。匈牙利境内的泽力克星空国家公园和霍尔托巴吉国家公园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被国际暗夜协会认定为暗夜公园。泽力克星空国家公园为了申请成为暗夜公园,从2006年就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匈牙利天文学会与国家公园董事会签订建设协议,然后由董事会去找周围17个小镇的镇长谈话。经过镇长和居民同意,他们才能开始实施行动。在匈牙利照明协会的介入下,所有小镇照明设备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

F像保护地面的

自然遗产一样保护星空

今年6月,国际星光保护大会将移师新西兰特卡波湖畔。特卡波湖是新西兰的旅游胜地,除了特卡波湖和南阿尔卑斯山外,当地人最为骄傲的是拥有美丽的星空。夜间抬头仰望,天上的银河像一片泼翻的牛奶一般白亮,南十字星座和大小小麦哲伦星系清晰可见。2005年,特卡湖所在的地方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特卡波湖一带辟为“星空自然保护区”,像保护地面的自然遗产一样保护天上的星空。

我国的暗夜公园建设起步较晚,但时下正在迎头赶上,目前最为著名的有江西安吉天荒坪夜天光保护区,但全国不少的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都各自创建了暗夜观星点,如广东韶关的九井十八弄、西藏纳木错湖等。尽管因面积小、暗夜等级分不足,或干脆没有申报等种种原因,目前都还没有能登上国际暗夜公园的榜单,但不管仅是国家级乃至地方级,都是努力克服了光污染的专为点点繁星提供的“保护区”,故同样值得我们由衷的赞美。

唐若水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