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4月10日电(记者 张春保 张淼)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了湖南省桃源县远古百姓的梦幻生活。但桃源县是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工业弱、财政穷、矛盾多,群众上访不断,部分干部精神状态不佳。桃源县委经过调查认为,关键是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只有干部思想作风端正了,工作作风深入扎实了,桃源发展才会有希望,群众的心锁才会解开。
从去年7月开始,桃源县委以抓作风建设为主线,以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为抓手,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县委书记龚德汉高兴地说,干部作风转变带来桃源城乡风清气正,政通人和。
“接地气”交朋友
桃源县马鬃岭镇原民办教师曾丽英,因待遇问题多年上访。镇党委书记王高见第一次上她家时,狗叫不赶,说话不理,不打招呼不让座。王高见便一而再再而三下访。一次,王高见脚上穿双球鞋,一边帮曾丽英在棉田里扯棉梗,一边交流,终于消除了曾丽英的抵触情绪,把她的情况和家庭的实际困难给王高见说了。王高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她老伴生病到医院去探视,使曾丽英很是感动。从此以后,曾丽英再也没有上访过。
王高见经过这件事感触良多。他说,当干部的,只要真正“接地气”,和村民真心交朋友,就没有打不开的心锁,理不顺的麻纱。
干部作风变没变,要看干部能不能直面群众。桃源县委要求所有县级领导和科局、乡镇正副职干部,都要帮扶联系至少一个信访户、一个困难户,全县干部共帮扶信访户742户、困难户18000多户。
记者来到桃源县信访局时,县粮食局退休职工熊建明碰巧也在那里。熊建明曾经因退休政策问题多年上访。县委书记龚德汉多次上门做熊建明的工作,分析退休政策,解答疑问,还帮他和别人合伙建了家米粉厂。熊建明说,这次是为米粉厂的事来咨询的,“上访?再不会了。”
记者在盘塘、茶庵铺等乡镇采访时,路上偶遇村民,乡镇干部都能“老王小李”地叫出名字,乡镇干部还能介绍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让记者着实感受到桃源干部接“地气”带来的干群变化。
办实事解难题
桃源水电站从提出设想到批复建设,从库区拆迁移民到组织施工,千头万绪。水电站项目负责人说,没有当地干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和威信,光是移民、强揽工程的事,就会搞得我们焦头烂额。
干部作风变没变,得用实事说话。在桃源县委抓干部作风转变之初,有人议论、观望,看看这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墙上纸上的东西,还是会落实到行动上。
桃源县委副书记郭碧勋说,县委在讨论这项工作时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因此,县委列出110项应该做到能够做到的大事、实事、难事,逐项落实到每个县级领导和各科局、乡镇领导干部,并按时间提出阶段性要求。为了接受群众监督,还通过广播电视、公告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同时,从县级领导到一般干部,帮扶内容,到户次数,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待处理,都要以“民情日记”形式记录,县委组织人员明察暗访落实情况。
在走访群众了解民情过程中,县乡干部普遍发现,今年长期低温雨水天气,春天推迟了10多天,对早稻播种影响很大。桃源县根据这一情况及时组织集中育秧,解决了农民低温烂种之忧,也解决了当前农村老年人种田体力之累,使全县早稻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2万多亩。
县信访局局长潘宏军说,有的事在外人看来是小事,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大事、难事,干部有一颗热心,办法就会比困难多。
拓服务便群众
干部作风变没变,还得看群众是不是受益。
“门难进、脸难看、手续繁、程序滥”是多年来群众对政府机关服务的评价。桃源县委要求全县各科局、乡镇清理群众意见多、反映大,或不方便群众办理的各类服务项目,按照“流程最优、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原则改进服务。
县发改局建立立项审批首问责任制和“一站式”服务,办理时间从过去的7-10天缩短为1-3天。桃源县还在社区和乡镇建立综合服务大厅,城乡居民办理社保、医保等手续,再也不用跑到机关“推门问张三,敲门问李四,受气不消说,还得跑多次”。
黄石镇一些村土地、山林、水源等纠纷多,公益事业发展欠账多。镇党委书记郭国球便带领镇党政班子到每个村开议事会,一项一项现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