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子火车站站舍 资料图片
全民记录历史——“北京昌盛”杯宽城老故事征文、老照片征集大赛
“包饺子怎么包,大烟袋怎么叼,新娘怎么下轿,闯关东是怎么回事,火炕怎么搭,河灯怎么放……”想知道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去问曹保明!”很多人会这样对你说。几十年来,曹保明先生的足迹踏遍了东北的每一个村屯角落,抢救民族文化,保护文化遗产,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被他保护下来。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先生一起,走进宽城,揭开跟铁轨相关的记忆。
曹保明说,到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看到中国资源丰富,纷纷来瓜分。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后,沙俄也加紧对东北的渗透。1896年6月,打着帮中国报仇的旗号,沙俄与清政府特使李鸿章在彼得堡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后又于1896年9月在柏林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即“中东铁路合同”,由俄方设立中东铁路公司负责筑路。这便是北连沙俄,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的中东铁路。中东铁路的修建,加速了沙俄掠夺和侵略中国的步伐。不但有效地排挤了日本人的势力,也使沙俄获得了远东的出海口。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他们意图借铁路攫取更大的利益——控制铁路沿线的中国地盘。
有了铁路,必然要修建车站,1898年5月18日,俄国人在长春二道沟北汊修建火车站,这就是“宽城子火车站”。车站和铁路用地约占4平方公里,修建了水塔、住房、俱乐部、教堂、学校、商店、兵营等。根据密约内容,车站和中东铁路沿线都被沙俄划为铁路用地。在铁路用地内,俄国人拥有驻军、警察、税收的特权。俄国人还有领事裁判权,一切违法行为由俄国领事馆自行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
说到这儿,曹先生叹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这一通车,俄日矛盾激化,最终爆发日俄战争。战争期间,宽城子车站成为重要的兵员中转站,附近驻扎的沙俄野战部队达到万人以上。日俄战争以俄国的失败告终。结果,根据1905年9月的《朴茨茅斯条约》,俄国政府将长春以南至旅顺口的铁路转让给日本。从1906年8月1日,日本接管中东铁路南部线路开始,日俄之间就发生了争执。日本认为条约上的“长春(宽城子)以南”,应当包括宽城子车站在内;俄国则认为不应该包括在内,双方相持不下,直到1907年6月,才在彼得堡得出一个折中方案。宽城子车站作为两国共有财产。俄国为保存这个车站,最终以56万卢布的价格买回了日本那一半的共有权。
宽城子车站完全交付俄国之后,日本人深知必须新建一座车站,与俄国人抗衡。便立即在宽城子车站以南的头道沟匆忙地修建了一座车站,成为“临时长春站”。于是,这一地区便同时有两个车站并存。后来日本还把夺到手的这段铁路改为窄轨,整条铁路就被截成南北两段了。一些从长春以北往南去的旅客,只能乘火车到宽城子车站下车,然后再另到头道沟站买车票,乘车南下;由南向北则反之。
铁路争夺战,使这片区域成了世界关注焦点。日俄战争之前,宽城子车站仅仅是中东铁路的一个普通的中间站,两个火车站并立后,情况大变;宽城子车站成为中东铁路南线的南端终点站;头道沟站则成为南满铁路最北端的终点。头道沟与二道沟这片狭小的区域从此成为两条铁路各自终点的交会处,也是两个帝国主义势力分解和斗争的焦点。
曹保明最后说,头道沟车站的设置,对于城市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后多少年来的多次城市规划,都是以这座车站为重要前提条件进行的。这座车站,位于长春城与宽城子车站之间,拦断了两者之间最短的路径,使俄国人的车站孤悬于西北一隅。这种情况,最终造成了几十年后,铁南、铁北的发展落差。
本报记者 李申
■读者征文
“宽城子”的前生今世
作者 陈锐
那一天我一直呆在这儿,等到整个院子里的人都走光了,便独自温习它的前生与今世——宽城子沙俄火车站,这个几十年前的名词,现在已被“机车医院”所代替。
1994年1月19日,长春市人民政府公布这里(现在的凯旋路1717号)为宽城子沙俄火车站俱乐部旧址,是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这件事,机车医院门卫室的于迎田老人最为清楚。
在我的眼里,50多岁的于迎田就是这座古老建筑的守卫者。如果在这时可以允许我利用感官去判断事情的话,我相信,在那10余平方米的门卫室里,于迎田每天都在聆听来自于外界的声音,只要稍微有关于“宽城子”的问询,便是他“第二个工作”开始的时候。
我就是这样一个被老于发现的到访者,并有幸在后来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心去解读这里的历史变迁。
1898年至今百余年,看起来似乎并不遥远。但是,若把这百余年放进历史中,便数着了那千万缕芦苇般嚣张的沧桑,着实扯长了岁月。
“宽城子”,一个似乎天生与长春渊源难断的词。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一座城市的历史,是被车站拖大的历史,最起码,长春是这样的。沙皇俄国于1898年开始修筑从哈尔滨经长春至旅顺的铁路,东北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出现了。这条东北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经过当时的长春府城,因为长春府城旧名“宽城子”,所以车站建成后取名为“宽城子火车站”。如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宽城子便是长春这座城市的源头。
至今,当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们还记得当年(20世纪50年代左右)这里的场景。机车医院门口修自行车的杨大爷1993年从机车厂退休,在谈起几十年的往事时记忆犹新:“这一片就是宽城子火车站原址,道线在(机车厂)院里。50多年前,我来机车厂学习时就是在这里(俱乐部旧址)上的课。当时,这楼里全是空房子,萧条冷寂。还有个地下室,我们进去过,里面什么也没有,就是地沟,是当年用来做锅炉房、食堂和杂货间的。
在身边的人群讲述自己的过程中,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物,在过午的阳光中反而显得格外沉静。许是见得事多了,许是荣辱沉浮变幻得劳累了,竟格外珍惜起现在的安定来。尽管肤色暗淡,尽管偶有残破不堪,甚至不知换了几代的墙皮再次打着卷地脱落,都掩盖不了它的坚实与厚重。俄罗斯的建筑特点非常明显,墙壁厚,质量好。窗户上端呈拱形,原来的木质窗早已被换成新的,渐渐模糊着楼的历史感。
大概是端详得久了,这座以“宽城子”命名的建筑,每一处都像是布满了眼睛,表情跳跃着似乎有许多话要说,就连用砖封住的窗子,也一下子变得动摇起来——而那里面究竟包裹着多少人们所不熟知,又无法触摸的生活历史呢?
活动一:老故事征文
和宽城相关的故事均在征集范围内,文章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内,每人投稿数量不超过2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作者务必附上个人资料(姓名、学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个人简介)。
活动二:征集老照片
照片征集范围:宽城几百年发展变迁的老照片,均在征集范围内。
1.见证宽城区历史的城市、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保等各方面的老照片。
2.宽城百姓衣着、饮食、居住、出行、文化、教育、劳动、休闲等方面的老照片。
3.民间珍藏的不同历史时期反映社会生活的民风、民俗、重大活动、历史变迁、家庭历史照片、祖传照片、肖像照等老照片。
4.个人的家庭照、生活照、工作照、单位的景物照、生产照、活动照、集体照等老照片。
5.特殊征集:反映一个人在宽城从出生到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乃至成年各个成长时期风貌的老照片(或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见证宽城各种事物的老照片),要求要有连续性。成一个系列。
6.照片提供者需简单描述照片拍摄时间、发生事件、背后的故事等等,对于弥足珍贵的老照片本报将派记者前往采访。
活动三:拍摄新宽城
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那么拿起你的相机,以你最喜欢和熟悉的视角去宽城寻找新地标,爷爷奶奶眼中的宽城、爸爸妈妈眼中的宽城、孩子眼中的宽城,只要能在你的视线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按下快门吧。
两种投稿方式
一、发送到邮箱kuanchenglaogushi@126.com
二、上传到新文化网论坛,网址:http://bbs.xwh.cn/thread-921735-1-1.html
征集时间:2012年3月20日~4月30日
为了鼓励和回报正在关注和将要关注本次活动的读者,本次活动增设神秘大奖,同时活动设特等奖3名,奖品价值3000元;一等奖10名,奖品价值2000元;二等奖25名,奖品价值1000元;三等奖70名,奖品价值500元。
有奖微博征集
新浪微博页面:http://event.weibo.com/388896
腾讯微博页面:http://event.t.qq.com/23026
奖励办法:6名最具人气奖,奖品价值1000元;30名最受关注奖,奖品价值500元。
本报记者 李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