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造“东江盐焗鸡”品牌,除了要扶持龙头企业,还必须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梁维春 摄
□聚焦
“惠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到惠州的游客却买不到像样的惠州特产。”惠城区“两会”上,政协委员谢宝琴说,为了打造惠州地方特色的代表性产品,她建议打造“东江盐焗鸡”旅游产品品牌。
据了解,大约两个月前,惠州已有酒家将盐焗鸡真空包装后销售,这使得“东江盐焗鸡”可以走出餐桌、走进其他城市。但如何形成城市美食名片效应,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以点带面的做法,逐步打造“东江盐焗鸡”产业化发展道路。
“东江盐焗鸡”是惠州文化代表之一
“如何拉长惠州旅游产业链,促进惠州旅游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是当前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谢宝琴看来,梅菜虽然是惠城区特产,但作为游客的手信礼品不够档次,没有代表性,也无法成为惠州旅游品牌的代表性标识。
“但盐焗鸡就不同。”谢宝琴说,“东江盐焗鸡”是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运用智慧制作、并闻名于世的菜肴。惠州最具特色的文化是客家文化,“东江盐焗鸡”作为客家菜系的招牌菜,可以作为客家文化的独特代表,也可以作为惠州文化的代表之一。因此,“东江盐焗鸡”体现可惠州客家文化的特征,是具有较大品牌力量的民族产品,能够和旅游产品、旅游品牌的传播互相融合,实现地域文化、客家文化、饮食文化的水乳交融。将“东江盐焗鸡”做成产业化,既有地域标志性,又有文化内涵。
谢宝琴还算了一笔账:据统计,2010年到惠州旅游的游客达2501.03万人次,在惠州工作生活的外来人口及新客家人口至少达到100万人,如果每位游客和本地新客家人探亲访友每人每年购买2只“盐焗鸡”,按每只68元计算,将产生3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按每30万元产值新增一个就业,可新增1万个就业岗位。
在谢宝琴看来,将“东江盐焗鸡”产业化发展还对促进惠城区的旅游产业、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客家文化的传播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已有商家推出真空包装“东江盐焗鸡”
“不仅是惠州本地人,很多来到惠州的游客吃完盐焗鸡后,都希望带走一只,但最终都无法实现。”在谢宝琴的提案中,有一个重点建议是统一包装“东江盐焗鸡”,特别是真空包装,将其打造成便于携带、具有独特口味、符合现代人需求的现代“盐焗”系列新产品。
记者走访惠州各大以“东江盐焗鸡”出名的酒楼发现,大约两个月前,位于人人乐附近的恒盛酒家就已经推出真空包装的“东江盐焗鸡”,售价88元一只。
外在的包装能提升产品价值。对此,谢宝琴建议,首先要统一包装“东江盐焗鸡”,创品牌,由此推动产业化发展。
她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将“东江盐焗鸡”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统一包装,规范原材料标准与生产工艺,打造盐焗鸡品牌,使其成为外地游客及走亲访友人士的必备手信。
谢宝琴还建议,发展“东江盐焗鸡”产业化链条,还应扶持龙头企业。
“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招标,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几家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授权规范生产‘东江盐焗鸡’;农业和畜牧部门制定原料鸡养殖标准,积极争取省市农牧部门政策与资金支持,引导马安、横沥、芦洲等乡镇发展养殖业,实现饲料、养殖、加工、印刷、包装销售全程管理监控,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促进惠城经济发展。”谢宝琴说。
此外,她还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科研力度,如科技、农业、食品检测等部门在扶持盐焗鸡生产龙头企业的同时,要对盐焗鸡进行深加工,要加大食品科研投入,保密配方,确保食品安全、营养。
在营销方面,谢宝琴建议,政府部门要大力探索创新“东江盐焗鸡”的营销模式,如在市区各大超市、旅游景点由政府挂牌设立“东江盐焗鸡”经销店,通过网络进行营销等,还可以将“东江盐焗鸡”作为政府礼品赠送给来惠宾客。
南方日报记者 黄慧莹
通讯员 陈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