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庆陵陵园。
辽祖陵陵园“黑龙门”。
辽太祖陵陪葬墓。
辽太祖记功碑遗址 。
辽墓出土的琥珀璎珞 。
辽代瓷人像 。
契丹金面具 。
辽墓出土的金冠 。
辽代绿釉鸡冠壶。
契丹神祗金像。
辽代银铤。
辽墓壁画“卓歇图”。
辽墓出土的琉璃瓶。
辽代大理石卧佛。
辽塔飞天贴面。
辽祖州城。
辽陈国公主金面具。
辽代三彩鹦鹉壶。
辽祖州石室。
辽墓出土的漆盒。
辽祖陵陵园。
辽怀陵陵园。
辽墓出土的青瓷盘。
辽上京城址。
辽墓出土的银鎏金渣斗。
辽墓出土的银鎏金盖碗。
辽中京“大明塔”。
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瓷器情况。
辽墓出土的银靴。
辽庆陵东陵复原图。
辽墓出土的琥珀握手。
辽墓出土的金戒指。
辽墓出土的金质流苏。
辽代金耳坠。
辽代三彩砚台。
辽代白塔天宫出土的木塔。
辽太祖陵陪葬墓出土錾金头饰。
辽墓出土的玉佩件。
辽代龙纹铜镜。
——论辽代都城与皇陵的突出普遍价值
●陈永志
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带在历史上是辽代契丹人的肇兴之地,也是契丹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一地区分布有辽代都城辽上京(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和辽中京(今赤峰市宁城县铁匠营子村),同时还保存有辽祖陵(今赤峰市巴林左旗石房子村)、辽怀陵(今赤峰市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和辽庆陵(今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布力嘎村)三大皇陵。这是我区极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闻名遐迩,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是异常丰富的。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辽代契丹人特殊而又神秘的丧葬制度,琳琅而又多姿的随葬品,有如阿里巴巴宝藏的大门,逐渐地在向世人打开。深入发掘辽代都城与皇陵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地再现契丹人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状况,彰显契丹民族文化遗产的特色与优势,是弘扬草原文化的需要,也是建设文化强区的重要手段,这有利于是我们深入地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一、辽代都城与皇陵营建的历史背景
契丹族在五代宋初建立了强大的辽帝国,与北宋相互抗衡对峙,学界称之为“第二次南北朝”。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北方草原上有两条河流,一条叫“潢水”(今赤峰市西拉木伦河),另一条河叫“土河”(今赤峰市老哈河),传说有一位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仙人,在两河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并结为夫妻,其后子孙繁衍成为8个部落, 分别称之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这8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契丹之名始见于北魏,居潢水(今赤峰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献于北魏,其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公元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归附唐朝。公元648年,唐廷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今赤峰市林西县南),以其首领窟哥为都督,赐姓李氏。又置10个羁縻州,各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后契丹部分部落反唐,武则天曾发兵征讨。唐朝为了防范契丹,加强东北边防兵力,重用契丹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其后契丹继续与唐保持朝贡贸易关系,唐赐以“奉国契丹之印”。公元901年(唐天复元年),出身于遥辇氏世里家族的耶律阿保机被推为夷离堇,首先征服了周围的奚、室韦、于厥等族,并南越长城攻伐河东燕代九郡,其后又东伐女直,此时契丹统治的地域已是“尽有奚、霫之地,东际海,南暨白檀,西踰松漠,北抵潢水” (《辽史》卷一)。公元907年(唐天祐四年),阿保机取代遥辇氏担任部落大人,开始着手建立国家政权,首先平定以皇弟剌葛为首的3次叛乱,又以“盐池之会”杀掉其它部落首领。公元916年(神册元年),阿保机在龙化州即皇帝位,建立了辽朝,自称为“大圣大明天皇帝”,确定了皇权世袭的国家体制。阿保机建立国家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完善国家体制的政治、军事、经济措施。首先,在公元918年,命礼部尚书康默记充当版筑使,在大兴安岭东南麓潢水以北选址营建建都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此为辽上京的前身。阿保机在兴建皇都辽上京的同时,创制文字,制定完善的法律,在上京道、东京道外围建立投下州城,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两重政治体制。有辽一代,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得到了空前的大统一,契丹南并奚族燕云,东兼渤海,北吞室韦、阻卜,西属回鹘,一举统一了北方,建成了“五京、六府”、“州军城百五十有五,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的泱泱大国(《辽史》卷三七)。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远征渤海回师途中病逝于扶余城,其妻述律平称制,当年营建辽太祖陵(赤峰巴林左旗石房子村北),阿保机去世时陵墓尚未建成,尸体运至陵墓外的祖州保存,在祖州城西北角至今矗立在地表巨大的神秘石室即是耶律阿保机尸体的临时存放地。公元927年陵墓建成,辽太祖阿保机入葬陵园。其后附葬辽太祖陵园的还有因谋反被囚禁于祖州的皇太子李胡和被人诬陷谥杀以“庶人礼”葬在白马山下的斋天皇后等。
阿保机入葬祖陵当年11月,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即位,此为辽太宗。公元944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灭后晋。当年4月在今河北栾城杀孤林病逝,其后尸体被制作成干尸,北运回辽国本土,有史书称 “国人剖其腹,实以盐数斗,载之北去”(《契丹国志》卷三)。辽太宗耶律德光尸体运回辽上京地区后第二年葬于怀陵(今赤峰市巴林左旗岗根苏木),葬在怀陵的辽代皇帝还有辽穆宗皇帝。969年二月,因辽穆宗为政暴戾,被厨人弑杀于黑山(赤峰巴林右旗巴音罕山),也入葬在辽怀陵。
辽穆宗死后,景宗耶律贤被推举为帝。由于景宗体弱多病,政事多由其后萧绰处理。公元982年,辽景宗驾崩,辽圣宗继位,因圣宗幼小,萧绰皇后摄政。萧绰摄政二十七年间,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减少赋税,整顿吏治,重用贤臣韩德让、室昉、郭袭等,使辽国国势强盛。公元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俘获号称“杨无敌”的宋朝名将杨继业,最终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议和,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并与西夏结好,从而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据局面。辽圣宗时期,在奚族本土靠近中原的地方兴建辽中京城(今为赤峰市宁城县铁匠营子村),作为辽国的又一政治中心。1031年6月辽圣宗驾崩,终年61岁。辽圣宗死后,葬于庆陵(今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布力嘎村)。
到了辽兴宗时期,辽国兴兵黩武,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交纳岁币,辽兴宗还迷信佛教,国内矛盾逐渐尖锐,1055年(辽重熙二十三年)8月,辽兴宗死去,在位24年,时年40岁,谥孝章皇帝,葬于庆陵。其后,辽兴宗的长子辽道宗耶律洪基即位,为辽国第8位皇帝,在位47年。此时辽国政治腐败,国势逐渐衰落。辽道宗重用耶律重元等奸佞,导致滦河之乱的发生。他笃信佛教,在位期间曾大修佛寺佛塔。辽的腐朽统治引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满,女真族开始兴起, 1101年,道宗去世,终年70岁。亦葬庆陵。在辽代附葬在庆陵的还有辽兴宗的生母钦哀皇后萧耨斤、仁德皇后萧菩萨哥、仁懿皇后萧挞里、宣懿皇后萧观音等。
二、辽代都城与皇陵的具体情况
辽上京城始建于公元918(神册三年),号“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城址由皇城和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城墙夯筑,周长10597米,残高5~9米。皇城位于北部,是契丹统治者居住区域,也是初筑的皇都。东、西、北三墙中部残存有门址,并加筑瓮城,各墙上残存有马面。西墙内的山岗顶部,有一组东向的建筑址,应是早期的宫殿遗迹。建筑基址下有一大道直向东门,推测皇城最初是以东门为正门。扩建汉城后,城内主要建筑都改成南向,皇城南门改为正门。大内位于皇城中央部位,墙基已残毁,为长方形,周长约2000米。内有宫殿、门阙、仓库等建筑基址,其中有两座大型宫殿,建筑在高约 4米的台基上。皇城南部有不规整的街道及官署、府第、作坊和寺院基址,其中一座寺院内残存一高 4.2米的石刻菩萨像,为天雄寺遗址。皇城北部地区未发现建筑基址,应是文献所载契丹贵族搭设毡帐的地带。
汉城位于南部,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居住区域,其北墙即皇城南墙 ,东、南、西 三墙系扩筑。墙身较皇城低窄,残墙最高3米,无马面,现已无法探明原有6座城门的具体位置。原来流经城南的小河,经过多次改道,自城西南角穿过东北角,将城内文化堆积层冲刷殆尽。
在上京城址附近还现存砖塔两座。一座位于城址东南约 3公里的山坡上,俗称南塔,为八角密檐式,残高约25米,尚存7层塔身及塔基。塔身第1层每面镶嵌高浮雕石刻佛、菩萨、天王、力士和飞天像。塔东南约50米处有辽代开悟寺遗址,此塔当是开悟寺塔。另一座位于城址北约 1.5公里,俗称北塔,为六角密檐式,仅存5层塔身,残高约6米,传为辽代宝积寺塔。辽上京城作为辽之都城历经204年。公元1120年金兵攻占辽上京。金时将辽上京改为北京临潢路,元代上京逐渐废弃。
辽中京城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铁匠营子乡。此城建在老哈河冲积平原上,北有七金山(今九头山),西眺马盂山,南濒老哈河。公元1003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一年)开始营建,统和二十五年基本建成,并在此设立了大定府。辽中京的城市布局仿照北宋汴京开封的城市建制,有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1000米,居于内城中北部,以内城北墙为皇城北墙。皇城居住契丹贵族。当时,皇城内建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文化殿、武功殿、会安殿、昭庆殿等大型建筑,造型优美,气势宏大。内城在外城的中部偏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城内多是空旷的地方,从南墙正中的阳德门到宫城南门阊阖门,有一条宽约40米的大道。外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200米,南北长3500米。南墙正中为朱夏门遗址,筑有瓮城,四角有角楼遗址。外城南部按文献记载为汉族聚居区域,街道整齐,自朱夏门至内城南门间,有一条宽64米的中央大道。大道两侧各有对称的坊区 4个。坊区北面至内城南门间的大道两侧,各有长约 250米的廊舍遗址,应为市易交换的场所。此外尚有官署、驿馆、寺院等遗迹。外城西南隅有一处高约25米的山岗,自东麓至山顶分布许多寺庙遗址。在城内西南角的山坡上,还分布有密集的寺庙建筑遗址。在外城南部的东北角,保存有一座密檐式的砖塔,这就是著名的大明塔。大明塔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高80.22米,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在现存辽塔中雄居魁首。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趺坐佛像,姿势各不相同,佛像两侧为菩萨、力士像,塑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铭及佛名。在该塔的西南方另有一塔,高24米,俗称“小塔”,也是八角十三层密檐式,是辽代末年的建筑。
祖陵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哈达英格嘎查石房子村西北 2公里山谷中,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子李胡及贞烈皇太后、斋天太后的陵寝。祖陵由陵园、记功碑和奉陵邑三大部分组成。陵园为一袋状山谷,四周群山环抱,泉水潺流,峰姿秀丽。山谷出口处有两座巍然耸立的岩峰如巨龙昂首,东西对称,形成天然山门。这就是《辽史》中记载的“黑龙门”。龙门两侧有凸起的土堆,应是门楼基址。在山谷西北山脚下,靠山有一巨大的圆形土丘,系人工而成,应为“凿山为殿”的陵墓。陵墓前有享殿遗址,残存有石翁仲及经幢等遗物。另外,在陵墓的西侧山坡上,有一座大型的陪葬墓,与太祖陵墓仅一岭之隔。墓道东南向,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两个耳室组成,全长近50米。墓室内地面均铺有方砖,墓道平缓,两侧有包砖,并刷白灰面;墓道后部两侧各有一个仿木结构砖砌建筑,上部有脊瓦、板瓦、筒瓦和滴水,下面还有仿木的檐椽,东端侧面有兽面瓦当。前室平面为长方形,券顶。前甬道前部两侧各有一个壁龛。中室、后室和两个耳室均为圆角弧方形,穹窿顶。后室中后部筑有砖筑棺床,三面有彩绘雕砖和雕砖支柱。从出土的木雕龙头等构件看,棺床上原有小帐一类的葬具,棺床表面施有彩绘图案。尸骨仅残存部分头骨和下颌骨。
陵园黑龙门外东南一处山丘顶部为辽太祖阿保机记功楼遗址,遗址现存一石龟趺。经考古发掘清理,发现了大量带有契丹文、汉文的石碑残片,从石碑用料的形状和字体上看,这应当是立在龟趺上石碑,前面为契丹大字,后面为汉文楷书。残碑上书写有“天赞五年”、“升天皇帝”等字样,还有与刘守文会盟北淖口、征渤海国等内容。从这些内容上断定,此碑就是《辽史》中记载的“辽太祖纪功碑”。
在辽太祖纪功碑遗址东南山坡下有一城址,这就是专门奉祀祖陵的城址祖州城。祖州城墙用土夯筑,全城由外城、内城两重城组成。外城平面呈不等边的五角形,东墙长285米,在中部开设城门,因其直对着上京城,所以名之“望京门”。南墙长570米,在中部开设城门,名叫“大夏门”。西墙长295米,中部开设城门,名叫“液山门”,并加筑有瓮城。北墙长600米,在东段开设城门,名叫“兴国门”,亦加筑有瓮城。内城位于全城的后半部,城墙东西宽295米,南北长145米,东墙正中开设一城门,名曰“兴圣门”。祖州城城墙现仍很高大,一般高3米至6米左右。祖州城城内的建筑以祭祀用的殿堂为主体,外城为官署、膳房、作坊及守护官军住所,城外为守陵户和百姓的住所。内城分布有城门、祭殿、享堂、石室等主体建筑。在内城的南面区域内,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物,这就是著名的祖州石室。石室建在一处长方形的高大台基上,用7块完整的花岗岩石板拼组而成,石板厚约60厘米,前面用两块石板组成门阙,左、右、后三墙各竖立一块,顶上平铺一块,室内靠后部再平铺一块。这座平顶的长方形石室,长6.7米、宽4.8米、高3.5米。石室建在祖州城的西北角,与其它区域隔开,使人感到神圣肃穆。这座石室是契丹族特有的一种非常神秘的祭祀性建筑物。另外,在祖陵陵园外围还分布有与契丹族祖源传说有密切关联的祖山、木叶山和白马山,与祖州城、祖陵陵园共同构成了契丹民族起源、建国与立业等一系列地标性质的精神圣地。
辽怀陵亦称“凤山陵”,系辽太宗耶律德光、辽穆宗耶律璟的陵寝,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北6华里的床金沟山谷中,陵寝周围地貌亦属于环状的袋形山谷,山谷中有一横穿的石墙,将山谷分为内外两个陵区,内区属于陵寝所在,外区属于祭殿建筑区域。在山谷内区靠北的山峰下有一宽阔的台地,为陵寝所在地。陵区周围袋状的山峰顶部都建筑有围墙,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性的环境。陵墓位于袋状山谷坐北朝南的山峰下,依山为陵,地表封土直径达32米,存高6米左右,在陵墓的西南有一大型的享殿基址,地表散布有石柱础及方砖等建筑构件。另一座陵墓在另一座山峰下,地宫塌陷,形成一直径30米的大坑,属于早期盗掘形成。
辽庆陵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力嘎苏木北约15公里处。陵墓分列在大兴安岭一条东西横亘的大山南麓的山地狭谷中。在山麓的南坡有三个山峰,怪石嶙峋,直插云天,该山辽代名“永安山”,后改称“庆云山”,庆陵之名也因此而来。根据《辽史·地理志》的记载:辽代第六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驻跸庆云山时说,他死后应当埋葬于此。于是此后辽代三代皇帝均葬在这里。这三座皇陵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分别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及钦哀皇后、仁德皇后的“永庆陵”,辽兴宗耶律宗及仁懿皇后的“永兴陵”、辽道宗耶律洪基和仁懿皇后的“永福陵”,三陵各相距约2公里,因这三座陵墓自东向西排列,按位置人们又称之为“东陵”、“中陵”和“西陵”。由于三座帝陵共处一个陵区,通称三陵为辽庆陵。辽圣宗永庆陵位于庆云山半山腰处,现陵区内地表尚可见到享堂、祭殿、羡道、陵门等遗迹,是三座陵墓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庆云山下筑有通往陵园1300米长的神道,神道两侧有望仙殿、御容殿等建筑遗址。永庆陵为仿木结构的砖砌七室墓,墓内全长21.2米,最宽15.5米,最高约6.5米,分前、中、后三正室,前室中室都有东西耳室,后室为主室。前室平面为长方形,券顶,其余各室均为圆形穹庐顶,各室之间有券顶的甬道相连。陵寝由大青砖垒砌,内抹白灰,地面平铺打磨平整的方砖,下有排水系统。主室内有柏木组建的巨大椁室,各室间有甬道相连,安有柏木大门,门楼用雕砖砌成,瓦垄起伏、鸱吻高翘,通体彩绘。墓壁绘有精美壁画,墓内出土有石制哀册等遗物。
辽兴宗永兴陵即中陵,位于永庆陵之西600多米处,陵园地势和建筑物与东陵相同,现存神道、陵门、祭殿、膳堂等遗址。墓室规模大于东陵,共7个墓室,但均已塌毁,前、中、后三个正室,四个侧室,以后室为主室,墓室前为十字形甬道。中陵已塌毁,仅看出各室平面是八角形,曾出土过兴宗和仁懿恣皇后哀册。在中陵享殿的西南方残存石刻陀罗尼经幢1座。
永福陵即西陵,位于永兴陵之西约1400米处,陵园建筑与东陵相同,现存神道、陵门和祭殿遗址,墓室形同中陵,也是七室墓,墓室前为十字形通道,各室平面呈八角形,规模大于中陵。墓内有壁画残存,曾出土过道宗、宣懿皇后契丹文、汉文哀册等文物。
三陵皆为砖木结构,墓内都绘有精美壁画,以东陵最为典型,现存有摹本、照片,并保存完好。壁画主要在墓内砖砌仿木结构细部及墓壁上方,内容有装饰图案、人物和山水等。在墓门及墓内砖砌仿木结构上,饰有红、绿彩,墓门上鸱吻饰黄褐彩。仿木结构细部及墓壁上方,用工笔彩绘龙凤、花鸟、祥云、宝珠以及网格状图案。在墓道、前室及其东西侧室、中室和各甬道壁面上,绘有与真人相同大小的人物图像70余个,墓道两壁为15个戴圆帽、穿圆领窄袖长衫、执骨朵的仪卫和1匹备有鞍辔的马。文官武士叉手而立,表情肃穆,神色凝重。前室前半部分两壁各绘6人乐队,均戴直脚幞头、穿黑袍。其余40个人物,大部是男像,多数髡发,少数戴圆帽,极少数戴直脚幞头,均穿圆领窄袖衫,拱手或叉手侍立。仅有两幅并立的女像,右侧的人物带有黑纱帽,穿绿色左衽长袍;左侧的人物梳髻,穿绿色窄袖长袍、红色中衣,均左衽,腰围绣带,手捧披肩,似为前者的侍女。人像上方都墨书有契丹小字榜题。另外在永庆陵中室有四幅巨大的山水画,清新淡雅,画技高超,描绘了辽朝故土春、夏、秋、冬四季风光,此即闻名于世的四季山水图,十分珍贵。
三、辽代都城与皇陵的突出普遍价值
辽上京城是契丹民族立国之后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建立的第一座都城,是大辽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祖陵、辽怀陵、辽庆陵是契丹皇帝的陵寝,埋葬有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等7位帝王。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决定了辽代都城与皇陵所特有的突出普遍价值。
首先,辽代都城与皇陵是辽朝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高度发达的产物,都城与皇陵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堪称辽代皇家陵园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见证了契丹民族历史发展与文明进程唯一的物质文化遗存。辽上京城由皇城、汉城两部分组成,城垣总面积达504万平方米。如果加上南北二塔佛教寺院及渤海小城等重要建筑遗迹,城址总面积近10平方公里,城址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道路、城门、城墙等建筑遗迹保存完好,“大内”、“龙眉宫”等大型建筑基址凸显于地表,天雄寺石制菩萨观音像、宝积寺塔(北塔)、开悟寺塔(南塔)至今伫立在原址,构成了辽上京城址非常完整的遗产景观。辽中京由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重城垣构成,总面积达14.7平方公里。城内建筑遗迹亦保存完好,在外城城址内现保存有两座完好的密檐式砖塔,其中一座就是著名的“大明塔”。该塔八角十三层高达80多米,可谓辽代最高的密檐式砖塔。辽代皇陵在内蒙古地区保存有祖陵、怀陵、庆陵三处,埋葬有辽代7位帝王,还附葬有多位皇后、太子、大臣,组成了规模庞大陵墓群。辽代皇帝陵园多选择环境优美呈封闭状的袋状山谷,除主体陵墓外,还附建有享堂、祭殿及守灵之州城,构成了宏大而又庞杂的陵寝建筑体系。在辽代的皇陵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辽祖陵。陵园是几乎是全封闭状的袋形山谷,谷口正对一高大的山峰,即契丹之圣山“木叶山”,谷口外侧西南一线分布有辽太祖记功碑和奉陵邑祖州城等重要祭祀设施,构成了契丹民族 “祖灵”、“祖山”、“祖源”等精神崇拜的标象性实物。这是辽代契丹族陵寝制度的又一大特色。综上所述,辽代都城与皇陵,可以说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最为庞大而又独特的文化遗产景观,彰显着契丹民族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其次,辽代的都城与皇陵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契丹民族对中国东北、西北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在地域上的空前大统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南北、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先决的条件。有辽一代,草原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辽代都城与皇陵的营建,是其辉煌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上京皇城与汉城二城相连的“日”字形建制,是契丹统治者“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的治国方略的真实反映,“分而治之”、“一国两制”的统治理念体现了契丹高度发达的政治文化。“因山为陵”、“陵邑结合”的皇陵营造体系,是契丹民族对汉唐陵寝制度的传承与发展。辽代皇陵与贵族墓葬中多出土有石刻哀册(墓志)。仅庆陵三陵就出土哀册15方,主要是圣宗、仁德皇后、钦爱皇后、道宗、宣懿皇后的陵寝所属。这些哀册分别镌刻有契丹、汉两种文字,每方近2000字,其中汉字书写刚健遒丽,工整含蓄,堪称辽代书法精品。部分哀册用契丹文字对译书写,这些契丹文字哀册,是发现最早的契丹文字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辽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另外,契丹文学与绘画在当时也非常发达。耶律阿保机长子东丹王耶律倍就是著名画家,擅画“本国人物”,流传有《骑射图》、《射鹿图》、《番骑图》至今。辽代墓葬中多画有珍贵壁画,至今发现的辽代壁画近万平方米,仅庆陵三座陵墓壁画就达千余平方米,其中以“南北面官图”、“四季山水图”“仪仗图”最具代表性,其他辽墓壁画有“出行图”“狩猎图”“刨厨图”“西瓜图”等,这些壁画构图严谨,形象生动,是契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写实主义画派的先河,是极为罕见而又珍贵的的辽代艺术珍品。
再次,辽代都城与皇陵具有重要的科学技术价值。辽代有“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六”(《辽史》卷三七),辽上京城的营建,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开始。以上京城为中心,辽代在中国北方还建有辽中京、东京、南京、西京4个陪都,还建有奉陵邑、头下州等其他中小城镇,辽代城镇总数达500多座,构成了中国北方完整的城市网络,标志着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文明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城市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文明的标志,科技含量丰富。辽代都城城市功能完备,城墙、马面、角楼等防御设施齐全,宫殿、街道、廊坊、市肆、民居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辽上京按功能分皇城与汉城二城相连布局,辽中京城三城环环相套,皇城居中,这种城市布局,体现了城市建筑者高超的设计理念。辽代皇陵建筑宏伟高大,多凿山为穴,墓室多间相连,穹庐式弮顶,体现了契丹人卓越的建筑技术水准。另外,在辽代都城与皇陵中埋藏文物丰富,以金银器、玉器和瓷器出土为多。辽代金银器器类丰富,锤碟、錾刻工艺成型,以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金面具、鎏金双翅帽、鎏金银靴最为典型,工艺之精,造型之美,堪称一绝。辽代玉器种类繁多,琥珀璎珞、琥珀握手、鸳鸯玉佩、双鱼粉盒等饰件,雕琢工艺繁缛,做工精巧。辽代瓷器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仿皮囊提梁壶、双耳穿带壶、鸡冠壶等都是辽代瓷器的精品,辽代三彩器也非常著名,六方砚台、摩羯壶、凤首瓶等器物都能与唐三彩相为媲美,标志着辽代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准。
总之,辽代都城与皇陵是契丹民族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极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将存在于中国北方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形态完美地结合与统一,结束了中国北方诸民族长期对抗纷争的无序状态,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根基。契丹人所创造的辽文化是举世瞩目的,两重的政治体制所蕴育出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契丹社会多元汇聚的文化内涵与南北文化的再造与升华,奠定了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万风而归于一元”的文化基础。“万国河山有燕赵,百年风气尚辽金”,“涿州沙土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契丹民族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舞台上所展示的民族风采是异常醒目的,从“华夷同风”之绝唱,再到“我本丹东八叶花”的豪叹,无不证实契丹人所创造的辽文化,早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之中。自辽朝以后,“契丹”一词风靡于世界,西欧文献“契丹”就写成Khitay。当时中亚地区各国“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可见影响之大。所以,对于契丹族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入发掘与展示,是建设文化强区的需要,也是弘扬草原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本文作者为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