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体验360行之【198】灯塔守望者
资讯
资讯 > 正文

本网记者体验360行之【198】灯塔守望者

原标题:本网记者体验360行之【198】灯塔守望者

远东第一大灯塔——花鸟灯塔

远东第一大灯塔——花鸟灯塔

体验地点:嵊泗

体验职业:灯塔养护工

无论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还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小说《灯塔看守人》,灯塔,一直是古往今来文学家们钟爱的故事背景。苍茫大海上,一座小小灯塔遗世独立,无论狂风暴雨,都忠诚地为来往船只指引着航向,被亲切称作“大海的眼睛”。

在灯塔下,负责养护的工人们常年居住在远离大陆的孤岛上,一年365天时时刻刻守护着海上明灯安危。孤寂,时常像怪兽啃噬着他们的内心,而一无所有的荒岛生活,又时时刻刻考验着他们能力。他们如何工作?又怎样生活?近日,记者来到嵊泗花鸟岛,体验一天灯塔养护工的生活。

走进“远东第一”

11月30日一大早,我乘坐从杭州一天两班去嵊泗沈家湾码头的客车,再换乘轮船到嵊泗本岛。到了嵊泗,打听到花鸟岛一天只有两班船,且都在上午,只能休息一晚,第二天出发。那天晚上一直不敢睡觉,隔一小会儿就要起床看看天气,生怕海上起风浪,船不开航。所幸,第二天一早六点多到小菜园码头打听,正常发船,赶紧买了张船票。经过一个多小时海上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海上仙境。

一下船,就见到了花鸟岛灯塔主任刘生龙。他50多岁,身形瘦长,一张黝黑的脸上布满风霜。路上,他边走边向我介绍这座岛屿。据他讲,花鸟岛地处舟山群岛最北端,面积仅3.28平方公里,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海鸥。小岛距离公海十分近,由于处在国际航海线上,周边有很多国际巨轮经过,放眼望去,海面上十分不平静,大大小小船只往来如梭。虽说隆冬季节,岛上却十分温暖,路边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旺盛地生长着。

大约二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灯塔区。远远望去,在岛的西北角,一座上身黑色、下身白色的圆柱形灯塔高高矗立在山巅。犹如一只巨大的眸子,严密监视着海上的风波。走近,在灯塔前方,一座石碑静卧在那里,上面“浙东沿海灯塔”六个鲜红大字十分醒目。在石碑背后,有这样一行小字:“塔建于1870年,为英国政府建造和管理,1943年,日本接管,1950年,中国海军管理,1980年,上海航道局管理……”述说着灯塔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带着好奇,我和刘生龙一起登上了这座百年灯塔。塔身采用的是混凝土砖石结构,有五层楼高。塔顶为铜铸圆顶,装风向板。从塔底到塔顶,需要爬四五十阶简易梯子,梯子一人宽,十分陡峭,上下时要小心翼翼。最上端,装着灯塔的“眼睛”,一座四周圆柱形头等镜机牛眼透镜,透镜由无数块三菱形水晶玻璃瓶装,在太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犹如一颗巨大的钻石。站在塔顶端放眼望去,四周海面景象一览无余。

据说,灯塔的导航方式非常齐全,有光波、电波和声波等,可为不同距离的船只提供不同的导航手段。夜晚,灯塔会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出四束巨大白色光柱,将附近24海里的海面照耀的如同白昼。由于其规模巨大,功能完备,加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灯塔”。

随后,我跟随刘生龙来到了灯塔值班室。这也是一座百年建筑。门窗全部采用欧式风格,蔚蓝色圆拱形屋顶与白色墙面相得益彰。值班室墙上,一个船舵形状的老钟正滴滴答答走着。在墙上,一份手写的日出日落表悬挂在那里,桌子上,一份打开的值班日志上记载着:“12月1日,风向东北风;风力6~7级。00:00,值班,本塔AIS、VIS、VHF设备及灯光正常;03:00,交班俞忠,接班,汤忠道;06:29,日升关灯,上午安装空调工人来灯塔”……

灯塔班共八个人,分两组,每隔一个月换一次班。灯塔工人需要每天日出人工开灯,日落人工关灯,每周擦拭一次透镜,每年两次粉刷塔面。此外,台风时节、冬天温度零下时,还需要防风防寒,平时随时准备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养护工人每天三班倒,24小时专人守护。交接班时,就要记录值班日志。

看起来灯塔工的工作十分轻松,其实不然。下午,轮到刘生龙值班,他带我一起去擦拭透镜。由于历史久远,塔内的窗户都已经无法打开,夏天时节,里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闷热无比。我一手拿着清洁麂皮一手提着一个透明玻璃瓶,跟随刘生龙上塔,瓶里盛放着纯酒精。用水晶玻璃制成的透镜在阳光下十分刺眼,擦几下,就想流眼泪。擦完一个透镜竟然费了几个钟头,我早已累的气喘吁吁。

探秘灯塔站“前世今生”

擦拭牛眼时,我发现在一些地方,牛眼表面坑坑洼洼,似乎被敲掉了几块。怎么会这样?刘生龙解释,这是被机枪扫射的痕迹。原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没过多久,英国便在岛上建造这座灯塔,设立灯塔站,派人日夜坚守。抗战期间,灯塔又落入日寇之手,一次海上隐秘的军事行动中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改变灯光闪烁信号及灯光颜色来传递情报,被当时的灯塔管理者识破,未能得逞。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曾派飞机轰炸灯塔,这些弹痕就是那时留下的。

16点47分,到了日落时间,刘生龙带着我去开灯。只见他把一个电闸门往下一扳,灯自然就亮了。海上的日落十分壮观,红彤彤的太阳把辽阔的海面染得一片鲜红。然而,日落后,周围就是一片漆黑,这时,灯塔发出四束白光像一把匕首刺破黑暗,刺向远方,为往来船只指引方向。

关灯竟然如此简单,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看出我有点失望,刘生龙笑道,原来并不是这样。灯塔最早建造时,采用的是旋转镜机,历史文献记载:“每一分钟旋转一周,且用四芯灯头,燃以植物油,烛力三万八千枝”。1988年以前,没有电动设备,灯塔站的工人需要每隔一小时上一次发条,保证镜机正常工作。后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灯塔上配备了柴油发电机,灯塔工们只需要每天按时开关发电机即可。不过,发电所用的柴油,则需要补给船每月从大陆运来,灯塔工们肩挑手扛,将柴油搬到灯塔站。2009年,花鸟岛接通了海底电缆,开关灯变得十分轻松了。

第二天上午,刘生龙带我巡视灯塔站的“宝贝”。在几处新建的房子里,安放着AIS设备(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VTS设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花鸟灯塔周边建有两座无线电铁塔,提供的无线电远距导航方式可每15分钟向船只呼号一次,报告船所在的经纬度。在其职工宿舍旁边,一个电子雷达正24小时不停旋转,为海上船舶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原来,随着科技发展,灯塔站也越来越现代化,1993年,塔上无线铁塔改造,2004年,启用AIS基站和雷达应答器。2001年,站里通了互联网。如今,灯塔养护工现在新的职责在于,保证这些机器的正常运转。我和刘生龙来到一个机房,只见四五台终端上各种信号灯不断闪烁。有的机器中还不时传出船东与基站的对话声。刘生龙仔细查看了设备的通电作业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我看到,在设备旁,还有两个大铁盒子,这是做什么的?原来,这些设备,最怕的就是断电。一断电,设备就停止运转,船舶就失去了“眼睛”。刘生龙介绍,这是两块蓄电池,离雷达不远处的一处房屋,里面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定期,刘生龙会和同事们一起去给发电机更换机油做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1989年海底输油管道建成后,老刘他们再也不用肩挑手扛,只需转动管道阀门即可实现柴油补给。

刘生龙20岁时参加招工,成为一名灯塔工,到下个月,刚好工作满35年。八年前,他来到花鸟灯塔,成为一名值班站长。随着科技进步,灯塔工的生活条件也不断改善,现在花鸟灯塔不仅有数字电视,还有电脑网络等。前两年,随着花鸟旅游的开发,岛上从最初的寂静无人,慢慢变得喧嚣异常。一年四季,都会有络绎不断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刘生龙现在也有了新职责,那就是花鸟灯塔的讲解员。随后,我跟着他来到了灯塔后面的花鸟灯塔陈列室,只见里面有各种文字、影像资料,还陈列着一些退休的老机器,讲述着灯塔辉煌的历史。下午,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到花鸟灯塔,免不了刘生龙要去讲解一番。

五代守塔人演绎“百年孤独”

晚上吃饭时间,我和四位灯塔工一起坐在饭桌前。桌子上五菜一汤,都是灯塔工自己下厨的。据说,做饭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之一。岛上没有淡水,做饭的水哪里来的?我感到好奇。刘生龙指指远处的山坳,水都坑道里蓄积的雨水。至于青菜,都是工人自己种的,在厨房前方,有一小块菜地。由于一个月补给一次,不能每天下岛买青菜,灯塔工平时都自己种菜吃。

“其实花鸟岛的生活算好的了,我以前呆过的五座灯塔,没有人,没有电,生活更苦”,饭间,刘生龙说道。叶超群今年28岁,是七里屿岛的守塔人。从清朝光绪年前起,叶超群的祖先就做灯塔工,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从小,叶超群就听他的爷爷叶中央讲灯塔工的故事。那时,孤岛上的日常生活用品全靠补给船一月一送。海上无风三尺浪。遇到恶劣天气,常常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送不上来。有一年深秋,岛上只剩两只冬瓜,每个灯塔工靠喝冬瓜汤维持了两个星期,到最后,冬瓜也没了,只能喝酱油汤。

“岛上,最怕的是生病”,叶超群讲道。七里屿岛面积只有0.03平方公里,无人居住,平时一星期,补给船上岛一次,给岛上人送日常用品。遇到大风天,船无法靠岸,灯塔工生病,只能自己捱着,等天气放好才能去岸上医院。他的爷爷叶中央在守灯时,突发40多度高烧,昏迷不醒。当时没有高频电话,工人们只能点燃篝火求救。

灯塔工日常工作并不繁重,但应对紧急情况,是他们一大职责之一。其中就包括应对台风。叶超群不会忘记,自己爷爷的父亲叶阿岳守鱼腥脑灯塔时,一次刮台风,叶阿岳不放心灯塔情况,驾着一叶小船想要上岛,却没料想再也没有回来。

叶超群如今驻守七里屿灯塔,也遭受了一次危险。他回忆,今年8月份,一天傍晚,雷电交加,大地都在颤动。忽然,一阵巨大的破碎声,撕破了苍穹,他料想到灯塔不好了。由于当时打雷,灯塔导电前去很危险。他顾不了那么多,冲出风雨查看了设备,并及时上级报告了损失情况,及时抢修,终于在日落后一小时让灯塔恢复了亮光。

2013年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叶超群在爷爷的劝说下,走上了七里屿岛,成了一名平凡的灯塔工。谈起如今最大的困难,他坦言,是寂寞。七里屿岛面积小,没有岛民居住,平时只有三个灯塔工相依为伴。无聊时,他就绕着小岛一圈一圈走,眼前所见,尽是无尽大海,耳边,唯有轰鸣的海涛声。据了解,如今90后到灯塔当养护工的不在少数,他们多是海岛居民,习惯于海上生活,喜欢这份孤寂又承担着重大责任的工作。

“如今,岛上条件好了,有了电子导航,还需要灯塔吗?”听到我问这个问题,叶超群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跟我讲述了一个“秘密”。原来,宁波航标处现有灯塔23座,其中有人值守的灯塔只剩区区几座,大部分灯塔安装了感光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开关灯。确实,随着科技发展,航船已经不仅仅依靠灯塔指引航向,而更多的依赖导航系统。

前不久,叶超群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名叫“灯人V5”,他打开手机翻开微博,指着让我看,上面有世界灯塔文化介绍、灯塔工日常工作展示等,下面还有网友留言。他说,灯塔有一天会被取代,灯塔工有可能下岗,但灯塔所展示的航海文化、灯塔所代表的奉献精神不会消逝,这也是他坚守的意义。第二天下午,在从嵊泗去往舟山回杭州的船上,他还指着窗外的一座岛,告诉我,现在舟山还建了中国灯塔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手记:永不熄灭的“海上明灯”

灯塔起源于古代信号烽火。女人们在山顶燃点火堆,用火光引导她们的男人驾船安全返回……后来,随着不断演变,透镜灯塔、电力灯塔、气体闪光灯塔等不断建成,成为海上航行的重要指向标。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GPR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海上雷达等渐渐取代了灯塔,成为最主要的导航工具。体验中,灯塔工叶超群告诉记者,宁波航标处的23座灯塔越来越倾向自动化、智能化,需要人工值守的灯塔变得屈指可数。

“灯塔工一定是一个渐渐消失的职业”,叶超群在采访中毫不客气的向记者说道。确实,灯塔工的工作从最初的点灯灭灯,变成了设备巡检员。从日常监管为主变成了应急救急为主。而随着气象预报的开展,电力条件的改善,需要他们应急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然而,作为一家五代人都坚守的一个职业,叶超群对于它的消逝却并不悲观。他认为,灯塔的作用虽然渐渐会被时代淘汰,但它作为时代的产物,见证了世界航海文化的发展,它的精神内涵理应被人继承,而这个人,应该是灯塔工。他之所以开通“灯人V5”微博,也是为了向世人传播灯塔文化,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家的航海史、了解老一辈灯塔人的坚守。

舟山市政府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濒海而建的中国灯塔博物馆位于岱山县城竹屿新区,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以灯塔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每年来此地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花鸟灯塔站位于花鸟岛的西北角。

花鸟灯塔站位于花鸟岛的西北角。

体验地点:嵊泗

体验职业:灯塔养护工

无论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还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小说《灯塔看守人》,灯塔,一直是古往今来文学家们钟爱的故事背景。苍茫大海上,一座小小灯塔遗世独立,无论狂风暴雨,都忠诚地为来往船只指引着航向,被亲切称作“大海的眼睛”。

在灯塔下,负责养护的工人们常年居住在远离大陆的孤岛上,一年365天时时刻刻守护着海上明灯安危。孤寂,时常像怪兽啃噬着他们的内心,而一无所有的荒岛生活,又时时刻刻考验着他们能力。他们如何工作?又怎样生活?近日,记者来到嵊泗花鸟岛,体验一天灯塔养护工的生活。

走进“远东第一”

11月30日一大早,我乘坐从杭州一天两班去嵊泗沈家湾码头的客车,再换乘轮船到嵊泗本岛。到了嵊泗,打听到花鸟岛一天只有两班船,且都在上午,只能休息一晚,第二天出发。那天晚上一直不敢睡觉,隔一小会儿就要起床看看天气,生怕海上起风浪,船不开航。所幸,第二天一早六点多到小菜园码头打听,正常发船,赶紧买了张船票。经过一个多小时海上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海上仙境。

一下船,就见到了花鸟岛灯塔主任刘生龙。他50多岁,身形瘦长,一张黝黑的脸上布满风霜。路上,他边走边向我介绍这座岛屿。据他讲,花鸟岛地处舟山群岛最北端,面积仅3.28平方公里,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海鸥。小岛距离公海十分近,由于处在国际航海线上,周边有很多国际巨轮经过,放眼望去,海面上十分不平静,大大小小船只往来如梭。虽说隆冬季节,岛上却十分温暖,路边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旺盛地生长着。

大约二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灯塔区。远远望去,在岛的西北角,一座上身黑色、下身白色的圆柱形灯塔高高矗立在山巅。犹如一只巨大的眸子,严密监视着海上的风波。走近,在灯塔前方,一座石碑静卧在那里,上面“浙东沿海灯塔”六个鲜红大字十分醒目。在石碑背后,有这样一行小字:“塔建于1870年,为英国政府建造和管理,1943年,日本接管,1950年,中国海军管理,1980年,上海航道局管理……”述说着灯塔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带着好奇,我和刘生龙一起登上了这座百年灯塔。塔身采用的是混凝土砖石结构,有五层楼高。塔顶为铜铸圆顶,装风向板。从塔底到塔顶,需要爬四五十阶简易梯子,梯子一人宽,十分陡峭,上下时要小心翼翼。最上端,装着灯塔的“眼睛”,一座四周圆柱形头等镜机牛眼透镜,透镜由无数块三菱形水晶玻璃瓶装,在太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犹如一颗巨大的钻石。站在塔顶端放眼望去,四周海面景象一览无余。

据说,灯塔的导航方式非常齐全,有光波、电波和声波等,可为不同距离的船只提供不同的导航手段。夜晚,灯塔会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出四束巨大白色光柱,将附近24海里的海面照耀的如同白昼。由于其规模巨大,功能完备,加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灯塔”。

随后,我跟随刘生龙来到了灯塔值班室。这也是一座百年建筑。门窗全部采用欧式风格,蔚蓝色圆拱形屋顶与白色墙面相得益彰。值班室墙上,一个船舵形状的老钟正滴滴答答走着。在墙上,一份手写的日出日落表悬挂在那里,桌子上,一份打开的值班日志上记载着:“12月1日,风向东北风;风力6~7级。00:00,值班,本塔AIS、VIS、VHF设备及灯光正常;03:00,交班俞忠,接班,汤忠道;06:29,日升关灯,上午安装空调工人来灯塔”……

灯塔班共八个人,分两组,每隔一个月换一次班。灯塔工人需要每天日出人工开灯,日落人工关灯,每周擦拭一次透镜,每年两次粉刷塔面。此外,台风时节、冬天温度零下时,还需要防风防寒,平时随时准备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养护工人每天三班倒,24小时专人守护。交接班时,就要记录值班日志。

看起来灯塔工的工作十分轻松,其实不然。下午,轮到刘生龙值班,他带我一起去擦拭透镜。由于历史久远,塔内的窗户都已经无法打开,夏天时节,里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闷热无比。我一手拿着清洁麂皮一手提着一个透明玻璃瓶,跟随刘生龙上塔,瓶里盛放着纯酒精。用水晶玻璃制成的透镜在阳光下十分刺眼,擦几下,就想流眼泪。擦完一个透镜竟然费了几个钟头,我早已累的气喘吁吁。

探秘灯塔站“前世今生”

擦拭牛眼时,我发现在一些地方,牛眼表面坑坑洼洼,似乎被敲掉了几块。怎么会这样?刘生龙解释,这是被机枪扫射的痕迹。原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没过多久,英国便在岛上建造这座灯塔,设立灯塔站,派人日夜坚守。抗战期间,灯塔又落入日寇之手,一次海上隐秘的军事行动中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改变灯光闪烁信号及灯光颜色来传递情报,被当时的灯塔管理者识破,未能得逞。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曾派飞机轰炸灯塔,这些弹痕就是那时留下的。

16点47分,到了日落时间,刘生龙带着我去开灯。只见他把一个电闸门往下一扳,灯自然就亮了。海上的日落十分壮观,红彤彤的太阳把辽阔的海面染得一片鲜红。然而,日落后,周围就是一片漆黑,这时,灯塔发出四束白光像一把匕首刺破黑暗,刺向远方,为往来船只指引方向。

关灯竟然如此简单,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看出我有点失望,刘生龙笑道,原来并不是这样。灯塔最早建造时,采用的是旋转镜机,历史文献记载:“每一分钟旋转一周,且用四芯灯头,燃以植物油,烛力三万八千枝”。1988年以前,没有电动设备,灯塔站的工人需要每隔一小时上一次发条,保证镜机正常工作。后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灯塔上配备了柴油发电机,灯塔工们只需要每天按时开关发电机即可。不过,发电所用的柴油,则需要补给船每月从大陆运来,灯塔工们肩挑手扛,将柴油搬到灯塔站。2009年,花鸟岛接通了海底电缆,开关灯变得十分轻松了。

第二天上午,刘生龙带我巡视灯塔站的“宝贝”。在几处新建的房子里,安放着AIS设备(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VTS设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花鸟灯塔周边建有两座无线电铁塔,提供的无线电远距导航方式可每15分钟向船只呼号一次,报告船所在的经纬度。在其职工宿舍旁边,一个电子雷达正24小时不停旋转,为海上船舶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原来,随着科技发展,灯塔站也越来越现代化,1993年,塔上无线铁塔改造,2004年,启用AIS基站和雷达应答器。2001年,站里通了互联网。如今,灯塔养护工现在新的职责在于,保证这些机器的正常运转。我和刘生龙来到一个机房,只见四五台终端上各种信号灯不断闪烁。有的机器中还不时传出船东与基站的对话声。刘生龙仔细查看了设备的通电作业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我看到,在设备旁,还有两个大铁盒子,这是做什么的?原来,这些设备,最怕的就是断电。一断电,设备就停止运转,船舶就失去了“眼睛”。刘生龙介绍,这是两块蓄电池,离雷达不远处的一处房屋,里面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定期,刘生龙会和同事们一起去给发电机更换机油做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1989年海底输油管道建成后,老刘他们再也不用肩挑手扛,只需转动管道阀门即可实现柴油补给。

刘生龙20岁时参加招工,成为一名灯塔工,到下个月,刚好工作满35年。八年前,他来到花鸟灯塔,成为一名值班站长。随着科技进步,灯塔工的生活条件也不断改善,现在花鸟灯塔不仅有数字电视,还有电脑网络等。前两年,随着花鸟旅游的开发,岛上从最初的寂静无人,慢慢变得喧嚣异常。一年四季,都会有络绎不断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刘生龙现在也有了新职责,那就是花鸟灯塔的讲解员。随后,我跟着他来到了灯塔后面的花鸟灯塔陈列室,只见里面有各种文字、影像资料,还陈列着一些退休的老机器,讲述着灯塔辉煌的历史。下午,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到花鸟灯塔,免不了刘生龙要去讲解一番。

五代守塔人演绎“百年孤独”

晚上吃饭时间,我和四位灯塔工一起坐在饭桌前。桌子上五菜一汤,都是灯塔工自己下厨的。据说,做饭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之一。岛上没有淡水,做饭的水哪里来的?我感到好奇。刘生龙指指远处的山坳,水都坑道里蓄积的雨水。至于青菜,都是工人自己种的,在厨房前方,有一小块菜地。由于一个月补给一次,不能每天下岛买青菜,灯塔工平时都自己种菜吃。

“其实花鸟岛的生活算好的了,我以前呆过的五座灯塔,没有人,没有电,生活更苦”,饭间,刘生龙说道。叶超群今年28岁,是七里屿岛的守塔人。从清朝光绪年前起,叶超群的祖先就做灯塔工,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从小,叶超群就听他的爷爷叶中央讲灯塔工的故事。那时,孤岛上的日常生活用品全靠补给船一月一送。海上无风三尺浪。遇到恶劣天气,常常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送不上来。有一年深秋,岛上只剩两只冬瓜,每个灯塔工靠喝冬瓜汤维持了两个星期,到最后,冬瓜也没了,只能喝酱油汤。

“岛上,最怕的是生病”,叶超群讲道。七里屿岛面积只有0.03平方公里,无人居住,平时一星期,补给船上岛一次,给岛上人送日常用品。遇到大风天,船无法靠岸,灯塔工生病,只能自己捱着,等天气放好才能去岸上医院。他的爷爷叶中央在守灯时,突发40多度高烧,昏迷不醒。当时没有高频电话,工人们只能点燃篝火求救。

灯塔工日常工作并不繁重,但应对紧急情况,是他们一大职责之一。其中就包括应对台风。叶超群不会忘记,自己爷爷的父亲叶阿岳守鱼腥脑灯塔时,一次刮台风,叶阿岳不放心灯塔情况,驾着一叶小船想要上岛,却没料想再也没有回来。

叶超群如今驻守七里屿灯塔,也遭受了一次危险。他回忆,今年8月份,一天傍晚,雷电交加,大地都在颤动。忽然,一阵巨大的破碎声,撕破了苍穹,他料想到灯塔不好了。由于当时打雷,灯塔导电前去很危险。他顾不了那么多,冲出风雨查看了设备,并及时上级报告了损失情况,及时抢修,终于在日落后一小时让灯塔恢复了亮光。

2013年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叶超群在爷爷的劝说下,走上了七里屿岛,成了一名平凡的灯塔工。谈起如今最大的困难,他坦言,是寂寞。七里屿岛面积小,没有岛民居住,平时只有三个灯塔工相依为伴。无聊时,他就绕着小岛一圈一圈走,眼前所见,尽是无尽大海,耳边,唯有轰鸣的海涛声。据了解,如今90后到灯塔当养护工的不在少数,他们多是海岛居民,习惯于海上生活,喜欢这份孤寂又承担着重大责任的工作。

“如今,岛上条件好了,有了电子导航,还需要灯塔吗?”听到我问这个问题,叶超群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跟我讲述了一个“秘密”。原来,宁波航标处现有灯塔23座,其中有人值守的灯塔只剩区区几座,大部分灯塔安装了感光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开关灯。确实,随着科技发展,航船已经不仅仅依靠灯塔指引航向,而更多的依赖导航系统。

前不久,叶超群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名叫“灯人V5”,他打开手机翻开微博,指着让我看,上面有世界灯塔文化介绍、灯塔工日常工作展示等,下面还有网友留言。他说,灯塔有一天会被取代,灯塔工有可能下岗,但灯塔所展示的航海文化、灯塔所代表的奉献精神不会消逝,这也是他坚守的意义。第二天下午,在从嵊泗去往舟山回杭州的船上,他还指着窗外的一座岛,告诉我,现在舟山还建了中国灯塔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手记:永不熄灭的“海上明灯”

灯塔起源于古代信号烽火。女人们在山顶燃点火堆,用火光引导她们的男人驾船安全返回……后来,随着不断演变,透镜灯塔、电力灯塔、气体闪光灯塔等不断建成,成为海上航行的重要指向标。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GPR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海上雷达等渐渐取代了灯塔,成为最主要的导航工具。体验中,灯塔工叶超群告诉记者,宁波航标处的23座灯塔越来越倾向自动化、智能化,需要人工值守的灯塔变得屈指可数。

“灯塔工一定是一个渐渐消失的职业”,叶超群在采访中毫不客气的向记者说道。确实,灯塔工的工作从最初的点灯灭灯,变成了设备巡检员。从日常监管为主变成了应急救急为主。而随着气象预报的开展,电力条件的改善,需要他们应急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然而,作为一家五代人都坚守的一个职业,叶超群对于它的消逝却并不悲观。他认为,灯塔的作用虽然渐渐会被时代淘汰,但它作为时代的产物,见证了世界航海文化的发展,它的精神内涵理应被人继承,而这个人,应该是灯塔工。他之所以开通“灯人V5”微博,也是为了向世人传播灯塔文化,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家的航海史、了解老一辈灯塔人的坚守。

舟山市政府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濒海而建的中国灯塔博物馆位于岱山县城竹屿新区,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以灯塔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每年来此地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夕阳西下,刘生龙拉开遮挡的帘子,准备开灯。由于白天太阳光强烈,透镜有聚焦作用,有可能引发火灾,所以必须拉上帘子遮挡。

夕阳西下,刘生龙拉开遮挡的帘子,准备开灯。由于白天太阳光强烈,透镜有聚焦作用,有可能引发火灾,所以必须拉上帘子遮挡。

体验地点:嵊泗

体验职业:灯塔养护工

无论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还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小说《灯塔看守人》,灯塔,一直是古往今来文学家们钟爱的故事背景。苍茫大海上,一座小小灯塔遗世独立,无论狂风暴雨,都忠诚地为来往船只指引着航向,被亲切称作“大海的眼睛”。

在灯塔下,负责养护的工人们常年居住在远离大陆的孤岛上,一年365天时时刻刻守护着海上明灯安危。孤寂,时常像怪兽啃噬着他们的内心,而一无所有的荒岛生活,又时时刻刻考验着他们能力。他们如何工作?又怎样生活?近日,记者来到嵊泗花鸟岛,体验一天灯塔养护工的生活。

走进“远东第一”

11月30日一大早,我乘坐从杭州一天两班去嵊泗沈家湾码头的客车,再换乘轮船到嵊泗本岛。到了嵊泗,打听到花鸟岛一天只有两班船,且都在上午,只能休息一晚,第二天出发。那天晚上一直不敢睡觉,隔一小会儿就要起床看看天气,生怕海上起风浪,船不开航。所幸,第二天一早六点多到小菜园码头打听,正常发船,赶紧买了张船票。经过一个多小时海上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海上仙境。

一下船,就见到了花鸟岛灯塔主任刘生龙。他50多岁,身形瘦长,一张黝黑的脸上布满风霜。路上,他边走边向我介绍这座岛屿。据他讲,花鸟岛地处舟山群岛最北端,面积仅3.28平方公里,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海鸥。小岛距离公海十分近,由于处在国际航海线上,周边有很多国际巨轮经过,放眼望去,海面上十分不平静,大大小小船只往来如梭。虽说隆冬季节,岛上却十分温暖,路边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旺盛地生长着。

大约二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灯塔区。远远望去,在岛的西北角,一座上身黑色、下身白色的圆柱形灯塔高高矗立在山巅。犹如一只巨大的眸子,严密监视着海上的风波。走近,在灯塔前方,一座石碑静卧在那里,上面“浙东沿海灯塔”六个鲜红大字十分醒目。在石碑背后,有这样一行小字:“塔建于1870年,为英国政府建造和管理,1943年,日本接管,1950年,中国海军管理,1980年,上海航道局管理……”述说着灯塔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带着好奇,我和刘生龙一起登上了这座百年灯塔。塔身采用的是混凝土砖石结构,有五层楼高。塔顶为铜铸圆顶,装风向板。从塔底到塔顶,需要爬四五十阶简易梯子,梯子一人宽,十分陡峭,上下时要小心翼翼。最上端,装着灯塔的“眼睛”,一座四周圆柱形头等镜机牛眼透镜,透镜由无数块三菱形水晶玻璃瓶装,在太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犹如一颗巨大的钻石。站在塔顶端放眼望去,四周海面景象一览无余。

据说,灯塔的导航方式非常齐全,有光波、电波和声波等,可为不同距离的船只提供不同的导航手段。夜晚,灯塔会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出四束巨大白色光柱,将附近24海里的海面照耀的如同白昼。由于其规模巨大,功能完备,加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灯塔”。

随后,我跟随刘生龙来到了灯塔值班室。这也是一座百年建筑。门窗全部采用欧式风格,蔚蓝色圆拱形屋顶与白色墙面相得益彰。值班室墙上,一个船舵形状的老钟正滴滴答答走着。在墙上,一份手写的日出日落表悬挂在那里,桌子上,一份打开的值班日志上记载着:“12月1日,风向东北风;风力6~7级。00:00,值班,本塔AIS、VIS、VHF设备及灯光正常;03:00,交班俞忠,接班,汤忠道;06:29,日升关灯,上午安装空调工人来灯塔”……

灯塔班共八个人,分两组,每隔一个月换一次班。灯塔工人需要每天日出人工开灯,日落人工关灯,每周擦拭一次透镜,每年两次粉刷塔面。此外,台风时节、冬天温度零下时,还需要防风防寒,平时随时准备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养护工人每天三班倒,24小时专人守护。交接班时,就要记录值班日志。

看起来灯塔工的工作十分轻松,其实不然。下午,轮到刘生龙值班,他带我一起去擦拭透镜。由于历史久远,塔内的窗户都已经无法打开,夏天时节,里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闷热无比。我一手拿着清洁麂皮一手提着一个透明玻璃瓶,跟随刘生龙上塔,瓶里盛放着纯酒精。用水晶玻璃制成的透镜在阳光下十分刺眼,擦几下,就想流眼泪。擦完一个透镜竟然费了几个钟头,我早已累的气喘吁吁。

探秘灯塔站“前世今生”

擦拭牛眼时,我发现在一些地方,牛眼表面坑坑洼洼,似乎被敲掉了几块。怎么会这样?刘生龙解释,这是被机枪扫射的痕迹。原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没过多久,英国便在岛上建造这座灯塔,设立灯塔站,派人日夜坚守。抗战期间,灯塔又落入日寇之手,一次海上隐秘的军事行动中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改变灯光闪烁信号及灯光颜色来传递情报,被当时的灯塔管理者识破,未能得逞。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曾派飞机轰炸灯塔,这些弹痕就是那时留下的。

16点47分,到了日落时间,刘生龙带着我去开灯。只见他把一个电闸门往下一扳,灯自然就亮了。海上的日落十分壮观,红彤彤的太阳把辽阔的海面染得一片鲜红。然而,日落后,周围就是一片漆黑,这时,灯塔发出四束白光像一把匕首刺破黑暗,刺向远方,为往来船只指引方向。

关灯竟然如此简单,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看出我有点失望,刘生龙笑道,原来并不是这样。灯塔最早建造时,采用的是旋转镜机,历史文献记载:“每一分钟旋转一周,且用四芯灯头,燃以植物油,烛力三万八千枝”。1988年以前,没有电动设备,灯塔站的工人需要每隔一小时上一次发条,保证镜机正常工作。后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灯塔上配备了柴油发电机,灯塔工们只需要每天按时开关发电机即可。不过,发电所用的柴油,则需要补给船每月从大陆运来,灯塔工们肩挑手扛,将柴油搬到灯塔站。2009年,花鸟岛接通了海底电缆,开关灯变得十分轻松了。

第二天上午,刘生龙带我巡视灯塔站的“宝贝”。在几处新建的房子里,安放着AIS设备(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VTS设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花鸟灯塔周边建有两座无线电铁塔,提供的无线电远距导航方式可每15分钟向船只呼号一次,报告船所在的经纬度。在其职工宿舍旁边,一个电子雷达正24小时不停旋转,为海上船舶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原来,随着科技发展,灯塔站也越来越现代化,1993年,塔上无线铁塔改造,2004年,启用AIS基站和雷达应答器。2001年,站里通了互联网。如今,灯塔养护工现在新的职责在于,保证这些机器的正常运转。我和刘生龙来到一个机房,只见四五台终端上各种信号灯不断闪烁。有的机器中还不时传出船东与基站的对话声。刘生龙仔细查看了设备的通电作业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我看到,在设备旁,还有两个大铁盒子,这是做什么的?原来,这些设备,最怕的就是断电。一断电,设备就停止运转,船舶就失去了“眼睛”。刘生龙介绍,这是两块蓄电池,离雷达不远处的一处房屋,里面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定期,刘生龙会和同事们一起去给发电机更换机油做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1989年海底输油管道建成后,老刘他们再也不用肩挑手扛,只需转动管道阀门即可实现柴油补给。

刘生龙20岁时参加招工,成为一名灯塔工,到下个月,刚好工作满35年。八年前,他来到花鸟灯塔,成为一名值班站长。随着科技进步,灯塔工的生活条件也不断改善,现在花鸟灯塔不仅有数字电视,还有电脑网络等。前两年,随着花鸟旅游的开发,岛上从最初的寂静无人,慢慢变得喧嚣异常。一年四季,都会有络绎不断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刘生龙现在也有了新职责,那就是花鸟灯塔的讲解员。随后,我跟着他来到了灯塔后面的花鸟灯塔陈列室,只见里面有各种文字、影像资料,还陈列着一些退休的老机器,讲述着灯塔辉煌的历史。下午,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到花鸟灯塔,免不了刘生龙要去讲解一番。

五代守塔人演绎“百年孤独”

晚上吃饭时间,我和四位灯塔工一起坐在饭桌前。桌子上五菜一汤,都是灯塔工自己下厨的。据说,做饭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之一。岛上没有淡水,做饭的水哪里来的?我感到好奇。刘生龙指指远处的山坳,水都坑道里蓄积的雨水。至于青菜,都是工人自己种的,在厨房前方,有一小块菜地。由于一个月补给一次,不能每天下岛买青菜,灯塔工平时都自己种菜吃。

“其实花鸟岛的生活算好的了,我以前呆过的五座灯塔,没有人,没有电,生活更苦”,饭间,刘生龙说道。叶超群今年28岁,是七里屿岛的守塔人。从清朝光绪年前起,叶超群的祖先就做灯塔工,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从小,叶超群就听他的爷爷叶中央讲灯塔工的故事。那时,孤岛上的日常生活用品全靠补给船一月一送。海上无风三尺浪。遇到恶劣天气,常常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送不上来。有一年深秋,岛上只剩两只冬瓜,每个灯塔工靠喝冬瓜汤维持了两个星期,到最后,冬瓜也没了,只能喝酱油汤。

“岛上,最怕的是生病”,叶超群讲道。七里屿岛面积只有0.03平方公里,无人居住,平时一星期,补给船上岛一次,给岛上人送日常用品。遇到大风天,船无法靠岸,灯塔工生病,只能自己捱着,等天气放好才能去岸上医院。他的爷爷叶中央在守灯时,突发40多度高烧,昏迷不醒。当时没有高频电话,工人们只能点燃篝火求救。

灯塔工日常工作并不繁重,但应对紧急情况,是他们一大职责之一。其中就包括应对台风。叶超群不会忘记,自己爷爷的父亲叶阿岳守鱼腥脑灯塔时,一次刮台风,叶阿岳不放心灯塔情况,驾着一叶小船想要上岛,却没料想再也没有回来。

叶超群如今驻守七里屿灯塔,也遭受了一次危险。他回忆,今年8月份,一天傍晚,雷电交加,大地都在颤动。忽然,一阵巨大的破碎声,撕破了苍穹,他料想到灯塔不好了。由于当时打雷,灯塔导电前去很危险。他顾不了那么多,冲出风雨查看了设备,并及时上级报告了损失情况,及时抢修,终于在日落后一小时让灯塔恢复了亮光。

2013年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叶超群在爷爷的劝说下,走上了七里屿岛,成了一名平凡的灯塔工。谈起如今最大的困难,他坦言,是寂寞。七里屿岛面积小,没有岛民居住,平时只有三个灯塔工相依为伴。无聊时,他就绕着小岛一圈一圈走,眼前所见,尽是无尽大海,耳边,唯有轰鸣的海涛声。据了解,如今90后到灯塔当养护工的不在少数,他们多是海岛居民,习惯于海上生活,喜欢这份孤寂又承担着重大责任的工作。

“如今,岛上条件好了,有了电子导航,还需要灯塔吗?”听到我问这个问题,叶超群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跟我讲述了一个“秘密”。原来,宁波航标处现有灯塔23座,其中有人值守的灯塔只剩区区几座,大部分灯塔安装了感光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开关灯。确实,随着科技发展,航船已经不仅仅依靠灯塔指引航向,而更多的依赖导航系统。

前不久,叶超群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名叫“灯人V5”,他打开手机翻开微博,指着让我看,上面有世界灯塔文化介绍、灯塔工日常工作展示等,下面还有网友留言。他说,灯塔有一天会被取代,灯塔工有可能下岗,但灯塔所展示的航海文化、灯塔所代表的奉献精神不会消逝,这也是他坚守的意义。第二天下午,在从嵊泗去往舟山回杭州的船上,他还指着窗外的一座岛,告诉我,现在舟山还建了中国灯塔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手记:永不熄灭的“海上明灯”

灯塔起源于古代信号烽火。女人们在山顶燃点火堆,用火光引导她们的男人驾船安全返回……后来,随着不断演变,透镜灯塔、电力灯塔、气体闪光灯塔等不断建成,成为海上航行的重要指向标。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GPR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海上雷达等渐渐取代了灯塔,成为最主要的导航工具。体验中,灯塔工叶超群告诉记者,宁波航标处的23座灯塔越来越倾向自动化、智能化,需要人工值守的灯塔变得屈指可数。

“灯塔工一定是一个渐渐消失的职业”,叶超群在采访中毫不客气的向记者说道。确实,灯塔工的工作从最初的点灯灭灯,变成了设备巡检员。从日常监管为主变成了应急救急为主。而随着气象预报的开展,电力条件的改善,需要他们应急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然而,作为一家五代人都坚守的一个职业,叶超群对于它的消逝却并不悲观。他认为,灯塔的作用虽然渐渐会被时代淘汰,但它作为时代的产物,见证了世界航海文化的发展,它的精神内涵理应被人继承,而这个人,应该是灯塔工。他之所以开通“灯人V5”微博,也是为了向世人传播灯塔文化,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家的航海史、了解老一辈灯塔人的坚守。

舟山市政府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濒海而建的中国灯塔博物馆位于岱山县城竹屿新区,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以灯塔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每年来此地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灯塔工人们正在擦拭牛眼透镜。

灯塔工人们正在擦拭牛眼透镜。

体验地点:嵊泗

体验职业:灯塔养护工

无论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还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小说《灯塔看守人》,灯塔,一直是古往今来文学家们钟爱的故事背景。苍茫大海上,一座小小灯塔遗世独立,无论狂风暴雨,都忠诚地为来往船只指引着航向,被亲切称作“大海的眼睛”。

在灯塔下,负责养护的工人们常年居住在远离大陆的孤岛上,一年365天时时刻刻守护着海上明灯安危。孤寂,时常像怪兽啃噬着他们的内心,而一无所有的荒岛生活,又时时刻刻考验着他们能力。他们如何工作?又怎样生活?近日,记者来到嵊泗花鸟岛,体验一天灯塔养护工的生活。

走进“远东第一”

11月30日一大早,我乘坐从杭州一天两班去嵊泗沈家湾码头的客车,再换乘轮船到嵊泗本岛。到了嵊泗,打听到花鸟岛一天只有两班船,且都在上午,只能休息一晚,第二天出发。那天晚上一直不敢睡觉,隔一小会儿就要起床看看天气,生怕海上起风浪,船不开航。所幸,第二天一早六点多到小菜园码头打听,正常发船,赶紧买了张船票。经过一个多小时海上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海上仙境。

一下船,就见到了花鸟岛灯塔主任刘生龙。他50多岁,身形瘦长,一张黝黑的脸上布满风霜。路上,他边走边向我介绍这座岛屿。据他讲,花鸟岛地处舟山群岛最北端,面积仅3.28平方公里,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海鸥。小岛距离公海十分近,由于处在国际航海线上,周边有很多国际巨轮经过,放眼望去,海面上十分不平静,大大小小船只往来如梭。虽说隆冬季节,岛上却十分温暖,路边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旺盛地生长着。

大约二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灯塔区。远远望去,在岛的西北角,一座上身黑色、下身白色的圆柱形灯塔高高矗立在山巅。犹如一只巨大的眸子,严密监视着海上的风波。走近,在灯塔前方,一座石碑静卧在那里,上面“浙东沿海灯塔”六个鲜红大字十分醒目。在石碑背后,有这样一行小字:“塔建于1870年,为英国政府建造和管理,1943年,日本接管,1950年,中国海军管理,1980年,上海航道局管理……”述说着灯塔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带着好奇,我和刘生龙一起登上了这座百年灯塔。塔身采用的是混凝土砖石结构,有五层楼高。塔顶为铜铸圆顶,装风向板。从塔底到塔顶,需要爬四五十阶简易梯子,梯子一人宽,十分陡峭,上下时要小心翼翼。最上端,装着灯塔的“眼睛”,一座四周圆柱形头等镜机牛眼透镜,透镜由无数块三菱形水晶玻璃瓶装,在太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犹如一颗巨大的钻石。站在塔顶端放眼望去,四周海面景象一览无余。

据说,灯塔的导航方式非常齐全,有光波、电波和声波等,可为不同距离的船只提供不同的导航手段。夜晚,灯塔会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出四束巨大白色光柱,将附近24海里的海面照耀的如同白昼。由于其规模巨大,功能完备,加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灯塔”。

随后,我跟随刘生龙来到了灯塔值班室。这也是一座百年建筑。门窗全部采用欧式风格,蔚蓝色圆拱形屋顶与白色墙面相得益彰。值班室墙上,一个船舵形状的老钟正滴滴答答走着。在墙上,一份手写的日出日落表悬挂在那里,桌子上,一份打开的值班日志上记载着:“12月1日,风向东北风;风力6~7级。00:00,值班,本塔AIS、VIS、VHF设备及灯光正常;03:00,交班俞忠,接班,汤忠道;06:29,日升关灯,上午安装空调工人来灯塔”……

灯塔班共八个人,分两组,每隔一个月换一次班。灯塔工人需要每天日出人工开灯,日落人工关灯,每周擦拭一次透镜,每年两次粉刷塔面。此外,台风时节、冬天温度零下时,还需要防风防寒,平时随时准备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养护工人每天三班倒,24小时专人守护。交接班时,就要记录值班日志。

看起来灯塔工的工作十分轻松,其实不然。下午,轮到刘生龙值班,他带我一起去擦拭透镜。由于历史久远,塔内的窗户都已经无法打开,夏天时节,里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闷热无比。我一手拿着清洁麂皮一手提着一个透明玻璃瓶,跟随刘生龙上塔,瓶里盛放着纯酒精。用水晶玻璃制成的透镜在阳光下十分刺眼,擦几下,就想流眼泪。擦完一个透镜竟然费了几个钟头,我早已累的气喘吁吁。

探秘灯塔站“前世今生”

擦拭牛眼时,我发现在一些地方,牛眼表面坑坑洼洼,似乎被敲掉了几块。怎么会这样?刘生龙解释,这是被机枪扫射的痕迹。原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没过多久,英国便在岛上建造这座灯塔,设立灯塔站,派人日夜坚守。抗战期间,灯塔又落入日寇之手,一次海上隐秘的军事行动中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改变灯光闪烁信号及灯光颜色来传递情报,被当时的灯塔管理者识破,未能得逞。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曾派飞机轰炸灯塔,这些弹痕就是那时留下的。

16点47分,到了日落时间,刘生龙带着我去开灯。只见他把一个电闸门往下一扳,灯自然就亮了。海上的日落十分壮观,红彤彤的太阳把辽阔的海面染得一片鲜红。然而,日落后,周围就是一片漆黑,这时,灯塔发出四束白光像一把匕首刺破黑暗,刺向远方,为往来船只指引方向。

关灯竟然如此简单,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看出我有点失望,刘生龙笑道,原来并不是这样。灯塔最早建造时,采用的是旋转镜机,历史文献记载:“每一分钟旋转一周,且用四芯灯头,燃以植物油,烛力三万八千枝”。1988年以前,没有电动设备,灯塔站的工人需要每隔一小时上一次发条,保证镜机正常工作。后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灯塔上配备了柴油发电机,灯塔工们只需要每天按时开关发电机即可。不过,发电所用的柴油,则需要补给船每月从大陆运来,灯塔工们肩挑手扛,将柴油搬到灯塔站。2009年,花鸟岛接通了海底电缆,开关灯变得十分轻松了。

第二天上午,刘生龙带我巡视灯塔站的“宝贝”。在几处新建的房子里,安放着AIS设备(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VTS设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花鸟灯塔周边建有两座无线电铁塔,提供的无线电远距导航方式可每15分钟向船只呼号一次,报告船所在的经纬度。在其职工宿舍旁边,一个电子雷达正24小时不停旋转,为海上船舶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原来,随着科技发展,灯塔站也越来越现代化,1993年,塔上无线铁塔改造,2004年,启用AIS基站和雷达应答器。2001年,站里通了互联网。如今,灯塔养护工现在新的职责在于,保证这些机器的正常运转。我和刘生龙来到一个机房,只见四五台终端上各种信号灯不断闪烁。有的机器中还不时传出船东与基站的对话声。刘生龙仔细查看了设备的通电作业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我看到,在设备旁,还有两个大铁盒子,这是做什么的?原来,这些设备,最怕的就是断电。一断电,设备就停止运转,船舶就失去了“眼睛”。刘生龙介绍,这是两块蓄电池,离雷达不远处的一处房屋,里面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定期,刘生龙会和同事们一起去给发电机更换机油做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1989年海底输油管道建成后,老刘他们再也不用肩挑手扛,只需转动管道阀门即可实现柴油补给。

刘生龙20岁时参加招工,成为一名灯塔工,到下个月,刚好工作满35年。八年前,他来到花鸟灯塔,成为一名值班站长。随着科技进步,灯塔工的生活条件也不断改善,现在花鸟灯塔不仅有数字电视,还有电脑网络等。前两年,随着花鸟旅游的开发,岛上从最初的寂静无人,慢慢变得喧嚣异常。一年四季,都会有络绎不断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刘生龙现在也有了新职责,那就是花鸟灯塔的讲解员。随后,我跟着他来到了灯塔后面的花鸟灯塔陈列室,只见里面有各种文字、影像资料,还陈列着一些退休的老机器,讲述着灯塔辉煌的历史。下午,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到花鸟灯塔,免不了刘生龙要去讲解一番。

五代守塔人演绎“百年孤独”

晚上吃饭时间,我和四位灯塔工一起坐在饭桌前。桌子上五菜一汤,都是灯塔工自己下厨的。据说,做饭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之一。岛上没有淡水,做饭的水哪里来的?我感到好奇。刘生龙指指远处的山坳,水都坑道里蓄积的雨水。至于青菜,都是工人自己种的,在厨房前方,有一小块菜地。由于一个月补给一次,不能每天下岛买青菜,灯塔工平时都自己种菜吃。

“其实花鸟岛的生活算好的了,我以前呆过的五座灯塔,没有人,没有电,生活更苦”,饭间,刘生龙说道。叶超群今年28岁,是七里屿岛的守塔人。从清朝光绪年前起,叶超群的祖先就做灯塔工,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从小,叶超群就听他的爷爷叶中央讲灯塔工的故事。那时,孤岛上的日常生活用品全靠补给船一月一送。海上无风三尺浪。遇到恶劣天气,常常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送不上来。有一年深秋,岛上只剩两只冬瓜,每个灯塔工靠喝冬瓜汤维持了两个星期,到最后,冬瓜也没了,只能喝酱油汤。

“岛上,最怕的是生病”,叶超群讲道。七里屿岛面积只有0.03平方公里,无人居住,平时一星期,补给船上岛一次,给岛上人送日常用品。遇到大风天,船无法靠岸,灯塔工生病,只能自己捱着,等天气放好才能去岸上医院。他的爷爷叶中央在守灯时,突发40多度高烧,昏迷不醒。当时没有高频电话,工人们只能点燃篝火求救。

灯塔工日常工作并不繁重,但应对紧急情况,是他们一大职责之一。其中就包括应对台风。叶超群不会忘记,自己爷爷的父亲叶阿岳守鱼腥脑灯塔时,一次刮台风,叶阿岳不放心灯塔情况,驾着一叶小船想要上岛,却没料想再也没有回来。

叶超群如今驻守七里屿灯塔,也遭受了一次危险。他回忆,今年8月份,一天傍晚,雷电交加,大地都在颤动。忽然,一阵巨大的破碎声,撕破了苍穹,他料想到灯塔不好了。由于当时打雷,灯塔导电前去很危险。他顾不了那么多,冲出风雨查看了设备,并及时上级报告了损失情况,及时抢修,终于在日落后一小时让灯塔恢复了亮光。

2013年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叶超群在爷爷的劝说下,走上了七里屿岛,成了一名平凡的灯塔工。谈起如今最大的困难,他坦言,是寂寞。七里屿岛面积小,没有岛民居住,平时只有三个灯塔工相依为伴。无聊时,他就绕着小岛一圈一圈走,眼前所见,尽是无尽大海,耳边,唯有轰鸣的海涛声。据了解,如今90后到灯塔当养护工的不在少数,他们多是海岛居民,习惯于海上生活,喜欢这份孤寂又承担着重大责任的工作。

“如今,岛上条件好了,有了电子导航,还需要灯塔吗?”听到我问这个问题,叶超群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跟我讲述了一个“秘密”。原来,宁波航标处现有灯塔23座,其中有人值守的灯塔只剩区区几座,大部分灯塔安装了感光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开关灯。确实,随着科技发展,航船已经不仅仅依靠灯塔指引航向,而更多的依赖导航系统。

前不久,叶超群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名叫“灯人V5”,他打开手机翻开微博,指着让我看,上面有世界灯塔文化介绍、灯塔工日常工作展示等,下面还有网友留言。他说,灯塔有一天会被取代,灯塔工有可能下岗,但灯塔所展示的航海文化、灯塔所代表的奉献精神不会消逝,这也是他坚守的意义。第二天下午,在从嵊泗去往舟山回杭州的船上,他还指着窗外的一座岛,告诉我,现在舟山还建了中国灯塔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手记:永不熄灭的“海上明灯”

灯塔起源于古代信号烽火。女人们在山顶燃点火堆,用火光引导她们的男人驾船安全返回……后来,随着不断演变,透镜灯塔、电力灯塔、气体闪光灯塔等不断建成,成为海上航行的重要指向标。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GPR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海上雷达等渐渐取代了灯塔,成为最主要的导航工具。体验中,灯塔工叶超群告诉记者,宁波航标处的23座灯塔越来越倾向自动化、智能化,需要人工值守的灯塔变得屈指可数。

“灯塔工一定是一个渐渐消失的职业”,叶超群在采访中毫不客气的向记者说道。确实,灯塔工的工作从最初的点灯灭灯,变成了设备巡检员。从日常监管为主变成了应急救急为主。而随着气象预报的开展,电力条件的改善,需要他们应急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然而,作为一家五代人都坚守的一个职业,叶超群对于它的消逝却并不悲观。他认为,灯塔的作用虽然渐渐会被时代淘汰,但它作为时代的产物,见证了世界航海文化的发展,它的精神内涵理应被人继承,而这个人,应该是灯塔工。他之所以开通“灯人V5”微博,也是为了向世人传播灯塔文化,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家的航海史、了解老一辈灯塔人的坚守。

舟山市政府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濒海而建的中国灯塔博物馆位于岱山县城竹屿新区,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以灯塔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每年来此地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灯塔工人在擦拭塔内器材。

灯塔工人在擦拭塔内器材。

体验地点:嵊泗

体验职业:灯塔养护工

无论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还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小说《灯塔看守人》,灯塔,一直是古往今来文学家们钟爱的故事背景。苍茫大海上,一座小小灯塔遗世独立,无论狂风暴雨,都忠诚地为来往船只指引着航向,被亲切称作“大海的眼睛”。

在灯塔下,负责养护的工人们常年居住在远离大陆的孤岛上,一年365天时时刻刻守护着海上明灯安危。孤寂,时常像怪兽啃噬着他们的内心,而一无所有的荒岛生活,又时时刻刻考验着他们能力。他们如何工作?又怎样生活?近日,记者来到嵊泗花鸟岛,体验一天灯塔养护工的生活。

走进“远东第一”

11月30日一大早,我乘坐从杭州一天两班去嵊泗沈家湾码头的客车,再换乘轮船到嵊泗本岛。到了嵊泗,打听到花鸟岛一天只有两班船,且都在上午,只能休息一晚,第二天出发。那天晚上一直不敢睡觉,隔一小会儿就要起床看看天气,生怕海上起风浪,船不开航。所幸,第二天一早六点多到小菜园码头打听,正常发船,赶紧买了张船票。经过一个多小时海上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海上仙境。

一下船,就见到了花鸟岛灯塔主任刘生龙。他50多岁,身形瘦长,一张黝黑的脸上布满风霜。路上,他边走边向我介绍这座岛屿。据他讲,花鸟岛地处舟山群岛最北端,面积仅3.28平方公里,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海鸥。小岛距离公海十分近,由于处在国际航海线上,周边有很多国际巨轮经过,放眼望去,海面上十分不平静,大大小小船只往来如梭。虽说隆冬季节,岛上却十分温暖,路边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旺盛地生长着。

大约二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灯塔区。远远望去,在岛的西北角,一座上身黑色、下身白色的圆柱形灯塔高高矗立在山巅。犹如一只巨大的眸子,严密监视着海上的风波。走近,在灯塔前方,一座石碑静卧在那里,上面“浙东沿海灯塔”六个鲜红大字十分醒目。在石碑背后,有这样一行小字:“塔建于1870年,为英国政府建造和管理,1943年,日本接管,1950年,中国海军管理,1980年,上海航道局管理……”述说着灯塔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带着好奇,我和刘生龙一起登上了这座百年灯塔。塔身采用的是混凝土砖石结构,有五层楼高。塔顶为铜铸圆顶,装风向板。从塔底到塔顶,需要爬四五十阶简易梯子,梯子一人宽,十分陡峭,上下时要小心翼翼。最上端,装着灯塔的“眼睛”,一座四周圆柱形头等镜机牛眼透镜,透镜由无数块三菱形水晶玻璃瓶装,在太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犹如一颗巨大的钻石。站在塔顶端放眼望去,四周海面景象一览无余。

据说,灯塔的导航方式非常齐全,有光波、电波和声波等,可为不同距离的船只提供不同的导航手段。夜晚,灯塔会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出四束巨大白色光柱,将附近24海里的海面照耀的如同白昼。由于其规模巨大,功能完备,加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灯塔”。

随后,我跟随刘生龙来到了灯塔值班室。这也是一座百年建筑。门窗全部采用欧式风格,蔚蓝色圆拱形屋顶与白色墙面相得益彰。值班室墙上,一个船舵形状的老钟正滴滴答答走着。在墙上,一份手写的日出日落表悬挂在那里,桌子上,一份打开的值班日志上记载着:“12月1日,风向东北风;风力6~7级。00:00,值班,本塔AIS、VIS、VHF设备及灯光正常;03:00,交班俞忠,接班,汤忠道;06:29,日升关灯,上午安装空调工人来灯塔”……

灯塔班共八个人,分两组,每隔一个月换一次班。灯塔工人需要每天日出人工开灯,日落人工关灯,每周擦拭一次透镜,每年两次粉刷塔面。此外,台风时节、冬天温度零下时,还需要防风防寒,平时随时准备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养护工人每天三班倒,24小时专人守护。交接班时,就要记录值班日志。

看起来灯塔工的工作十分轻松,其实不然。下午,轮到刘生龙值班,他带我一起去擦拭透镜。由于历史久远,塔内的窗户都已经无法打开,夏天时节,里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闷热无比。我一手拿着清洁麂皮一手提着一个透明玻璃瓶,跟随刘生龙上塔,瓶里盛放着纯酒精。用水晶玻璃制成的透镜在阳光下十分刺眼,擦几下,就想流眼泪。擦完一个透镜竟然费了几个钟头,我早已累的气喘吁吁。

探秘灯塔站“前世今生”

擦拭牛眼时,我发现在一些地方,牛眼表面坑坑洼洼,似乎被敲掉了几块。怎么会这样?刘生龙解释,这是被机枪扫射的痕迹。原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没过多久,英国便在岛上建造这座灯塔,设立灯塔站,派人日夜坚守。抗战期间,灯塔又落入日寇之手,一次海上隐秘的军事行动中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改变灯光闪烁信号及灯光颜色来传递情报,被当时的灯塔管理者识破,未能得逞。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曾派飞机轰炸灯塔,这些弹痕就是那时留下的。

16点47分,到了日落时间,刘生龙带着我去开灯。只见他把一个电闸门往下一扳,灯自然就亮了。海上的日落十分壮观,红彤彤的太阳把辽阔的海面染得一片鲜红。然而,日落后,周围就是一片漆黑,这时,灯塔发出四束白光像一把匕首刺破黑暗,刺向远方,为往来船只指引方向。

关灯竟然如此简单,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看出我有点失望,刘生龙笑道,原来并不是这样。灯塔最早建造时,采用的是旋转镜机,历史文献记载:“每一分钟旋转一周,且用四芯灯头,燃以植物油,烛力三万八千枝”。1988年以前,没有电动设备,灯塔站的工人需要每隔一小时上一次发条,保证镜机正常工作。后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灯塔上配备了柴油发电机,灯塔工们只需要每天按时开关发电机即可。不过,发电所用的柴油,则需要补给船每月从大陆运来,灯塔工们肩挑手扛,将柴油搬到灯塔站。2009年,花鸟岛接通了海底电缆,开关灯变得十分轻松了。

第二天上午,刘生龙带我巡视灯塔站的“宝贝”。在几处新建的房子里,安放着AIS设备(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VTS设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花鸟灯塔周边建有两座无线电铁塔,提供的无线电远距导航方式可每15分钟向船只呼号一次,报告船所在的经纬度。在其职工宿舍旁边,一个电子雷达正24小时不停旋转,为海上船舶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原来,随着科技发展,灯塔站也越来越现代化,1993年,塔上无线铁塔改造,2004年,启用AIS基站和雷达应答器。2001年,站里通了互联网。如今,灯塔养护工现在新的职责在于,保证这些机器的正常运转。我和刘生龙来到一个机房,只见四五台终端上各种信号灯不断闪烁。有的机器中还不时传出船东与基站的对话声。刘生龙仔细查看了设备的通电作业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我看到,在设备旁,还有两个大铁盒子,这是做什么的?原来,这些设备,最怕的就是断电。一断电,设备就停止运转,船舶就失去了“眼睛”。刘生龙介绍,这是两块蓄电池,离雷达不远处的一处房屋,里面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定期,刘生龙会和同事们一起去给发电机更换机油做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1989年海底输油管道建成后,老刘他们再也不用肩挑手扛,只需转动管道阀门即可实现柴油补给。

刘生龙20岁时参加招工,成为一名灯塔工,到下个月,刚好工作满35年。八年前,他来到花鸟灯塔,成为一名值班站长。随着科技进步,灯塔工的生活条件也不断改善,现在花鸟灯塔不仅有数字电视,还有电脑网络等。前两年,随着花鸟旅游的开发,岛上从最初的寂静无人,慢慢变得喧嚣异常。一年四季,都会有络绎不断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刘生龙现在也有了新职责,那就是花鸟灯塔的讲解员。随后,我跟着他来到了灯塔后面的花鸟灯塔陈列室,只见里面有各种文字、影像资料,还陈列着一些退休的老机器,讲述着灯塔辉煌的历史。下午,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到花鸟灯塔,免不了刘生龙要去讲解一番。

五代守塔人演绎“百年孤独”

晚上吃饭时间,我和四位灯塔工一起坐在饭桌前。桌子上五菜一汤,都是灯塔工自己下厨的。据说,做饭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之一。岛上没有淡水,做饭的水哪里来的?我感到好奇。刘生龙指指远处的山坳,水都坑道里蓄积的雨水。至于青菜,都是工人自己种的,在厨房前方,有一小块菜地。由于一个月补给一次,不能每天下岛买青菜,灯塔工平时都自己种菜吃。

“其实花鸟岛的生活算好的了,我以前呆过的五座灯塔,没有人,没有电,生活更苦”,饭间,刘生龙说道。叶超群今年28岁,是七里屿岛的守塔人。从清朝光绪年前起,叶超群的祖先就做灯塔工,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从小,叶超群就听他的爷爷叶中央讲灯塔工的故事。那时,孤岛上的日常生活用品全靠补给船一月一送。海上无风三尺浪。遇到恶劣天气,常常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送不上来。有一年深秋,岛上只剩两只冬瓜,每个灯塔工靠喝冬瓜汤维持了两个星期,到最后,冬瓜也没了,只能喝酱油汤。

“岛上,最怕的是生病”,叶超群讲道。七里屿岛面积只有0.03平方公里,无人居住,平时一星期,补给船上岛一次,给岛上人送日常用品。遇到大风天,船无法靠岸,灯塔工生病,只能自己捱着,等天气放好才能去岸上医院。他的爷爷叶中央在守灯时,突发40多度高烧,昏迷不醒。当时没有高频电话,工人们只能点燃篝火求救。

灯塔工日常工作并不繁重,但应对紧急情况,是他们一大职责之一。其中就包括应对台风。叶超群不会忘记,自己爷爷的父亲叶阿岳守鱼腥脑灯塔时,一次刮台风,叶阿岳不放心灯塔情况,驾着一叶小船想要上岛,却没料想再也没有回来。

叶超群如今驻守七里屿灯塔,也遭受了一次危险。他回忆,今年8月份,一天傍晚,雷电交加,大地都在颤动。忽然,一阵巨大的破碎声,撕破了苍穹,他料想到灯塔不好了。由于当时打雷,灯塔导电前去很危险。他顾不了那么多,冲出风雨查看了设备,并及时上级报告了损失情况,及时抢修,终于在日落后一小时让灯塔恢复了亮光。

2013年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叶超群在爷爷的劝说下,走上了七里屿岛,成了一名平凡的灯塔工。谈起如今最大的困难,他坦言,是寂寞。七里屿岛面积小,没有岛民居住,平时只有三个灯塔工相依为伴。无聊时,他就绕着小岛一圈一圈走,眼前所见,尽是无尽大海,耳边,唯有轰鸣的海涛声。据了解,如今90后到灯塔当养护工的不在少数,他们多是海岛居民,习惯于海上生活,喜欢这份孤寂又承担着重大责任的工作。

“如今,岛上条件好了,有了电子导航,还需要灯塔吗?”听到我问这个问题,叶超群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跟我讲述了一个“秘密”。原来,宁波航标处现有灯塔23座,其中有人值守的灯塔只剩区区几座,大部分灯塔安装了感光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开关灯。确实,随着科技发展,航船已经不仅仅依靠灯塔指引航向,而更多的依赖导航系统。

前不久,叶超群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名叫“灯人V5”,他打开手机翻开微博,指着让我看,上面有世界灯塔文化介绍、灯塔工日常工作展示等,下面还有网友留言。他说,灯塔有一天会被取代,灯塔工有可能下岗,但灯塔所展示的航海文化、灯塔所代表的奉献精神不会消逝,这也是他坚守的意义。第二天下午,在从嵊泗去往舟山回杭州的船上,他还指着窗外的一座岛,告诉我,现在舟山还建了中国灯塔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手记:永不熄灭的“海上明灯”

灯塔起源于古代信号烽火。女人们在山顶燃点火堆,用火光引导她们的男人驾船安全返回……后来,随着不断演变,透镜灯塔、电力灯塔、气体闪光灯塔等不断建成,成为海上航行的重要指向标。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GPR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海上雷达等渐渐取代了灯塔,成为最主要的导航工具。体验中,灯塔工叶超群告诉记者,宁波航标处的23座灯塔越来越倾向自动化、智能化,需要人工值守的灯塔变得屈指可数。

“灯塔工一定是一个渐渐消失的职业”,叶超群在采访中毫不客气的向记者说道。确实,灯塔工的工作从最初的点灯灭灯,变成了设备巡检员。从日常监管为主变成了应急救急为主。而随着气象预报的开展,电力条件的改善,需要他们应急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然而,作为一家五代人都坚守的一个职业,叶超群对于它的消逝却并不悲观。他认为,灯塔的作用虽然渐渐会被时代淘汰,但它作为时代的产物,见证了世界航海文化的发展,它的精神内涵理应被人继承,而这个人,应该是灯塔工。他之所以开通“灯人V5”微博,也是为了向世人传播灯塔文化,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家的航海史、了解老一辈灯塔人的坚守。

舟山市政府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濒海而建的中国灯塔博物馆位于岱山县城竹屿新区,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以灯塔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每年来此地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灯塔工人每天都需记录值班日志。

灯塔工人每天都需记录值班日志。

体验地点:嵊泗

体验职业:灯塔养护工

无论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还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小说《灯塔看守人》,灯塔,一直是古往今来文学家们钟爱的故事背景。苍茫大海上,一座小小灯塔遗世独立,无论狂风暴雨,都忠诚地为来往船只指引着航向,被亲切称作“大海的眼睛”。

在灯塔下,负责养护的工人们常年居住在远离大陆的孤岛上,一年365天时时刻刻守护着海上明灯安危。孤寂,时常像怪兽啃噬着他们的内心,而一无所有的荒岛生活,又时时刻刻考验着他们能力。他们如何工作?又怎样生活?近日,记者来到嵊泗花鸟岛,体验一天灯塔养护工的生活。

走进“远东第一”

11月30日一大早,我乘坐从杭州一天两班去嵊泗沈家湾码头的客车,再换乘轮船到嵊泗本岛。到了嵊泗,打听到花鸟岛一天只有两班船,且都在上午,只能休息一晚,第二天出发。那天晚上一直不敢睡觉,隔一小会儿就要起床看看天气,生怕海上起风浪,船不开航。所幸,第二天一早六点多到小菜园码头打听,正常发船,赶紧买了张船票。经过一个多小时海上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海上仙境。

一下船,就见到了花鸟岛灯塔主任刘生龙。他50多岁,身形瘦长,一张黝黑的脸上布满风霜。路上,他边走边向我介绍这座岛屿。据他讲,花鸟岛地处舟山群岛最北端,面积仅3.28平方公里,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海鸥。小岛距离公海十分近,由于处在国际航海线上,周边有很多国际巨轮经过,放眼望去,海面上十分不平静,大大小小船只往来如梭。虽说隆冬季节,岛上却十分温暖,路边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旺盛地生长着。

大约二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灯塔区。远远望去,在岛的西北角,一座上身黑色、下身白色的圆柱形灯塔高高矗立在山巅。犹如一只巨大的眸子,严密监视着海上的风波。走近,在灯塔前方,一座石碑静卧在那里,上面“浙东沿海灯塔”六个鲜红大字十分醒目。在石碑背后,有这样一行小字:“塔建于1870年,为英国政府建造和管理,1943年,日本接管,1950年,中国海军管理,1980年,上海航道局管理……”述说着灯塔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带着好奇,我和刘生龙一起登上了这座百年灯塔。塔身采用的是混凝土砖石结构,有五层楼高。塔顶为铜铸圆顶,装风向板。从塔底到塔顶,需要爬四五十阶简易梯子,梯子一人宽,十分陡峭,上下时要小心翼翼。最上端,装着灯塔的“眼睛”,一座四周圆柱形头等镜机牛眼透镜,透镜由无数块三菱形水晶玻璃瓶装,在太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犹如一颗巨大的钻石。站在塔顶端放眼望去,四周海面景象一览无余。

据说,灯塔的导航方式非常齐全,有光波、电波和声波等,可为不同距离的船只提供不同的导航手段。夜晚,灯塔会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出四束巨大白色光柱,将附近24海里的海面照耀的如同白昼。由于其规模巨大,功能完备,加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灯塔”。

随后,我跟随刘生龙来到了灯塔值班室。这也是一座百年建筑。门窗全部采用欧式风格,蔚蓝色圆拱形屋顶与白色墙面相得益彰。值班室墙上,一个船舵形状的老钟正滴滴答答走着。在墙上,一份手写的日出日落表悬挂在那里,桌子上,一份打开的值班日志上记载着:“12月1日,风向东北风;风力6~7级。00:00,值班,本塔AIS、VIS、VHF设备及灯光正常;03:00,交班俞忠,接班,汤忠道;06:29,日升关灯,上午安装空调工人来灯塔”……

灯塔班共八个人,分两组,每隔一个月换一次班。灯塔工人需要每天日出人工开灯,日落人工关灯,每周擦拭一次透镜,每年两次粉刷塔面。此外,台风时节、冬天温度零下时,还需要防风防寒,平时随时准备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养护工人每天三班倒,24小时专人守护。交接班时,就要记录值班日志。

看起来灯塔工的工作十分轻松,其实不然。下午,轮到刘生龙值班,他带我一起去擦拭透镜。由于历史久远,塔内的窗户都已经无法打开,夏天时节,里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闷热无比。我一手拿着清洁麂皮一手提着一个透明玻璃瓶,跟随刘生龙上塔,瓶里盛放着纯酒精。用水晶玻璃制成的透镜在阳光下十分刺眼,擦几下,就想流眼泪。擦完一个透镜竟然费了几个钟头,我早已累的气喘吁吁。

探秘灯塔站“前世今生”

擦拭牛眼时,我发现在一些地方,牛眼表面坑坑洼洼,似乎被敲掉了几块。怎么会这样?刘生龙解释,这是被机枪扫射的痕迹。原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没过多久,英国便在岛上建造这座灯塔,设立灯塔站,派人日夜坚守。抗战期间,灯塔又落入日寇之手,一次海上隐秘的军事行动中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改变灯光闪烁信号及灯光颜色来传递情报,被当时的灯塔管理者识破,未能得逞。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曾派飞机轰炸灯塔,这些弹痕就是那时留下的。

16点47分,到了日落时间,刘生龙带着我去开灯。只见他把一个电闸门往下一扳,灯自然就亮了。海上的日落十分壮观,红彤彤的太阳把辽阔的海面染得一片鲜红。然而,日落后,周围就是一片漆黑,这时,灯塔发出四束白光像一把匕首刺破黑暗,刺向远方,为往来船只指引方向。

关灯竟然如此简单,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看出我有点失望,刘生龙笑道,原来并不是这样。灯塔最早建造时,采用的是旋转镜机,历史文献记载:“每一分钟旋转一周,且用四芯灯头,燃以植物油,烛力三万八千枝”。1988年以前,没有电动设备,灯塔站的工人需要每隔一小时上一次发条,保证镜机正常工作。后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灯塔上配备了柴油发电机,灯塔工们只需要每天按时开关发电机即可。不过,发电所用的柴油,则需要补给船每月从大陆运来,灯塔工们肩挑手扛,将柴油搬到灯塔站。2009年,花鸟岛接通了海底电缆,开关灯变得十分轻松了。

第二天上午,刘生龙带我巡视灯塔站的“宝贝”。在几处新建的房子里,安放着AIS设备(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VTS设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花鸟灯塔周边建有两座无线电铁塔,提供的无线电远距导航方式可每15分钟向船只呼号一次,报告船所在的经纬度。在其职工宿舍旁边,一个电子雷达正24小时不停旋转,为海上船舶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原来,随着科技发展,灯塔站也越来越现代化,1993年,塔上无线铁塔改造,2004年,启用AIS基站和雷达应答器。2001年,站里通了互联网。如今,灯塔养护工现在新的职责在于,保证这些机器的正常运转。我和刘生龙来到一个机房,只见四五台终端上各种信号灯不断闪烁。有的机器中还不时传出船东与基站的对话声。刘生龙仔细查看了设备的通电作业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我看到,在设备旁,还有两个大铁盒子,这是做什么的?原来,这些设备,最怕的就是断电。一断电,设备就停止运转,船舶就失去了“眼睛”。刘生龙介绍,这是两块蓄电池,离雷达不远处的一处房屋,里面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定期,刘生龙会和同事们一起去给发电机更换机油做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1989年海底输油管道建成后,老刘他们再也不用肩挑手扛,只需转动管道阀门即可实现柴油补给。

刘生龙20岁时参加招工,成为一名灯塔工,到下个月,刚好工作满35年。八年前,他来到花鸟灯塔,成为一名值班站长。随着科技进步,灯塔工的生活条件也不断改善,现在花鸟灯塔不仅有数字电视,还有电脑网络等。前两年,随着花鸟旅游的开发,岛上从最初的寂静无人,慢慢变得喧嚣异常。一年四季,都会有络绎不断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刘生龙现在也有了新职责,那就是花鸟灯塔的讲解员。随后,我跟着他来到了灯塔后面的花鸟灯塔陈列室,只见里面有各种文字、影像资料,还陈列着一些退休的老机器,讲述着灯塔辉煌的历史。下午,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到花鸟灯塔,免不了刘生龙要去讲解一番。

五代守塔人演绎“百年孤独”

晚上吃饭时间,我和四位灯塔工一起坐在饭桌前。桌子上五菜一汤,都是灯塔工自己下厨的。据说,做饭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之一。岛上没有淡水,做饭的水哪里来的?我感到好奇。刘生龙指指远处的山坳,水都坑道里蓄积的雨水。至于青菜,都是工人自己种的,在厨房前方,有一小块菜地。由于一个月补给一次,不能每天下岛买青菜,灯塔工平时都自己种菜吃。

“其实花鸟岛的生活算好的了,我以前呆过的五座灯塔,没有人,没有电,生活更苦”,饭间,刘生龙说道。叶超群今年28岁,是七里屿岛的守塔人。从清朝光绪年前起,叶超群的祖先就做灯塔工,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从小,叶超群就听他的爷爷叶中央讲灯塔工的故事。那时,孤岛上的日常生活用品全靠补给船一月一送。海上无风三尺浪。遇到恶劣天气,常常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送不上来。有一年深秋,岛上只剩两只冬瓜,每个灯塔工靠喝冬瓜汤维持了两个星期,到最后,冬瓜也没了,只能喝酱油汤。

“岛上,最怕的是生病”,叶超群讲道。七里屿岛面积只有0.03平方公里,无人居住,平时一星期,补给船上岛一次,给岛上人送日常用品。遇到大风天,船无法靠岸,灯塔工生病,只能自己捱着,等天气放好才能去岸上医院。他的爷爷叶中央在守灯时,突发40多度高烧,昏迷不醒。当时没有高频电话,工人们只能点燃篝火求救。

灯塔工日常工作并不繁重,但应对紧急情况,是他们一大职责之一。其中就包括应对台风。叶超群不会忘记,自己爷爷的父亲叶阿岳守鱼腥脑灯塔时,一次刮台风,叶阿岳不放心灯塔情况,驾着一叶小船想要上岛,却没料想再也没有回来。

叶超群如今驻守七里屿灯塔,也遭受了一次危险。他回忆,今年8月份,一天傍晚,雷电交加,大地都在颤动。忽然,一阵巨大的破碎声,撕破了苍穹,他料想到灯塔不好了。由于当时打雷,灯塔导电前去很危险。他顾不了那么多,冲出风雨查看了设备,并及时上级报告了损失情况,及时抢修,终于在日落后一小时让灯塔恢复了亮光。

2013年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叶超群在爷爷的劝说下,走上了七里屿岛,成了一名平凡的灯塔工。谈起如今最大的困难,他坦言,是寂寞。七里屿岛面积小,没有岛民居住,平时只有三个灯塔工相依为伴。无聊时,他就绕着小岛一圈一圈走,眼前所见,尽是无尽大海,耳边,唯有轰鸣的海涛声。据了解,如今90后到灯塔当养护工的不在少数,他们多是海岛居民,习惯于海上生活,喜欢这份孤寂又承担着重大责任的工作。

“如今,岛上条件好了,有了电子导航,还需要灯塔吗?”听到我问这个问题,叶超群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跟我讲述了一个“秘密”。原来,宁波航标处现有灯塔23座,其中有人值守的灯塔只剩区区几座,大部分灯塔安装了感光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开关灯。确实,随着科技发展,航船已经不仅仅依靠灯塔指引航向,而更多的依赖导航系统。

前不久,叶超群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名叫“灯人V5”,他打开手机翻开微博,指着让我看,上面有世界灯塔文化介绍、灯塔工日常工作展示等,下面还有网友留言。他说,灯塔有一天会被取代,灯塔工有可能下岗,但灯塔所展示的航海文化、灯塔所代表的奉献精神不会消逝,这也是他坚守的意义。第二天下午,在从嵊泗去往舟山回杭州的船上,他还指着窗外的一座岛,告诉我,现在舟山还建了中国灯塔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手记:永不熄灭的“海上明灯”

灯塔起源于古代信号烽火。女人们在山顶燃点火堆,用火光引导她们的男人驾船安全返回……后来,随着不断演变,透镜灯塔、电力灯塔、气体闪光灯塔等不断建成,成为海上航行的重要指向标。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GPR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海上雷达等渐渐取代了灯塔,成为最主要的导航工具。体验中,灯塔工叶超群告诉记者,宁波航标处的23座灯塔越来越倾向自动化、智能化,需要人工值守的灯塔变得屈指可数。

“灯塔工一定是一个渐渐消失的职业”,叶超群在采访中毫不客气的向记者说道。确实,灯塔工的工作从最初的点灯灭灯,变成了设备巡检员。从日常监管为主变成了应急救急为主。而随着气象预报的开展,电力条件的改善,需要他们应急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然而,作为一家五代人都坚守的一个职业,叶超群对于它的消逝却并不悲观。他认为,灯塔的作用虽然渐渐会被时代淘汰,但它作为时代的产物,见证了世界航海文化的发展,它的精神内涵理应被人继承,而这个人,应该是灯塔工。他之所以开通“灯人V5”微博,也是为了向世人传播灯塔文化,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家的航海史、了解老一辈灯塔人的坚守。

舟山市政府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濒海而建的中国灯塔博物馆位于岱山县城竹屿新区,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以灯塔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每年来此地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