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5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25日发表社论说,2011年,台湾电视50年金钟奖盛大落幕。但因为综艺节目主持人和戏剧帝后都爆冷,让金钟争议未歇。做电视的人,无一不是以带给观众欢乐为志业。奇特的是,主导奖落谁家的评审们却似乎总有另一番给奖标准。希望主管机关变革评审制度更公开更公平,也希望下一届迈向数字符年的电视金钟奖取得真正的进步和成功。
文章摘编如下:
2011年,电视50年金钟奖盛大落幕。但,因为综艺节目主持人和戏剧帝后都爆冷,让金钟争议未歇;网友更号召动员“评审踹共”(出来讲)联署,得奖和没得奖的都不开心,辛苦的评审们则成了最大输家。
金钟颁奖有争议不是新闻。本届颁奖人之一的硬里子演员、从性格小生演到性格老生的寇世勋即直言,金钟难敲,最后还是靠当年的公共电视大戏《橘子红了》夺下第七届亚洲电视节的最佳男演员奖。他以此宽慰同业:“观众肯定最重要。”
做电视的人,无一不是以带给观众欢乐为志业。奇特的是,主导奖落谁家的评审们却似乎总有另一番给奖标准,市场反应显然不在他们考虑的优先顺位。当然,戏好不表示收视率一定高,收视率高也不表示演技或主持功力强。早年还有节目得符合社会良俗的潜规则,举例来说,当年《猪哥亮的歌厅秀》多么受中南部民众欢迎,猪哥亮从没想过要报名,遑论得奖;直到他为债落跑多年,改变形象复出后,才以《猪哥会社》于去年拿下主持人奖。
但是,如果评审的标准完全排斥市场反应,却很可能让原本该雅俗共赏、合家欢乐的电视节目愈来愈冷,甚至成为公广集团的同乐会。今年电视金钟颁奖前半场,就很有这个味道。给予不计收视率拼命拍好戏的公视鼓励当然是重要的;但若商业电视台纷纷退出金钟奖,那么这个电视人最重视的鼓励就失去了意义。难不成要与“新闻局”同步在明年敲下熄灯号?
到底该如何评价给奖标准?国际最重要的奥斯卡金像奖或艾美奖,都有一定的市场考虑;关键是,电影、电视就是娱乐事业,不能激起观众反应的戏剧,又如何视为成功的戏剧?
对多数评审而言,不可能365天盯着这么多电视节目观察;他们甚至是少看或不看电视的一群人。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中,根据送件参赛的节目带就要做出定夺确实也不容易。
举例而言,今年入围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个个来头不小,张小燕是综艺大姐,提携后进不遗余力,当红主持人多是她的徒子徒孙,今年同样入围也是金钟主持人的陶晶莹就是其中佼佼者。她们的主持功力在典礼中展露无遗,看到年逾60的小燕姐贴上胡子模仿综艺大哥大张菲,大笑之余谁能不感动?但是,她们的主持功力或许不是在送件的《百万小学堂》或《陶子异言堂》能完全呈现。就像当年寇世勋以《昨夜星辰》报名最佳男演员,电视公司竟送错带,评审认为看不出演技,让他与金钟绝缘一样。
今年的最佳男主角入围者,不必评审评比,看过戏的都知道金士杰一身是戏,就像去年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吴朋奉所说,他连眉毛都能演戏;而温升豪在《犀利人妻》里演技大跃进,偏偏奖给了偶像歌手出身的潘玮柏,让他被网友批评为“凭什么哥”。其实,批评并不公平,潘在戏中的表现挑战也不小,既要强暴女主角,哭戏更不少,哭不出来还被导演痛骂,“你当一辈子偶像算了!”潘玮柏这回不必培养情绪就含泪请观众多给他鼓励。
需要鼓励的岂止潘玮柏,《食尚玩家》的浩角翔起意外获得综艺节目主持人奖,这个节目颇受观众肯定,但到底是行脚类还是综艺类呢?既有分类又分不清楚,难怪为师父张小燕抱屈的综艺才子黄子佼会批评:“评审机制太草率!”他以金曲奖评审远超过金钟奖为例说,“人多好办事、人少会出事”。会不会出事不知道,但年年金钟年年争议,总不是件好事。
诚如“新闻局长”杨永明所说,大家参与最重要。台湾电视竞争激烈,这些年频道暴增,利润却远不及老三台的时代。今年返台颁奖的崔台菁为电视人抱屈说,当年她的《翠笛银筝》,一集节目要录个两三天,换五、六套礼服;如今一天录个好几集,主持人礼服一套穿个两三集。如果金钟奖再失去公信力,还能用什么鼓励在电视战场上拚搏的所有电视人呢?
不过,大家还是应从正面看这些争议。希望因此能激励得奖者再接再励,以演技博取观众肯定,并刺激主管机关变革评审制度更公开更公平;也希望下一届迈向数字符年的电视金钟奖取得真正的进步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