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卫”怎样从一支军队变成一个地名
资讯
资讯 > 正文

“孝陵卫”怎样从一支军队变成一个地名

王虹铈在《孝陵卫营房漫话》一书中描述了他眼中的孝陵卫

原陆军大学校长办公室

蒋介石在孝陵卫大操场复兴台前与陈诚、黄杰合影

在孝陵卫营房原址上挖出的手雷和刺刀

  原副官学校遗留的建筑物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

  原副官学校遗留的建筑物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

原陆军参谋学校食堂

卫岗西的韩恢墓

下马坊公园内观音阁大石壁

下马坊公园内奉旨蠲免三则碑

在附近居民的记忆里,十几年前的孝陵卫,还是一派田野青葱、鸡犬相闻的乡村风光。如今,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新小区,早将乡村风光一盖而过。不过,作为一个在孝陵卫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南京理工大学的王虹铈老师眼中,却始终有个不一样的孝陵卫:“孝陵卫实际上指的是一支军队,是专为明太祖朱元璋守陵而设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孝陵卫逐渐演变为一个地名,不过,由于扼守南京城的东大门,从明末到民国,南京经历的多次战争中,孝陵卫一带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战场。

明朝

孝陵卫和天津卫、威海卫一样重要

王虹铈告诉记者,孝陵卫最初是明太祖朱元璋陵园警卫部队的称呼,“史书记载,孝陵卫设于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十六日。下设五个所,除前、后、左、右所外,还有一个牧马千户所。”说起牧马千户所,还有个有趣的故事。朱元璋当初营造陵寝时,见钟山陵冈上下有许多鹿,取鹿马求“蕃息”之意,设牧马千户所机构。千户所刚设立时,领导职务空缺。一天,朱元璋微服视察陵寝建设情况,返城时遇上大雨,躲进一户农家避雨。谈话间问到户主姓名,户主说叫“董茂”。朱元璋听了大喜,因为“董”字就是“千里草”,马鹿的生息繁衍,当然离不开草。朱元璋于是任命董茂为千户,世代承继。

孝陵卫虽然是为了守陵而设,但是规格却非常高。“卫”的规格有多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军史专家戚厚杰研究员告诉记者,明朝初年中央采用六部制,其中兵部是军队的最高指挥,不过,兵部只有出兵之令,没有统兵之权;兵部下设前后左中右五个平级的都督府,都督府只有统兵之权,没有出兵之令;兵部与都督府之间,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到了地方一级,设有都指挥司,最高长官为都司。都指挥司下设卫,相当于现在的军师级,卫的下一级是所,有千户所、百户所之分。

戚厚杰说,“卫”通常设在战略地位重要的地方,“比如,与孝陵卫同级的还有天津卫、威海卫等。天津扼海河入海口,战略地位显要,威海位于渤海黄海交接处,重要性不言自明。”

作为一个重要的“卫”,孝陵卫当时的编制大约是5600人,驻军以南京城墙、灵谷寺墙为东西界,北界则达当时的孝陵皇墙。

人浮于事,孝陵卫的最高长官一大把

孝陵“卫”最高长官是指挥使,按道理讲,最高长官应该只有一位。但是,根据史书记载,从明朝初年开始,即便在同一时期,孝陵卫指挥使的官职也往往由两个以上的人担任,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现象?这些人又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呢?

王虹铈说,孝陵卫指挥使的职务,早期曾有梅、萧两姓家族长期世袭。

梅家第一位担任孝陵卫指挥使的人,名叫梅永贞。梅永贞的祖父是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梅永贞的父亲叫梅殷,娶了朱元璋的女儿宁国公主。靖难之变,燕王朱棣从北方挥师南下,梅殷据淮河拥兵抗燕。后来,南京城被朱棣攻破,朱棣让妹妹宁国公主血书召回驸马梅殷。耿直的梅殷回到南京后,当庭酸语讽刺野心勃勃的舅子朱棣。梅殷虽然表面上没有受到惩罚,但不久后,却在上朝时,被人挤下金水桥溺死。新皇帝朱棣假装派人追查此事,肇事者居然说是受了皇帝指示。朱棣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肇事者掌嘴立斩。事情至此,宁国公主不干了,哭哭啼啼向皇兄朱棣索要驸马爷。朱棣只得厚待梅家。梅殷的儿子梅永贞被任命为孝陵卫指挥使,此后,梅家至少有四代七人世袭这一官职。

与梅家同一时期担任孝陵卫指挥使的还有萧家,萧家第一位担任孝陵卫指挥使的,叫做萧逊。萧逊的父亲萧敬,当初曾跟随朱元璋打天下。萧逊在洪武年间入选锦衣卫,他的妹妹是朱元璋的嫔妃,在朱元璋死后殉葬于孝陵。明成祖即位后,萧逊升为孝陵卫指挥使。此后,梅家至少也有四代世袭这一官职。

王虹铈发现,梅家与萧家担任孝陵卫指挥使的年份常常重叠交叉,而且就在同一时期,还有孙姓、刘姓、邹姓等家族世袭孝陵卫指挥使的职位。一个位子多个人坐?为什么会这样?玄机就在于“孝陵卫”编制的特殊性。这是一支卫戍部队,而不是野战部队。作为卫戍部队,长官并不需要带兵打仗,所以一职多官,可以解决不少人事待遇问题。不仅指挥使的职位如此,孝陵卫的许多中上级军官也是这样。

明朝末年,孝陵卫成了劳教营

明代军户世袭,父死子继,世代为兵,所以早期的孝陵卫,兵员一直充足。到了明代中期,因为孝陵卫的屯田制度被破坏,军卒生活没有保障而大批逃亡,再加上当时北方战事频繁,各地的卫兵也被调去打仗,因此孝陵卫的兵卒越来越少。到了嘉靖25年(1546年),孝陵卫兵卒只有1749人。

1568年发生的一件事,更加剧了孝陵卫的衰败。当时,京城的内使许义敲诈钱财事发,御使李学道知道后,没有呈报,就直接给许义用了鞭刑。许义的那一帮同党,平常飞扬跋扈惯了,哪能咽得下这口气。一天罢朝时,他们百把人将李学道堵在半路,掼倒在地上,拳脚相加。这一番动静,把一起退朝的文武百官惊得目瞪口呆。隆庆皇帝朱载垕知道后,龙颜大怒,让锦衣卫抓了十几个内使,为首的杖后发配,其他的则送到孝陵卫充军。就这样,孝陵卫变成了劳教营,明初的盛况一去不复返。

明朝灭亡时,孝陵卫官兵与清兵殊死抵抗,史料记载,孝陵卫人董某某闻悉明朝灭亡,带着妻女上吊自杀。

清末民初

孝陵卫成多位清军将领的绝地

清代,孝陵卫的卫戍部队消亡,孝陵卫作为一个地名,却流传了下来。

孝陵卫营盘再起,则到了太平天国时期。

1853年3月,太平军攻陷南京,定都于此,并将南京更名为天京。太平军初入南京,也曾出现在孝陵卫,但习惯游击作战的太平军,并没有在这里扎建营盘。十多天后,尾随而至的清兵占据了孝陵卫一带,并扎下营盘。此后十年间,孝陵卫驻军的规模远胜从前。

王虹铈说,太平天国时期,孝陵卫军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江南大营阶段,是1853年3月到1856年6月。“1853年3月30日,清军统帅向荣率清军一万多人,尾随太平军,逼近明孝陵。后来,清军‘壁孝陵卫,是为江南大营’,营盘从孝陵卫扎到了明孝陵。”

尽管向荣苦心经营三年,但1856年6月20日夜,城内的太平军出战孝陵卫,第二天,江南大营被攻破,向荣溃退丹阳,不久后愤懑而死。

向荣死后,清军统帅和春、张国梁统兵,迅速反扑南京东郊,“宽掘长濠,坚筑高垒”“濠墙迄逦联属”“复立营孝陵卫”,再建“江南大营”。和春居高桥门、沧波门之间调度,张国梁扎营孝陵卫、紫金山。这次的“江南大营”总共长一百三四十里,有大小营垒130多座,平均每距1-2里,扎营盘一座。

1860年4月,太平军集中兵力发动二破江南大营。因连续抽调防务兵,孝陵卫各营盘空虚。5月6日夜半,太平军涌出城门,攻扑孝陵卫街口营盘,张国梁逃跑中溺毙丹阳城下,和春退到浒墅关自杀,“江南大营”再次瓦解。

湘军扎营孝陵卫,击破太平天国

“江南大营”瓦解两年后的1862年4月,曾国藩的湘军顺江南下,攻打南京城。1863年11月8日,为合围天京,湘军至孝陵卫勘察地势。太平军开太平门、朝阳门迎战,曾国藩部与之大战。湘军大胜。11月25日,曾国荃军帐及“萧庆衍全队进扎孝陵卫,经营城北,渐成合围之局”。合兵从最初的两万,增加到后来的5万。

1864年7月19日,地雷轰塌龙脖子城垣,湘军从缺口涌入城内。当天夜晚,太平军1200多人换装湘军制服冲出城墙缺口。驻守孝陵卫的湘军据守不利,被太平军冲出破寨墙栅门,李秀成护送洪秀全的长子突围东去。

“天京”陷落后,曾国藩自裁军队,孝陵卫战场营垒有些逐渐演变为村落。资料记载,1925年,孝陵卫、钟灵等各村村长徐广发等人呈文称:其先人在太平天国时期死于战乱,即埋葬于该地,此后历代居住于此。而在上世纪20年代的地图上,孝陵卫现南京理工大学区域及周边,还散布着十多个以各种姓氏命名的“营”,当时已成村落或居民点。

癸丑之役,十万大军对阵两个师

清末民初,孝陵卫又多次成为战场。1911年11月,苏浙联军进攻南京。清军张勋部防营统领王有宏,为孝陵卫守将,26日联军攻打孝陵卫,王有宏中计冲锋,传闻中了120枪毙命。后来,张勋败北,退到浦口。

1913年,孙中山发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双方军队再次在南京东郊展开战斗。攻方北军冯国璋、张勋兵力号称十万。守方为南京都督韩恢,率领柏文蔚的仅仅两个师。双方激战三天三夜,伤亡惨重。9月1日,北军张勋入城,大肆掳掠,火光冲天,韩恢换了衣服得以脱身。战后,包括孝陵卫、紫金山、卫岗等地收尸750具,史称“癸丑之役”。

民国

蒋介石曾在孝陵卫营房建有三间小别墅

1933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入驻孝陵卫,何应钦侄女婿桂永清任总队长。教导总队进驻时,仅有官兵两千多人。4年以后的抗战前夕,教导总队发展到12个团,总人数达3.7万。孝陵卫营房一直在持续扩建,通过挖路沟的方式,框定了近似方形的基本营区,这些路沟就是今天南京理工大学友谊河的基础。

蒋介石对孝陵卫营房情有独钟,专门在其中修建了三间简朴的小平房作为别墅。曾有人回忆:“中间一间会客,挂中外地图,西面一间挂军事地图,东面一间办公兼做卧室。”“每于假日要驱车去休息,偶或住宿一夜。”一日,蒋介石突入营房,汽车直驶马厩视察,发现卫生非常恶劣,颇为不满,随后训斥了桂永清等人。桂永清随后命人在通往孝陵卫的北营门装上警铃,分别通到总队和各个团部,以便蒋介石来营能够随机行事。

1934年,教导总队聘请德国军事顾问,负责教授军事技术。桂永清还将士兵制服领下第一颗纽扣制成蒋介石像,叫做领袖扣。桂永清在营内编制“国军魂”小册子,还出版“铁骑报”给士兵灌输崇拜蒋思想。

这支“模范”军队,曾远征四川、广西、陕西,每次都扮演御前侍卫角色,有蒋介石“铁卫队”之名。

南京保卫战,一把火烧了孝陵卫营房

1937年夏天,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在上海参加淞沪抗战,11月19日,教导总队撤回孝陵卫,卫戍南京。

攻占南京的日军在城东方向,由北向南分五条攻击线,以步兵联队为单位,分纵队齐头并进。孝陵卫营房位于日军两条平行进攻线之间,没有修筑工事设置防线。因此,营房内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营房附近发生激战的地方,主要是西山阵地(今孝陵卫中心小学西北向)、工兵学校与光华门阵地。

12月11日,日军战车大队沿京汤公路(南京-汤山)向西进攻时,受到据守的教导总队猛烈狙击。日军被迫停止前进,等待步兵发动进攻。西山阵地经过激烈战斗,当天深夜被日军控制。教导总队彻夜反击,几乎连续不停地进攻四次。丢失西山阵地,并非守军战败,而是恐阵地前出,上级要求后撤。第二天,日军清点,发现西山遗留中国军人尸体50多具。

同一天,南线日军攻击部队进入已经没人的教导总队兵营,看到营房已经被炸毁,许多柱梁横在地上。原来, 几天前,在日军还没有占领之前,教导总队就自行放火烧了房子,以防被日本人利用。美国人艾奇逊12月8日在给美国的情报称:“昨天下午,我和罗勃兹穿过汤山公路的孝陵卫时,一间间破旧的房屋全部烧了……”

12月12日下午,桂永清逃往浦口,13日,南京沦陷。

中央训练团上百名将军“哭陵事件”引起轰动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4月,中央训练团入驻孝陵卫营房,全团共有职员1184人。当年11月10日上午10时,中央训练团举行还都后的开学典礼。团部大楼后面的操场,临时搭建了一个讲台。蒋介石一身戎装发表演说,一口气讲了20多分钟。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蒋介石频繁莅临孝陵卫,参加各种训练班的典礼。

中央训练团,被称为“复员军官专业的摇篮”,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训练复员军官,办理军人调职、退役25408人。抗战期间,各战区自说自话认命了许多将官,中央训练团将官班来了不少这样的将军。他们的军衔级得不到确认,必须重新铨叙。铨叙下来,或少将‘变校官,或办理退役。办退役得给退役费,但钱得分期发给,等于不断贬值。仕途、钱途都无望的上百名将官班学员,于是在1947年5月12日集体前往中山陵“哭陵”。此事一时引起轰动。

左联烈士殷夫的哥哥兼任陆大、参谋两校教育长

抗战胜利后,孝陵卫除了有中央训练团入驻,还有陆军大学、参谋学校和副官学校也落户其中。

时任陆军大学教育长的徐培根,是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的哥哥。徐培根任上,在孝陵卫营房北侧,原东土街位置动工开建陆军大学,形成了今天南理工的东区建筑群。当时,为了迎合美国人口味,还在陆军大学基础上扩设陆军参谋学校,教育长还是徐培根。参谋学校的校舍,后来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南理工西区校舍。

抗战胜利后,原教导总队骑兵队址也就是营房东部的红土山,还建起了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官学校。这个学校是仿照美国军队体制,按照中美军制合一建议而设。学校专门招收军事机关、学校、部队人事、文书、档案人员,短期受训后,返回原部队担任副官。

1949年4月,参谋学校并入陆军大学。同年,陆军大学和副官学校撤离中国大陆。

寻踪

从孝陵卫设立之初,距今已有600多年。除了孝陵卫这个地名,这一带还有没有实物遗存与孝陵卫的历史息息相关?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在一个秋日的午后,以位于中山门大街的孝陵卫200号为起点,开始了寻觅之旅。

民国机枪工事藏在孝陵卫地铁站后面

孝陵卫200号其实就是南京理工大学,从学校大门向北穿过马路,东行一两百米,是孝陵卫地铁站。继续向东走一小段,再向北拐进一块相对平坦的空地,地上停了好几辆汽车。停车场北侧,沿着山体,有一排护栏。沿着护栏走上去,一直往树林茂密的西北方向走,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小路。

沿着小路拐拐绕绕,避开两旁的枯枝乱草,大约二十分钟后,记者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建筑面前。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圆形建筑,直径大约两米,高也是两米多。在这个建筑“腰”的部位,有两个敞开的小窗,一个朝向东南,一个朝向正南,每个小窗上面都有一个奇怪的窗檐。可惜小窗已经被杂生的灌木和蛛网占领,记者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景。围着建筑绕了一圈,在这栋建筑的北侧,贴近地面的位置,记者看到一扇小门,大小仅容一人钻过。门前也是堆满了砖头和其他垃圾。

这个奇怪的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呢?它会不会是1937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修筑的工事呢?记者赶紧打电话询问王虹铈。王虹铈证实了记者的想法:这座建筑的确是抗战时期修筑的机枪工事。两个小窗就是机枪口,人在里面开枪,正好可以射击东南方向和正南方向的敌人。那扇小门,就是机枪工事的入口。想当年,就是在这周围不大的一块地方,日军曾清理出50多具中国军人的尸体。

下马坊公园里有两件明朝的宝贝

离开机枪工事,沿着中山门大街向西走,过了下马坊地铁站,就是下马坊公园。在这个兴建不久的公园里,记者看到了两块与孝陵卫有关的石碑。一块是康熙年间的“奉旨蠲免三则碑”。这块碑高2.2米,宽约1米,青石质地、四周浅雕云纹,通体镌刻文告,内容是说,因为南京城东北的地方官申请,清政府同意免除明孝陵守卫军军户税负。这块碑是2002年,宁杭公路小卫街段拓宽时出土的。碑的出土地点,证明了明代“孝陵卫”屯营区,正是在这一带。即便是在清朝初年,对于守卫明孝陵的军户,政策也是相当开明。

下马坊公园里,还有一处观音阁大石壁,高4.5米,宽5.5米。观音阁是明代早期佛教寺院,始建于永乐初年,位置就在现在的下马坊公园内,在当时是朝阳门外的标志性建筑。后来,观音阁毁于战火。20世纪60年代,残留的这块石壁隐于居民家为墙。2002年,当地拆迁,石壁重现。2007年夏,平移四五百米入下马坊公园,朝向不变。

古老的观音阁大石壁,曾目睹了孝陵卫的金戈铁马。那些流血的创口已经愈合。

指挥癸丑之役的韩恢就葬在卫岗西

出了下马坊公园,过童卫路口,继续西行,在被称为“卫岗坡子”下坡的半路,穿过马路,中山门大街南侧有一条隐秘的人行道。说它隐秘,是因为这条人行道比旁边的自行车道高出将近一米,二者之间还有稠密的大树相隔,除了附近居民,很少有人会发现这条人行道的存在。人行道临着卫岗西6号小区的那一段,有一座隐秘的陵墓。墓碑透露了主人的身份:“烈士韩恢之墓”。

1913年癸丑之役,韩恢侥幸得脱。1922年,追随孙中山谋北伐之业时,韩恢在南京被北洋军阀杀害,年仅35岁。1928年11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了“韩恢烈士殉难六周年纪念大会”。随后,将韩恢遗骸从小营迁葬卫岗。 “文革”期间,韩恢墓遭到破坏,仅牌坊幸存。1988年,栖霞区政府出资重修。1992年,韩恢墓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你熟悉的地名镌刻着孝陵卫的历史

如果仔细寻觅,如今的孝陵卫附近,还是有着许多和其来源有关的地名,比如卫桥、卫岗、小卫街;而铁匠营、长巷这些名称,则大都与清末的江南大营和湘军有关;在下马坊地铁站以北,有个苏果超市,这里就是明朝“孝陵卫”的左所驻地。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白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