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在给读者签名时很认真。
■ 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实习生 梁雨廷
畅销书作家安意如是每年羊城书展的常客,前日,她一如既往带着新书出现在书香节现场。这一作品系列包括《人生若只如初见》(增订版)、《当时只道是寻常》(新订版)、《观音》(新版)、《思无邪》(修订版)共四本。成名作不断再版,各种争议再次包围了她,当天签售会后,安意如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讲述她写作的成长之路,回应对各种争议的态度。她称,一切的争议都影响不了她,反而使得她内心更加强大。
关于新书 我很努力,不是在炒冷饭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安意如的成名作,这部经典之作拥有增订版、修订版、新版等各种版本,早已“不再如初见”,外界对它的频繁再版也议论纷纷,对此,安意如解释道,“若初见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内涵。我觉得真正好的内涵是可以根据时间而不断变化的,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如初见’。”她称当年古典诗词里面有很多很美好的段落没有写到,“比如《春江花月夜》,当年我并没有能力很好地去解读,我希望通过这次的增订把它们写进去,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怀念。我希望在3到5年后,再来修订这个新版本的时候,依然有新的东西可以增加。这证明这些年来我依然在学习,在努力,并没有在炒冷饭,更不是缺钱,就换一个版本又出现了。”
安意如透露,新版《人生若只如初见》中增订了6万字书稿;当年由于纳兰词版本过多而引发的争议,在新版《当时只道是寻常》中得到了解决;《思无邪》里另增加了她亲自挑选并翻译的《诗经》别册;至于出版时间最近的《观音》,在文稿和史料的内容上也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和修订。而新版本制作的工艺也非常复杂,书名是纯手工贴上去的,排版装订则请了人文社的老师傅出马,誓做不一样的“精装”。
一直被认为是“挖掘者”而不是“创作者”的她,也跟记者透露,她的新小说年底就要出来了,“是一个关于西藏的小说。写灵性跟觉悟的,一个人在旅途当中寻找自己的生命根源的。跟《惜春记》相比,它是一部纯男性的小说,主角是个男人,他最终的追寻和纠葛也是属于男性状态的。”
关于争议 “抄袭门”让我内心更强大
安意如出道以来,围绕她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包括一开始的“抄袭门”,之后的“旧瓶装新酒”、“古典女文青”等,都曾成为一时话题。当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安意如坦言外界的评论难以避免,但她的心态一直很好,这些评论并未对她的生活或心情造成影响,相反,却让她成长,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即使你不是一个公众人物,只是一个普通人,你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有句话叫,‘哪个背后不说人,哪个背后不被人说’。”说到当年的“抄袭门”时,安意如这样表达自己的无奈,“我创作《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时候,不过是20岁出头,没有任何人知道,包括出版社也是属于民营的,编辑并不具备水准去校对那本书的错漏。大家当时欣赏它的原因,是它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灵气。”安意如坦承,当年沈浩波说她有不良的写作习惯是正确的,“我们这个年纪的作者,很多时候会在网上查资料里的话,在搜索过程中,看到那句话,就会想,‘太经典了!’,然后就会引用。”安意如表示,经过5年以后的酝酿,当时叹为观止的东西,如今其实自己也能有别的表达。“如今回头看,纷争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抄袭门’让我备受争议,但对我的创作来讲是有好处的。它让我变得内心更加强大。我很清楚地知道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一夜成名之后就飘飘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台上的安意如是清新优雅的,而私底下的她爱笑爱闹,大大咧咧,当被问到对现场读者以“当代李清照”称呼她是什么感觉时,她笑得肆无忌惮,“哈哈,我当然不能去拒绝她的好意,但安意如就是安意如,她谁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我可不想成为李清照。”
■安意如带到书香节上的作品集。
徐绍娜、梁雨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