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被誉为“中国工程之父”的詹天佑在长城脚下修建了第一条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62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2011年6月30日,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的日子。下午3时,随着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的一声令下,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G1次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如一道闪电快速驶出北京南站,向着目的地——上海飞奔过去。这标志着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从此,京沪高铁与京杭大运河如影随行,中国版图上再添一条钢铁运河;从此,万里长城和东方明珠近在咫尺;从此,世界铁路再添一座新航标。中国铁路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勇敢担当和炽热情感,谱写了中国铁路辉煌壮丽的篇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树起了一座历史丰碑。
世界铁路史上的新坐标
这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全线长1318公里,这个距离在欧洲相当于穿越五六个国家的版图。它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横穿京、津、冀、鲁、皖、苏、沪7省市,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舞动在“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
这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可谓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成果的集大成者,是中国高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的典型代表。它在工程建设、高速列车、列车控制、客站建设、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和环保标准等技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
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最高时速300公里,京沪高铁的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线间距、隧道净空断面等主要技术标准在目前世界高铁中是最高的。
全线有104项重点性控制工程,正线桥梁288座,无砟轨道1298公里,沿线有70处跨越省级以上公路干线,59处与既有铁路交叉,26处跨越通航河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济南黄河特大桥、丹阳至昆山特大桥等一系列世界级桥梁工程因京沪高铁而诞生。
全长9.273公里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六线铁路大桥,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全线技术含量最高、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第一重点性控制工程。其主墩承台面积相当于7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长度相当于两座南京长江大桥加上一座武汉长江大桥,通航净空32米,能确保万吨级船舶顺利通航。
在中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千年不变的法则因高铁而在悄然改变。为节约耕地和保护自然环境,京沪高铁全线五分之四以桥代路,集中设置沿线设施,尽量与公路、既有铁路共用同一走廊。据统计,京沪高铁共累计节省用地13600亩,减少土方2400万亩。为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干扰,全线共设置声屏障330公里,有效控制了高速列车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位于苏州市境内的阳澄湖,是苏州市和昆山的主要饮用水源。京沪高铁7次跨越阳澄湖湖区,线路经过湖区总长约6公里。在丹昆特大桥阳澄湖桥段施工中,建设者采用“双排桩筑坝围堰”施工方案,将水上施工改为路上施工,使阳澄湖及其周边水域和陆地原有生态环境达到了“零污染”的目标。
“去年阳澄湖的大闸蟹没有减产,湖水水质也没有受到污染,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义告诉记者。
控制路基沉降和结构变形是高铁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之一。京沪高铁沿线分布着广泛的软土、松软土和深厚软土,其中有最大厚度达38米的淤泥质土的不利地质条件。
建设者们绞尽脑汁,对全线19个典型工点的桩基进行了实验研究,对30多万根桩基设计进行了验证和优化。他们最终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路基工后沉降最大未超过2mm,桥梁墩台沉降未超过1mm,大大低于15mm的控制标准。轨道几何状态合格率100%,优良率98%。工程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100%。
流线型的头部、纤长妙曼的身躯、雷霆万钧的力量,如奔跑的猎豹,如待发的火箭,这是京沪高铁上飞奔的中国自主研发的CRH380型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产业资源,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开始了京沪高速动车组自主创新联合攻关。
在继承“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设计原则的基础上,CRH380系列动车组对车体转向架、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网络控制及旅客界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创新。
动车组转向架相当于动车的腿,属于列车最核心的部件和技术之一。京沪高铁新一代动车组转向架设计时速达到5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最先进的高速转向架。
在安全防护系统中,新一代动车组采用了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原则,所有可能对车辆安全造成影响的问题一旦发生,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到相关数据,还能够自动对车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减速或停车。
参与CRH380型动车组研制的一位工程师说,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与实践,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京沪高铁,更不可能创造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
“撞上时速400公里的1公斤重飞鸟或20克铝弹,动车组车头前窗玻璃都不会受损,撞上时速540公里的1公斤铝弹,玻璃最多出现裂纹,但绝对不会碎,车内人员不会受到伤害。”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的总工程师牛得田介绍。
“列车运行时速300公里时,车厢内水杯的水几乎纹丝不动!一根香烟直立在餐桌上,8分钟都不会倒。” 乘坐京沪高铁首发车的一位旅客经过测验后,不禁感叹道。京沪高铁列车的“高平顺、高稳定”性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躺式红色沙发座椅、可调节角度的普通席软椅、可人为控制实现雾透转换的“电子幕帘”,可为旅客提供折叠桌、书报架、电视等设施的多功能边柜,新一代高速列车的车内设计更加人性化、时尚化,可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不同需求。
一列列高速动车组像一道道闪电,在京沪高铁上风驰电掣。现如今,和谐号动车组已成为中国“智造”的一张闪亮名片。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京沪高铁对运营维护、治安防范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影响等方面,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并进行了充分的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
京沪高铁构建了全天候的、立体化的治安防范保障体系。全线设有18个铁路公安派出所和652个值勤岗亭,实施线路区间全封闭,旅客进站全覆盖式安检。每晚对线路、接触网等固定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每天早上正式列车开行前,双向对开确认列车,也就是不载人的空动车组列车对线路进行安全确认;每10天左右即开行安全检测车,对线路进行全面“体检”。
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能及时监控风、雨、地震以及异常物的侵入。比如地震监控子系统能在发生地震时及时准确监控地震波,并控制地震区域的列车减速或停止运行。据了解,京沪高铁全线共设置地震监控点31处、风速监测点167处、雨量监测点50处。
今年5月25日至26日,国内30名工程界知名院士、专家,对京沪高铁进行了检查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京沪高铁轨道状态达到了高平顺和高稳定的要求;通信信号和牵引供电系统稳定可靠;CRH380型动车组符合高速度、高舒适性要求;运营安全保障设施齐全,开行方案合理;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事实证明,京沪高铁是一项质量精品工程、科技创新工程、环境友好工程、资源节约工程和社会和谐工程。这项工程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创造的人间奇迹,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者和中国铁路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骄傲。
“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一纵”
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就必须尽快建成一个发达完善的铁路网。这是几代铁路人孜孜以求的夙愿,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当代铁路人的神圣使命。
作为我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使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接近一万公里,中国版图上再添一道“黄金走廊”。
回首中国高铁发展历程,会让每位中国铁路人感到骄傲和自豪。2004年1月,国务院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的“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开启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序幕。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既有线实施第六次大提速,首次推出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开通。
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
2010年7月1日,沪宁高铁开通。
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开通。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
截至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已安全运送旅客6亿多人次。
……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高铁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道路,全面掌握了高铁的核心技术,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再创新平台,实现了三个台阶的跨越。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掌握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制生产了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以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平台为基础,成功研制出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据统计,2003年以来,我国铁路部门已申请高铁相关专利1902项,其中已经授权1421项,仍有481项正在受理中。
神州大地上飞奔的高速列车,像追云逐日的神行使者,一次次创造着世界铁路的纪录,一次次刷新着中国大地的版图,实现了世纪伟人邓小平当年乘坐日本新干线时感慨“像风一样快,我们很需要跑”的民族夙愿。
交通基础设施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铁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中国铁路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战略决策。
今年4月14日至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和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期间,两次乘坐海南东环高铁,实地考察铁路工作,听取铁路工作情况汇报,亲切接见铁路系统劳模代表。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出发,深刻阐述了铁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铁路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铁道部党组第一时间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盛光祖部长连续召开党组会议,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对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进行深入研讨。铁道部党组一致认为,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铁路工作的根本标尺,最大限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积极推进铁路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在新思路、新理念的指导下,京沪高铁实行两种速度等级混跑的运行模式,每天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90对。其中,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63对,客座能力10.9万;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27对,客座能力4.5万。京沪高铁将实现京沪一站直达、省城之间直达和沿线车站交错停车。
为让广大旅客得到更多实惠,京沪高铁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在运价政策范围内,对动车组列车实行票价浮动政策。此外,京沪高铁的网络售票方式给旅客带来了极大便利。广大旅客足不出户,只要登录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www.12306.cn,就可购买京沪高铁电子客票。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铁路建设标准不能整齐划一地“一刀切”。铁道部党组深入研究“十二五”规划后,审时度势地提出,铁路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把握需求与可能,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二五”期间,铁路部门将合理安排建设规模,在具体项目安排上坚持“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必须确保已开工的项目;先上急需的项目;已经建成的项目,需要形成路网能力的项目要配套,重点抓好通道能力“卡脖子”区段和少数“断头路”等配套项目建设。
未来,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按三个速度等级来建设。其中,“四纵四横”主通道的高速铁路按时速300公里建设;高速铁路延伸线、连接线及城际铁路按时速200—250公里建设;客货并重的铁路以及中西部大部分铁路按时速200公里以下建设。
“十二五”期间,铁路新线投产总规模将控制在3万公里,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按此规模,“十二五”期间铁路基建投资将达2.8万亿元。与“十一五”相比,铁路投产新线增长87.5%,完成建设投资增长41.4%,铁路建设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让路网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快速延伸,让列车在万里铁道线上加速奔跑!
展望2020年,到全国大规模铁路网形成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运输“瓶颈”将被打破,中国铁路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贯通东、西、南、北、中的区际干线网全面建成。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引擎
“瓶颈”,这个中国铁路背负了几十年的包袱,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它的沉重。一票难求,一车难求,铁路客货运输全面紧张。
作为连接中国两座最大城市的交通动脉,既有京沪线是一条百年老线,既跑客运列车,也跑货运重载列车。2010年既有京沪线平均每公里客运密度为5497万人公里,货运密度为5340万吨公里,分别为全国铁路平均密度的5.72倍和1.76倍,运输能力长期紧张,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和限制型运输状态,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发展。
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对于完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根本上缓解京沪间铁路运输紧张局面;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京沪高铁沿线分布着全国四大直辖市中的三个,省会城市两个,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11个。面积占全国的6.5﹪,但人口占全国的25.8﹪,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0﹪以上,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
京沪高铁开通后,年输送旅客单方向可达8000余万人。既有京沪线将增加图定货物列车20对以上,折合日均2400车、14万吨左右,年增加货物运输能力约5000万吨。这将从根本上缓解京沪沿线地区乃至全国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实现铁路与其它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优势互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
修建一条铁路,带动一方经济。据分析,中国一条高铁的年运量是目前既有普速铁路的4-5倍,能够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目前,中国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达240多个,各省会城市之间平均直线距离1500公里左右,这部分中长距离的客流主要由铁路承担。
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将大大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京津塘、渤海湾、胶洲半岛、长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其逐步形成一条以北京为政治文化中心,上海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经济带。
在京沪高铁沿线的24个站中,大多数是新建车站,其中滕州东、定远、丹阳北三个站,全部在县级城市。随着沿线客流的不断增加,以新车站为依托的新兴经济区将应运而生。据了解,在京沪高铁沧州西、蚌埠南、苏州北等车站周边,地方政府已制定了相应的规划设计和发展纲要,这些城市都将以京沪高铁车站为中心,构建集商务、地产、教育、科技、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带。
一位知名铁路专家说:“京沪高铁大动脉在县级城市落脚,对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十分有利,也更加彰显了京沪高铁作为黄金线路的价值。”京沪高铁不仅为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间架设起高速通道,对中小城市的“眷顾”更为明显,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到沧州仅需要51分钟。可以预见,京沪高铁将成为拉动沿线经济带、经济圈、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新引擎,为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可靠运力保证。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铁投资大,产业链长,能够带动大量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铁建设需要大量采用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高新技术产品,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京沪高铁总投资达2209亿元,整个工程水泥使用量2700多万吨、钢材470多万吨、混凝土6000多万方、钢轨37.6万吨、道砟250万方。全线累计用工3.1516亿工天,高峰期用工人数达17.47万人,为沿线地区带来了200余万个就业岗位。
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部件数量近10万个,独立成子系统的有260余个。生产这些零部件涉及的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达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区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可以预见,借助京沪高铁优势,沿线产业的集中度、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新兴的产业集群、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将会不断发展壮大。
据专家测算,按照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最高拉动效应1:10比例计算,京沪高铁建设头两年拉动内需高达近1.2万亿元。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将使沿线地区GDP的增长率提高19%至21%。一条经济实力雄厚、辐射能力极强的中国“经济竖轴”将进一步凸显,真可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到上海的最短旅行时间将压缩到4小时48分,比目前京沪间特快列车还要快9小时左右。对北京人来说,想去上海玩,就跟周末去远郊区县玩一样。对上海人来说,再来北京开会,可以早上坐车,下午赶会,晚上返回。不仅不用看“老天”脸色行事,也不用关手机而错过重要电话。
可以预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京沪高铁将加速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新观念新理念,加快相邻城市的“同城化”,开创中国东部地区旅游新机遇。专家认为,京沪高铁将会为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使市民周末“跨省换城”游成为现实,产生大量“钟摆式”客流。同时,也将促进当地消费、旅游产业的转变升级。
据媒体报道,为了抢占旅游先机,6月中旬,由北京、上海、天津、济南、南京、沧州和蚌埠7市共同发起的京沪高铁城市旅游联盟已正式成立。就在京沪高铁开通运营首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同时也推出了主题为“高铁新干线,玩转俏江南”的高铁华东游首发团。
故宫、孔庙、泰山、趵突泉、苏州园林……那些被京沪高铁串联起来的自然人文景观,将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迎接即将到来的四海宾朋。
高铁,低碳经济的“宠儿”,能耗是汽车的1∕6,碳排量几乎为零;高铁,高端技术的集成,每投入一元,将会带动9元;高铁,城镇化的助推器,沿线将崛起一座座新城;高铁,经济的大动脉,释放出的将是难以想象的力量。可以说,站在区域看高铁,它是发展地区经济,缩小城乡差别的火车头;站在全国看高铁,它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火车头;站在世界看高铁,它是引领中国经济创造世界奇迹的火车头。
那如长虹、似翔龙的高速列车,给我们带来的是飞翔的速度,是城乡不断拉近的距离,是和谐幸福的新生活。历史终将证明,那穿越时空的高速铁路,将成为中国新一轮腾飞的助推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引擎。中国交通格局、经济版图、生活方式和时空观念,将因高铁而改变,将因高铁而更加绚丽多彩。我们梦寐以求的“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梦想终将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