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春走基层·新农村新变化】水泥路贯穿村头村尾 互联网链接门前门后
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网站)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谢深森)春节两天正赶上小雨,儿子带着家人开车回来,以往刘老太一定早早担心路不好守在村头,但是今年刘老太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村里的水泥路直接铺到了家门口。
刘老太的小孙女跟着父母长居北京,每年只有春节和国庆这两个长假才能回家看看,不过,小孙女每次回家都抱怨连连。“家里的路太脏了,一下雨,她新换的漂亮鞋子就溅上了泥点,”刘老太无奈苦笑,“那能怎么办呢?也难怪小孩子不想回老家,家里他们也上不了网,那叫什么?”小孙女在旁边跳起来回答,“WiFi!WiFi!”手里拿着平板的小孙女,正通过互联网完成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她的任务是每天完成十个英语单词的背诵。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刘老太笑着说,现在村里水泥路也铺上了,互联网也接上了,小孙女回家过节整天都开开心心。
水泥路三条并行带来便利交通
村东的水泥路是从去年开始修的,以前只有一条柏油马路经过村外,但是从村里到柏油马路短短500米的距离却无比艰难。
村里去年新修的水泥路 未来网记者 谢深森 摄
72岁的刘老太清楚记得,这条路从她嫁过来的那天起就是这个样子,以前,隔壁村有个砖窑,经常有装满砖的小卡车从这条路走过,长久下来,把路压得不成样子。“深一道浅一道的,平时人走得时候都要注意别滑倒,车更是不容易开进来。”
去年春节儿子一家回来的时候,也是刚下过雨没几天,刘老太记得家里的车在这条路上打滑了很久,还是喊了村里几个年轻人们,花费好大力气才把车推出泥潭。
但是今天这种情况不会再出现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努力挣钱谁家不买个车,”刘老太没事的时候就搬个小板凳, 坐在村东这条水泥路边和村里其他人聊聊天,凑团问问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们“找着对象了没?”
村东的这条水泥路是最先修的,紧随其后,村西和村中央的水泥路也修起来了,三条南北向的大路贯穿整个村子,刘老太说,下一步村里还打算修东西向的路,争取整个村里的路都不再难走。
蓝色垃圾桶带动环保意识
垃圾桶是一两个月前出现的,整齐摆放在水泥路的两边,让归家的年轻人们惊讶不已。以往过年村里的人们扎堆聊天,免不了吃糖嗑瓜子,往往是糖纸瓜子皮满地。现在看见蓝色的垃圾桶,村里聊天的人们也会自觉把垃圾丢进里面。
村里随处可见的蓝色垃圾桶 未来网谢深森摄
“以前家家户户的垃圾,会采用焚烧的方式,既不环保也安全。”在福建工作回乡过年的晓琳说,今年回到老家,路边这些蓝色的垃圾桶让她无比开心。“老家的环境好,以前经常能看到满天繁星,但是近几年来,感觉老家的星星也不那么明亮了。”
晓琳希望路边这些蓝色的垃圾桶能增强村里乡邻的环保意识,让记忆里的漫天繁星重现家乡夜幕。
一根网线连接乡邻
刘老太的小孙女能够顺利完成每天的寒假作业,隔壁家的WiFi网络帮了大忙。
住在刘老太隔壁的是李大伯,家里有三个孩子,一个还在上学,另外两个在外地工作。春节前,李大伯特意给家里装了网线,口袋里揣着老年机的李大伯既不会玩微信也不会上网,为什么还要扯网线?“还不是家里孩子闹得,”李大伯笑笑,“现在村里大部分人家都装了网络,孩子们回家过年虽然呆不了几天,也让他们开开心心。”
李大伯的女儿今年回家给父亲带了礼物,一部智能手机。“学起来不容易,”李大伯皱起眉头,“不过听说这个(微信)可以和他们视频,也能看看新闻。慢慢学着用呗!”李大伯不好意思笑笑。
为了方面大家“蹭网”李大伯贴心在家门口贴了密码,“乡里乡亲的,大家一起用。”在村里,“共享网络”是常态。
今年的春晚,老一辈的人们还是喜欢用红色的纸裹好压岁钱发给孩子们,只是一年比一年厚了;年轻一辈们却习惯了互相在线上发红包祝贺新年。说起年味,刘老太最有体会,“这味道淡没淡我不知道,反正过年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好!”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