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别人出糗,你尴尬个啥?
资讯
资讯 > 正文

“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别人出糗,你尴尬个啥?

原标题:“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别人出糗,你尴尬个啥?

舞台上,小品演员酝酿铺垫许久之后,却抖出一个万年梗,演员自以为很搞笑,还在等待掌声,台下的观众却纷纷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歌手唱跑了调自己却浑然不知,演员演技出戏却全程自我加戏,还有喜剧中强行用着那些你一听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桥段……任何一个场景都足以让尴尬癌患者在心中呐喊:我的快进键在哪儿!

图片来源:《演员的诞生》

明明应该是出糗者浑身不自在,可为什么有时候我比他还要难受呢?

这种“看到别人出糗我却无比尴尬”的现象,其实很常见,它在心理学里还有个名字,叫“替代性尴尬”(vicarious embarrassment)。

共情让我替你尴尬甚至替你疼

德国吕贝克大学社会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索伦•卡赫(Sören Krach)教授对替代性尴尬研究得比较早[1],他认为替代性尴尬是源于人们的共情

共情是一种神奇的能力,它能推动人们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感受他人的情感与认知。当共情发生时,我们不仅能与他人感同身受,还能对他人的情感进行客观的理解和分析。这是一种进化而来的能力,因为共情能够增加人类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有利于增加早期人类存活下去的可能。正是因为有这种天赋能力,每个人都是察觉他人情感的大师[2]

因此,在目睹了他人的窘迫后,我们的大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抓取出他人因出糗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体验,并把这种体验“传递”到自己身上。

在卡赫教授的实验中,参与的619名被试需要评估一系列由小卡片所呈现的尴尬情境,比如某个人在弯腰捡东西时撕破了裤裆(当事人意识到尴尬),又比如某个人内裤露了出来却毫无觉察地出现在公共场合(当事人没意识到尴尬)。

结果发现,无论卡片中的主角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不雅”,作为旁观者的被试都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尴尬。更重要的发现是,被试自身所具有的共情水平与他们所体验到的尴尬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那些能轻易进入他人内心、感受他人情感的人,在面对他人的尬戏时可能会产生更强烈的尴尬体验。所以,“尴尬癌”症状严重的人,很可能在生活中也是共情水平高的人。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替代性尴尬带给我们的可能不仅仅是面红、心跳加速、手冒汗,它还可能带给我们一种心理疼痛感。卡赫教授发现[2],身处替代性尴尬之中的被试,大脑中前扣带回和左前脑岛会变得活跃起来,而这两个脑区在传统上又被认为是“痛苦中枢”的一部分,也即专门负责加工疼痛相关情绪的区域[3]。所以说,看到别人出糗还会让你有一种淡淡的疼痛感

原来,尬戏之所以让人有逃离屏幕的冲动,是因为它带来的感受是切切实实的如坐针毡。而且共情水平越高的人,这种“疼痛感”会越强烈[2]

替代性尴尬并不同等于共情

后续还有不少脑成像研究,为卡赫教授有关“替代性尴尬源于共情”的推论提供了支持。比如,2015年《神经成像》(NeuroImag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4]发现,替代性尴尬与共情可以共同激活包括颞中回、额下回在内的大脑皮层区域,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它们还存在可信的现实基础。

但需要注意的是,替代性尴尬与共情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区别。共情通常是对别人已经发生的情绪和情感发生共鸣,比如你切身体会到闺蜜失恋之后的那种伤心感受。共情的对象往往知道事情发生了,而且事情也带给了他消极体验,这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但替代性尴尬却不要求当事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实际上在多数情况下,尬戏主角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反而还会觉得一切正常。因此,替代性尴尬是一种我替你脸红的单向情感。但正是这种你出糗了但却毫不知情的样子,反而加剧了旁观者的尴尬体验。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除了共情之外,有研究者认为替代性尴尬还有更实用的解释。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分校的埃里克•斯塔克斯(Eric Stocks)教授提出[5],替代性尴尬还是一种学习机制,能让我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的窘境,就体验到身处那种窘境之中的认知和感受。这样,当我们日后出现相同的尴尬或者处于相同的环境中时,便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甚至还能提前进行一些应对。

虽然舞台上的尬戏让人浑身不自在,但好在我们能从中学习如何应对尴尬。没准看的次数多了,以后你出糗时自己也就适应了。(编辑:odette)

参考文献

  1. Krach, S., Cohrs, J. C., Nc, D. E. L., Kircher, T., Sommer, J., & Jansen, A., et al. (2011). Your flaws are my pain: linking empathy to vicarious embarrassment. Plos One, 6(4), e18675.
  2. Preston, S. D., & De Waal, F. B. M. (2002). Empathy: its ultimate and proximate bases.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25(1), 1.
  3. Singer, T., Seymour, B., O'Doherty, J., Kaube, H., Dolan, R. J., &Frith, C. D. (2004). Empathy for pain involves the affective but not sensory components of pain. Science, 303(5661), 1157.
  4. Martin, M., Sebastian, M., Christian, M., Peter, T., Bernd, W., & Bernd, L., et al. (2015). Reality tv and vicarious embarrassment: an fmri study. Neuroimage, 109, 109.
  5. Stocks, E. L., Lishner, D. A., Waits, B. L., &Downum, E. M. (2011). I'm embarrassed for you: the effect of valuing and perspective taking on empathic embarrassment and empathic concern.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1(1), 1-26.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