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好垦区,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在海南岛上,占1/4的国土、1/6的人口,从北到南,处处都有仪仗队一般的橡胶林,处处都有五湖四海的工友。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自豪!
这就是海南农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决定在海南岛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60年来,复转军人、知识青年、归国华侨,种植橡胶360多万亩,业绩辉煌。
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海垦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
企业发展步履蹒跚,债务沉重,橡胶成本加大,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缺乏资金,职工外流。
民生发展负债累累。工资拖欠,社保费、医药费拖欠。有的农场退休职工工资仅有200多元,每年看病报销3000元封顶。
国企员工,享受不到城市福利;从事农业,享受不到“三农”政策。一段时期,半世纪开荒戍边的人成了“边缘人”。在八一农场、西培农场,出现“退场”风波——一些当年羡慕农垦,并进农场的人要退出农垦。
怎就这么难?怎就这么累?
计划经济留下来的痼疾积重难返。农垦总局和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执行着政府、企业、社会三种职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垦区开始了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改革。海南农垦也行动起来,但由于历史的羁绊,显然步子慢了。
然而,发展等不得。目前,我国天然橡胶年消费量140万吨,世界第一。全球大的轮胎企业纷纷把“加工车间”搬到中国。而且,我国天然橡胶消费将进一步增长。良好的市场前景,需要更强的竞争能力。
民生等不得。海南农垦仅在岗职工22万人,垦区总人口100多万人。他们要房子、车子、票子,要照顾好老子、孩子。谁也不愿意与社会脱轨,落后时代。
党和政府心系民生,关注垦区。中央领导深入海南农垦调研,反复听取各方意见。2008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入推进海南农垦改革。海南农垦管理体制下放海南省,3年时间推进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追求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垦区,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先改民生,聚力先聚民心
“垦区发展千头万绪,改革要调整各方利益,弄不好,难上添乱。”海南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一上任,就遇到这样一道考题。
先还民生欠账。中央财政分5年下拨40亿元,用于支付海南农垦改革成本。
78岁的退休职工符玉英领到了拖欠工资3918元。2010年元旦前夕,2600多名职工收到这份惊喜。东和农场向职工发放了1300多万元拖欠工资。这笔钱是职工们28个月的工资,被拖欠了23年之久。
至2009年底,海南农垦全面还清历史拖欠的职工工资、养老金及社保缴费3亿多元。其中欠缴的2.63亿元社保费全部划入海南省18个市县的社保账户。为了增强化解历史欠账能力,海南农垦全面开展清土地、清人力、清资产和控制费用开支的“三清一控”工作,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并确保农垦企业不出现新的拖欠。
该清的清,该补的补。
北公湾生产队,40多户人家,新房新院场,水泥路铺到家门口。队长王小和说,几十年没动过一砖一瓦了,这次政府每户补助1.5万元,大家集中改善了居住条件,村通村貌也一步跨越几十年。
2007年底,垦区危房总数达14.6万套,许多基层职工,仍旧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兵营式单间。
“砸锅卖铁也要解决职工住房难!”政府和企业补贴,职工私建公助,各方一起想办法,大大加快了职工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最近3年,垦区共建设和改造职工住房10万多套,今年继续建设3.5万套。
灯亮了。垦区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实现同网同价,平均电费由原来的每度1.28元降至0.6元,农场和垦区居民每年减少电费负担2.16亿元。
水甜了。2009年6月底,垦区36万人告别饮用地表水、含氟水、苦碱水。
“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新建农场道路3800公里,惠及人口83.2万人。
近3年来,海南农垦民生投入近80亿元。改革的阳光,洒在职工群众的脸上。海南农垦中源集团董事长纪海清说,职工最关心的事情解决好了,改革才能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
老胶林站上新平台,老垦区步入新轨道
2011年1月7日,一记响锣敲开了海南农垦新的征程。海南橡胶上市,海南农垦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迈出实质的步伐。老农垦开辟新事业,“农”字号迈上新平台。
还在几年前,农场与橡胶基地公司,财产和人员混合不清。农垦集团公司财务总监彭富庆说,各农场多年累计欠海胶集团的债务达8亿元。海南橡胶IPO项目负责人、中信证券的王栋说,接手项目时,发现有的农场领导甚至把公款存在私人账户上,企业管理粗放。
长期以来,农垦是全能企业,卫生、教育、民政、公安,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社会事业性支出越来越大。一棵橡胶树上挂着这么多“包袱”能不累吗?
必须做“大手术”。 加快政企分开、社企分离。
一是放。全面推行国有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全面推行改革,大幅度调整分配比例,胶工所得由原来占橡胶产值的21%,提高到现在的51%,胶工收入普遍大幅提高。西联分公司2010年胶工平均收入超过3万元。
二是收。针对机构臃肿、冗员较多、管理效率较低的现状,开展内部管理扁平化改革。对垦区农场和橡胶分公司大规模合并重组,农场由90个重组成49个,橡胶集团基地分公司由71家重组成30家、加工分公司由13家重组成1家。海南农垦集团组建24家投资公司,又合并为3家。从机构“扁平化”改革,到人力资源控制,从供应链系统建设,到全面预算管理和薪酬制度重构,一切企业管理流程都实现再造。
收放之间,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开支管死了,产业搞活了。邦溪分公司在遭受频繁自然灾害情况下,2010年完成干胶6484.61吨,胶工人均产胶3.69吨,人均收入达2.418万元。
目前,海南农垦改革目标更加坚定,治理结构更加明晰:经营找市场,社会找政府。
“不能脚踏金土地,手捧金饭碗,还没有好饭吃。”海南农垦集团总公司控股海南橡胶的同时,抓住海南国际生态旅游岛的战略机遇,一方面巩固橡胶基地,一方面盘活垦区优质资产,成立投资公司,打造新的产业支点。
农场社区管理社会化。海南农垦的490所中小学校,全部移交属地管理。农垦子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资源,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得到提高。海南农垦原来的气象台站、民政职能,也相继移交地方。
轻装上阵,这片胶林正在焕发青春。
改革依靠群众,改革为了群众,和谐发展才是成功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说,解放生产力,才能实现改革发展的跨越;社区和谐,才能持久地繁荣发展。
产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资源得保护,海南农垦改革的目标就在眼前。然而,仍然有大量而艰巨的工作。
橡胶舒展了,主业兴旺了,可没进入集团公司的存续农场有些落寞:自己的蛋糕在哪里?
大锅饭,没好饭;分灶吃,有差距。这是改革的阵痛。
“阵痛要在深化改革中消除,在积极发展中化解。”身兼海南农垦总局局长和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的王一新说,职工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支持者,一定要为存续农场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条件,重点扶持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农垦总局17亿元的预算盘子中,向民生和基层倾斜,其中用于改善民生和减轻农场负担、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就达12亿元。
南田农场是标杆。看了南田的“芒果楼”,就看到了改革的必要。董尊全、苏英妹夫妇种了6亩芒果,白色的楼房就掩映在树林里,安居乐业,舒舒服服地年收入近10万元。南田这样的“芒果楼”还有3000多栋。
南田农场是最早搞结构调整、分田到户的。海南农垦集团副总经理、带领南田人打拼20年的彭隆荣说,这一分,一个场长变出5000个场长,个个都是“孙猴子”。南田农场橡胶、水果、旅游全面发展,职工年均收入4万元。今天,谁还能想到,这里曾经是海南农垦特困农场之首?
思路决定出路。更多的农场动起了脑筋,发展种苗、茶叶、荔枝、胡椒、龙眼、香蕉、菠萝蜜以及热带瓜菜等特色农业,建立起十几个标准化绿色农业基地。一批职工盖起了“香蕉楼”、“荔枝楼”。
一些农场依靠森林、温泉、海岸线等资源,酝酿着生态旅游产业。乐光农场场长温广辉说,刚开始分离及重组时,他与许多场长一样,茫然不知所措。现在有了新的发展机制,他们对农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前是改革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只要扭住生产力解放,扭住民生改革,我们的事业就会激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