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瑰宝“海城高跷”
资讯
资讯 > 正文

民间艺术瑰宝“海城高跷”

别具东北浓郁地方特色的海城高跷(资料图)

辽宁海城高跷,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有极强的生命力、感染力。它以独特的民间艺术名扬海内外,出现于各种庆典、巡游、游园、庙会,是一种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它的各种表现手法火爆热烈、变化多端、振奋人心、一泄千里,把东北人粗犷豪野的性格带入到这一民间艺术之中。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有灵性,有底蕴,无语言、无国界,纯粹是一种精神产品,是地地道道的民族风格,是当前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从田间到舞台,从国内到国外,海城高跷曾盛极一时。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海城高跷百花绽放,海城一带有各种高跷表演队伍140多支。时间流逝,如今的海城高跷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一部分民间艺人只是靠兴趣参加演出,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传承、保护这门艺苑奇葩。海城高跷,有面临失传之虞。

当国家保护非物质化遗产的春风吹来,在政府部门和一批酷爱民族民间艺术的耕耘者共同努力下,海城高跷成功德申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历经300年风雨的海城高跷艺术,看到了一缕阳光。

风雨沧桑三百年

高跷是中国古代百戏之一。据记载,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作为一种艺术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了。表演者不但可以踩着高跷自由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

关于高跷的产生还有着众多传说,有的说踩高跷是古代人为采集树上的野果,在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还有传说,在一次古代战争中,一方军队在行军途中遇到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于是一个士兵想出了将两根木棍绑在脚上涉水过河的办法,日后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踩高跷表演。

前往海城采访之前,记者在网上摘录、收集了以上文字。和众多感兴趣者一样,记者有这么一种感觉:众说纷纭的传说,为高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3月13日下午,见到海城民间高跷艺术团的团长邢传佩时,在他家地下室里目睹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文字记载后,海城高跷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海城高跷,全称海城高跷秧歌,是海城人民群众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海城乡土风情一大习俗。海城高跷秧歌属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辽宁较大舞种。现在海城高跷秧歌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堪称是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广场艺术。

历史悠久的海城高跷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0年历史。

关于海城高跷的记载,最早见诸文字是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城县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岁次癸丑),牛庄古镇三义庙亦有高跷、旱船沿街跳舞。"

另据《海城喇叭戏志》大事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海城知县郑锈任期内,于海城西门外修建关帝庙,路南设乐楼一座,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庙会,届时,戏台上演民间戏曲,还有高跷、旱船等沿街表演。"

海城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中称:据海城高跷前辈艺人传承关系,明末清初,在海城牛庄秧歌会上,就出现过高跷活动和地秧歌同时表演,距今已有300年历史。

“不过当时的高跷,还只是在跷上舞耍刀、枪、棒,艺人叫它‘'武跷’',还没有形成现今扮‘四梁四柱’人物的海城高跷,这便是海城高跷秧歌初期的活动。”邢传佩说。

在清初,东北的海上贸易主要集中在辽南近海,随着海城古镇牛庄成为当时关内外物资集散地和辽东最早的水上商埠,这里也自然而然成为南北文化艺术交流的咽喉要道。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海城的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了传统高跷的艺术形式和技巧。他们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将山西柳腔喇叭戏等戏曲搬到了高跷之上,把中国传统的民间戏剧搬到高跷上,逐步形成了海城高跷独特的火爆、欢快、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

每年农历正、二月间,扭秧歌、踩高跷成为海城人的民俗之一。

辽南高跷的一支主力军海城高跷,就这样在辽南大地崭露头角。

1900年至1930年期间,海城高跷秧歌迎来了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辽宁,北至铁岭,南到复县(今瓦房店),每年入冬到次年二月,海城高跷艺人四处活动。俗话说“浪正月,闹二月,离离拉拉到三月”,正是海城高跷极盛时的写照。

建国后,海城高跷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门乡土艺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基础上,还产生了现代高跷。赶大集、逛庙会、过小年、拜大年、闹元宵,海城高跷红红火火。当时海城地区有近百只高跷队,参加人员上千。

改革开放后,海城高跷园地呈现出百花争妍的繁荣景象。国内大型晚会、各大电视台,成为海城高跷施展拳脚的新空间,古老的民间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

据统计,这一时期,海城地区活跃着各种秧歌队100至140支之多。他们以巡回演出、交换演出、慰问演出等各种形式活跃于城乡各地。

各种精彩的绝活,各种惊险的技艺,各种人物的刻画,各种欢实火爆的场面,得到各级专家、四方百姓的承认、欢迎,强劲的海城高跷东北风刮起来了......

海城高跷(来源:吉视文体)

“海城高跷人的执著,经数辈艺人的努力,海城高跷此起彼伏,饱经风霜,能够传承下来,实属不易。”在海城高跷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名录后,海城市文化体育局文化科科长杨敏这么总结。

从在辽南大地萌芽到如今,海城高跷代代相传,已经有六代艺人在这块艺术阵地上坚守、传承,耕耘、收获。

“杨敏、王忠人、程满昌,还有我,都属于海城高跷的第五代传人。”邢传佩告诉记者。

据介绍,海城高跷的第一个发展时期,也就是艺人诞生和形成时期,为1820年至1840年,当时的著名艺人有“小金子”、“大来子”、陆鹏阁等。他们有的连真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但他们表演的《骂鸡》、《骂灶》、《骂菜》(俗称“三骂”)和《断桥》等剧目却为观众熟知。当时每队高跷秧歌人数多在12人左右。

第二个发展时期是在公元1860年(清咸丰十年)至公元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当时每队人数多达32人,艺人习惯叫32架跷。跷高多在二尺余。当时队员跷工较硬,著名头跷海城夹河的张成仁,下场时可打二十个"旋子"接连两个串步,"克跷"能窜出四丈多远。

第三个发展时期,为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至公元1930年(民国十九年)。这一时期海城高跷在东三省影响较大。各地职业、半职业高跷艺人和秧歌里手,自愿搭班结队活动,演出"夜以继日"。

第四个发展时期是从公元1931年至公元1945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高跷秧歌艺术一度走向颓废,但一些有骨气、正直的高跷秧歌艺人,一直保持高跷秧歌的朴实风格,抵制低级下流表演。

第五个发展时期即从建国至今,海城高跷秧歌跨入了复兴发展时期。每当岁时节日,人们组织起来的高跷秧歌队少则百余,多则二三百支,敲起胜利锣鼓,扭着高跷秧歌,在山区、平原、沿河村镇的街头、广场表演。一批批青壮年高跷骨干先后成长,一支支高跷队伍相继组建。

“从清朝初年到现在,从解放前到解放后,(海城高跷这种)咱们老百姓的热闹就没断过。”杨敏给记者描述了这么一副场景:在隆冬数九的农村场院上,寒风刺骨,雪花纷飞,艺人们摔爬滚打,练就一身绝活,什么“地弓剑”、“蛤蟆跳”,什么“双备马”、“走旋子”、“莲花大顶”、“蝎子爬”、“空中飞人”、“仙人指路”等,还有小戏、硬功,要么精彩惊险,要么抒情达意,使人目不暇接。

“冬天一身汗、夏天一身土,艺人们一代代传承,流尽了他们辛勤的汗水,就这样将跳不尽的欢乐、唱不尽的喜悦传递给了朴实憨厚的父老乡亲。”杨敏说。

海城高跷(来源:吉视文体)

邢传佩告诉记者,海城高跷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扭逗浪有机结合,鼓相纷繁动静有致,腰腕膝肩韵律奇特,道具简便用法奇妙,以虚带实虚实结合,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表现出独特的东北民间舞蹈的艺术风格。

杨敏认为,海城高跷扮演技巧水平高人一筹,其特点以“扭、逗、浪、相”为主。

“扭”,是海城高跷韵律的基本特征。其基本要领可以概括为“扭腰、展臂、挽腕、屈膝、提气”。男女演员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20多种表演花样,默契配合,裙飞扇舞,扭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逗”,是幽默表演逗人开心以及演员之间互相交流情感的表现手段。在逗的过程中,富有特色的抒情性动作得以充分发挥,令人耳目一新,完全表现了基层百姓的欢乐与喜悦。

“浪”,是艺人论艺术美的代称。优美、端庄、风流、潇洒的格调,洒脱、利落、柔美、俊俏的表情,将人物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浪”就是美,就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就是“鼓相”,是海城高跷向高水平表演技巧攀登的阶梯,也是它与其它秧歌的区分点。通过“叫鼓亮相”,在表演中转化情绪、变换节奏,使舞蹈呈现异峰突起之势,突出海城高跷火爆、自由、热烈、奔放的个性。

海城高跷之所以技高一筹,还在于它集“歌、舞、戏、杂、武”五门艺术形式的精髓于一身,并提炼升华,自成体系,塑造出一批高跷特有的人物造型和脸谱艺术,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正因为海城高跷有如此多的表演手段,而且又有许多惊人心魄的杂技表演。因此无论谁看后都拍手叫绝,为之感动、惊叹,颇受观众青睐。”杨敏如此总结:“它那富有魅力的表演,扭中有浪,浪里见美,美中见俏,俏中有艮。既文静优美又含蓄大方,既诙谐风趣又真实端庄,既稳健飘逸又飒爽英姿。可谓纷繁奇异,千姿百态。”

 

海城高跷(来源:吉视文体)

1989年10月,欧洲最有名的克雷姆斯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奥地利举行。艺术节上有一支演出队伍得到了优秀演出奖,被誉为“最受欢迎、最守时、演出最认真”。

这支三十几名民间艺人组成的演出队伍来自东方,来自中国海城。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访问演出中,他们遍访了三十多个城市,演出五十多场,受到了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秘书长法卡尔的高度赞扬。在维也纳政府大厦,他们得到了当时的奥地利总统的亲切接见(32个演出团体中惟一接见并合影的队伍)。

这支队伍的全称是“中国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他们用古老的高跷艺术征服了欧洲观众,海城高跷这支民间艺术的奇葩被称为“东方木棍上的芭蕾”。

从此,海城高跷由田野登上了世界的艺术大舞台。

此后,高跷艺人又出访匈牙利、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还曾与来自20多个国家的民间艺术团体欢聚一堂,共同交流技艺。

“是什么让海城高跷迈出国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指着当年出访奥地利的演出剧照,杨敏回答:“因为海城高跷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而越是民族民间的,就越是世界的。”

在她看来,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海城高跷,表现的内容是世界人类共有的愿望:“欢度佳节时的喜悦心情,对美好生活及爱情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企盼”,“这种艺人们双脚踩在两根木棍上进行表演的艺术,表达了普通人的心声,难怪世界的人们都喜欢”。

海城秧歌演出形式热烈、粗犷、自由、奔放,特别是即兴表演很接近群众,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它是以舞蹈舞汇表现内容的哑剧,融戏剧、曲艺、杂技为一炉,容易调动观众全身心投入到剧情之中。”杨敏说,比如在奥地利街头演出时,艺人们在跷上扭呀浪呀,观众也跟着耸肩、抱胳膊的扭着浪着,形成了演员与观众共同欢乐的场景。

 

海城高跷(来源:吉视文体)

“2005年9月,我团在浙江平阳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华夏一绝‘’大赛,获银奖;10月,应邀在全国第十届全运会开幕式(南京)和闭幕式上进行了表演;11月在广东佛山参加亚洲第七届艺术节……。现在,我正在和江苏扬州有关部门联系,近日准备去演出。”当邢传佩介绍起高跷艺术团时,记者提出了疑问:“通过艺术团,海城高跷还在传承,保护任务很迫切么?”

“还记得你给我打电话联系,提出要采访更多的民间艺人时,我是怎么回答的么?”邢传佩说。

“记得,你说不太可能,很难临时把他们召集起来。”记者回答。

“艺术团是一支民间艺术团体,演员都是海城市普普通通的农民,走到一起组团完全出于对民间高跷艺术的热爱。”邢传佩接着说:

“近些年,由于农民大多数外出打工或者承包土地,收入可观,而踩高跷的收入却不多,使大部分人对高跷秧歌渐渐淡忘,很少有青年人愿意学高跷。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艺人外出打工,造诣较高的民间艺人很难找到,一部分老艺人或年事已高,或相继离世,一些难度较大的跷功技术绝活没有人传授;大部分演员靠兴趣参与,队伍青黄不接,海城高跷艺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就以艺术团来说吧,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劳务费有限,逢年过节靠走机关、厂矿拜年、庆典等挣一点钱来维持服装、道具和演职员的误工补贴等指出。同时,演员缺乏艺术培训,年轻演员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艺人,因为身体原因不再演出。经常参加演出活动的中年艺人也屈指可数。”邢传佩举例说,海城有一位43岁的高跷演员,被中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称为“高跷上的梅兰芳”,但他早已经远离了高跷,出去打工。

据介绍,现在经常举行演出活动的海城高跷民间团全体只有8支左右。而“上世纪70年代,海城各乡镇都有群众文艺宣传队(高跷队),我就是当时马风公社宣传队的队员。后来我拜老艺人王广让为师,提高技艺。省文化部门还组织培训班,让高跷从老艺人手里流传了下来。现在活跃的艺人几乎都是从那时候起步的。”邢传佩说。

 

海城高跷(来源:吉视文体)

“海城高跷是几代艺人智慧的结晶,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底蕴。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群众喜闻乐见而长盛不衰并不断赋予新的艺术技巧、外在表演形式的艺术。它既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海城的品牌文化、艺术之母。我们决不能让它渐行渐远!”采访中,海城市文化体育局有关人士表示。

有关人士认为,海城高跷能成功进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行列,是保护工作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开端。

对此判断,“申遗”文本的执笔人邢传佩颇有同感。他说,当2005年下半年申报工作全面展开后,鞍山市、海城市文化主管部门,省内专家,申报者就全力以赴投入了这场特殊的“战斗”:“申报者们走遍海城的大街小巷、周边地区的沟沟坎坎,寻访老艺人和他们留下的资料,费尽周折,完善、撰写、查文献资料、搜集基本素材,编、采、录、刻制光盘......最终经历了多少个难熬的日日夜夜,终于申报成功。”

据了解,目前保护工作正在进行。已经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以第五代传人为主导的传承导师,对第六代艺人进行规范辅导,言传身教,手把手传艺;鼓励各乡镇(街道)重视高跷艺人的培养,给他们宽松的条件;建立组织机构,确定保护措施和计划。

此外,保护内容和保护五年计划已经出台。定期举办培训班,把不同历史时期的高跷精华认真地发扬、传承、探索、整理;整理、拍摄各个不同时期的材料和大型活动,对大事记进行记载、归档;加强提高特色的传承和培训,保证队伍中各角色的重点培养,发扬海城高跷的精髓;以及成立派训基地,开展理论研讨活动等,成为保护工作的下一步内容。

有关人士希望:“通过扶持,使松散型队伍有集中、有松散;在劳务费上给老艺人生活保障,使这种民间艺术达到高质量继承水平,并且使这门民间艺术瑰宝永远传承下去。”

对海城高跷的明天,邢传佩充满欣喜。他告诉记者:“我们有责任爱护、保护海城高跷艺术,只要各级政府重视,浪跷人执著,传承人努力,借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可喜春风,海城高跷秧歌这一民间艺术之花将会兴旺、发达,在探索、传承中更加绚丽多彩。”(辽宁日报侯永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