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小布什(左)与父亲老布什一起出席了美国驻华新使馆的落成仪式。
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同布什父子的努力和推动密不可分
这是一个在过去34年中,在中美关系中扮演了特殊而重要角色的美国家庭。
8月8日上午8点10分,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新馆开馆仪式上,这个家庭历史上最显赫的两位人物同时出现——现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和他的父亲、美国前总统乔治·H·W·布什。
“这个星期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老布什很动情地首先致辞,此时距离他1974年第一次来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工作,已经过去了34年。
父亲和儿子,两位美国总统,为一座美国驻外大使馆主持开馆仪式,“我想这是头一次。”小布什在随后致辞时说,
“对我来说,它表明了我们与中国关系的重要性。它反映了我们的关系建立在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它是在未来许多年里加强这一基础的承诺。”
全家受邀中南海就餐
对于将在明年1月卸任的小布什而言,这次来北京出席奥运会及使馆落成,很有点“告别之旅”的意味,这很可能是他任内最后一次访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不再以第一家庭的身份出现,布什父子与中国的友谊已经牢固。
这一点从布什父子此次北京之行受欢迎的程度就可以看出。
自从出任总统以来来,小布什一共来过中国4次,超过任何一届美国总统。“这充分体现了总统先生对发展中美关系的高度重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现任美国总统布什时这样说。他还高度评价布什执政7年来,为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小布什则强调美中关系是“非常重要、建设性和坦率”的双边关系,并重申“在我任期结束前,要把美中关系建设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上。”
会见前,小布什、总统夫人劳拉、女儿芭芭拉、父亲老布什、妹妹多萝西、弟弟马文夫妇还被邀请到中南海瀛台就餐。这一拥水而居的建筑是中南海里较少使用的处所,只有很少的外国政要受邀到此,更别说在此宴请外国领导人全家。这不仅反映了中美元首的密切私交,布什整个家族在中国受到的重视也可见一斑。
从文革到北京奥运
这对父子与中国的情缘,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
1974年,中美还没建交,老布什携妻子到北京,就任美国驻华联络办主任,一待就是14个月。
老布什在最近发表的《中国日记》里回忆说,当时中国还处在“文革”末期,自己不能常常见到中国政府的官员,他们夫妇有很多时间骑着车子在北京的胡同转悠,试图了解中国普通人民的生活,那时“天天都有新的发现”。
1975年,还在耶鲁大学读书的小布什,利用暑假来北京探望父亲。和父母一样,好奇的小布什也骑着自行车穿越北京的大街小巷,他后来回忆说,那时中国人看他的目光同样很好奇。
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时光很快随着老布什调任回国而结束。不过,也正是这段印象,令这对父子在后来不断发现中国的神奇之处。“在我初次来到中国以后的34年中,变化是始终不变的事物之一。”老布什在34年后如是说。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解体,“中国威胁论”的言论主张逐渐成为美对华政策制定的核心。在1989年到1993年担任美国总统期间,老布什亲历了美中关系的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特别是1989年政治风波后,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一道关闭了与中国交往的大门,甚至对中国施行全面制裁,将对华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
回忆起当总统的那个时期,老布什说他有时想给中国领导人打个电话都很难。“今非昔比。今天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经常通话。这在当年是不可能的。这是个巨大的变化。”
或许为了弥补在台上时的遗憾,从总统位置下来至今,老布什至少19次访问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民间大使”。
“那些对中国政府不满的人,对这些成就视而不见是不对的。有些人期望干扰奥运会,我对那些人没有太多的同情。”34年后作为美国奥运代表团的荣誉团长,老布什到北京来就是对中国30多年来取得非凡成绩的“认可”。
历史将会记住
与父亲相比,小布什也经历过类似的转变。不过8年的较长的总统任期,令他有充足的时间不在任内留下遗憾。
“执掌白宫近8年,布什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外交政策可谓乏善可陈,唯一的亮点是稳定的美中关系。”彭博新闻社日前这样报道。
2000年总统大选前,小布什还谴责克林顿政府推行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上任后曾一度将两国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并把中国、俄罗斯和伊拉克设想为美国的假想敌。
但突如其来的“9·11”事件却使情形逆转。在美国“全球反恐”战线里,不能缺少中国这样的伙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美国不得不加强与中国的依存。
在两任总统任期内,小布什不仅亲自化解并缓和了台湾问题的紧张,还重用了一批被美国政界打上“知华派”甚至是 “亲华派”标签的官员。
“布什给下任总统留下了与中国打交道的基础,这是他当总统8年的外交成绩。”克林顿时期白宫亚洲事务主任李侃如这样说。
在8日美国驻华新使馆启用仪式上,国务委员戴秉国则这样评价布什家族对中美关系的贡献:“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我想是同布什父子这两位总统的努力和推动密不可分的。历史将会记住,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熊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