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借“赔偿外交”大修坟墓为二战阵亡军人招魂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日本借“赔偿外交”大修坟墓为二战阵亡军人招魂

位于巴布亚西几内亚拉包尔的日军墓地。

对于曾经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亚太国家来说,靖国神社、千鸟渊公墓这些位于日本本土的所谓“战殁者悼念设施”并不陌生。近来,《国际先驱导报》在调查海外中国军人墓地的现状(相关报道见本报第449期)时,同时也发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仍建有不少二战阵亡日本军人的墓地、慰灵塔和慰灵碑,而且一般都维护良好。一些当地华人表示,对此现象感觉很不是滋味。

雇佣当地人精心伺候墓地

“初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我还误以为自己到了日本。在这个国家上不仅可以见到当年日军炮台等工事,还有很多日本军人墓地”,侨居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华人陈常一向《国际先驱导报》介绍说,位于该国首都莫尔斯比港就有一处三四个足球场大小的日军墓地,墓地对于石材的选取很讲究,大多是从远处运过来的花岗岩。但墓碑上的文字却很低调,一般都刻着“我殁日本人之墓”,如果不看那长串的死难者名单和落款时间,很难判断这里埋葬着二战日本军人的遗骸。

每年春秋两季,这些墓地都会迎来许多前来拜祭的日本人。然而,今年4月5日见到的一件事情却让陈常一颇感困惑:“在莫尔斯比港有很多巴布人很卖力地打扫日本人的墓地,难道他们真的忘记了日本侵略军给他们造成的苦难?”后来经了解,这些当地人是受日本社团雇佣的“守灵工”。

如今,除日本军人墓地外,在该国首都莫尔斯比港和东北部城市拉包尔还建有不少日本援建的二战博物馆、学校和医院。而1942年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则是另一番景象:绿色的兵营,巨大的储油罐,戒备森严的机场,这里是日军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战略要塞,曾发生过著名的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数万日军阵亡在这座太平洋孤岛上。

值得一提的是,近乎荒芜的中国“八百壮士”墓地就坐落在拉包尔的一片丛林中。

“摇一次铃就镇了一次魂”

与南洋孤岛“低调”的日军墓地相比,缅甸北部的密支那日本军人纪念地则非常“张扬”。

上个世纪60年代逃荒到密支那的罗皆老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该城有一处日本阵亡军人陵园,墓地非常豪华:大理石质墓碑,高大的慰灵塔,成排的供桌比比皆是。从高处俯瞰日军陵园非常壮观,巨大的金色佛塔周围环绕着各种慰灵塔、镇魂牌、悼魂碑。除为阵亡的士兵树碑立传外,甚至连死亡的拖炮车的战马也被歌功颂德。至于碑文大多刻有“日缅友好,长久万年”、“为和平殉道”等内容。

罗皆老人透露,在缅甸中部城市曼德勒还有一座更豪华的日军阵亡者陵园,而且各国媒体和中国游客通常不会被允许入内。当年中国远征军和日军在缅甸曾展开了一场场拼杀。然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墓地却因为各种原因遭到损毁。

缅甸一直是日本“经济外交”的重要目标国。据报道,在密支那的街头,警察指挥交通所用的警铃都是日本人送的,每只警铃上都铸有60多年前在缅甸被歼的日军部队番号和“镇魂”、“慰灵”等字样,每次交警一摇铃,就为那些“死难者”镇了一次魂……

借“赔偿外交”大修坟墓

其实,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都零星地散落着日本二战军人墓地。位于新加坡杨厝港培立道和泉合道的交界的日本人公墓就埋葬了上万名“皇军”、三百多个妓女或“从军慰安妇”的遗骸。陵园内的墓碑都靠得很紧密,大小不一的形状也反映死者的身份高低。军阶较低者紧密的木碑,园内最高军阶的是陆军元帅寺内寿一,他的石碑来自附近的山上。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就开始建设这些海外墓地,却很少为外界所知。日本东北大学的佐藤俊彦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日本政府在开展“赔偿外交”弥补侵略行为给亚洲造成的灾难的同时,也采取了包括修建海外阵亡者墓地等一系列举措,目的是改善日本的国家形象。

佐藤介绍说,日本纪念“海外军人死难者”的工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52年3月,日本国会先后通过“战殁者遗族及战伤者援护法”等法律,对包括在国外服刑的战犯以及根据战时“国家总动员法”被征用的人员进行抚恤。进入60年代后,日本政府加强了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援助,并在此过程中将许多阵亡军人遗骸迁回国内,或者在海外就地修建陵园。

据日本媒体披露,由数百万阵亡军人家属组成的“遗族会”等社团每年都会派人赴东南亚各国组织各种祭祀活动,并出资修缮阵亡军人陵园。(于冬)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