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学堂现状非常忧心
三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姓义学堂破败不堪成危房,市民呼吁尽早修缮
清朝光绪12年(1886年),崖州城启晨坊尹、卢、林三姓族人为了三姓子弟的教育,合力建起了三姓义学堂,三姓子弟开始进入学堂读书,僻静的乡村从此多出了朗朗书声……
百年时光眨眼逝去,昔日的启晨坊现已更名为城东村,村民们纷纷住上了小洋楼,村子里的古建筑越来越少,三姓义学堂便是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并被列为三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令人心痛的是,它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朝气,变得破败不堪,市民呼吁尽早修缮。
三亚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委员会已经决定制定6项紧急措施对古镇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辉煌不再
现已破败的三姓义学堂
9月21日上午10点,记者一行抵达三姓义学堂,学堂座落在崖城城东村内,坐西向东,四周簇拥着漂亮的小洋楼,与小洋楼相比,学堂的古式建筑显得非常醒目。
三姓义学堂总面积156平方米,东西进深17米,宽约9.2米,学堂虽然还保留着门楼、天庭、中厅、正堂等基本结构,但已经破败不堪,原来的围墙已经不复存在。
站在高约4米的门楼前,记者看到,门楼已经没有了大门,外人可径直而入。门楼两侧砖石已经残破,砖石外侧的红色墙体已斑驳脱落,裸露出颜色不均的泥砖,部门砖头已经缺失。门楼上面写着“三姓义学”四个繁体字,告诉人们这里曾是座古私塾,两旁的对联只剩下一半,字迹已看不清了。
穿过门楼,来到天庭。露天的天庭原先是由青砖铺设,但现在只剩下泥泞。穿过长约5米的天庭,进入中厅,这里更是破败不堪。
记者看见,中厅地板砖很不结实,红色墙体已经布满黑色污垢,左壁上的诗文只剩下黑色痕迹,右壁书有的十六字训以及精美的壁画,记者看见,壁画中依稀可见一小童牵着一头牛,非常生动,但由于缺乏保养,这些图案已模糊不清。
中厅屋顶相当一部分已经坍塌,坍塌的屋顶面积2平米左右,一根横梁悬挂在半空中,非常危险。三姓义学堂的户主尹源旺说,这是3年前刮台风时损坏的,至今没有修复。
正堂、仓房等房间虽然整体结构完整,但已经破旧不堪,那扇已经用了100多年的木门已经千疮百孔,门上的铁质门闩已锈迹斑斑。“下雨天,房间许多地方都漏水。”尹源旺说。
破败的门楼
回忆辉煌
百年私塾曾为儒童授学
三姓义学堂建于光绪12年(1886年),到尹源旺这一代已历时4代,尹源旺今年30岁,他说,父亲去世后,一家5口人一直住在这间老学堂内。“虽然破旧,但这里的一切都没有动过,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状态。”他说。
尹源旺说,三姓义学堂是由尹、卢、林三姓族人合力建造,目的是为三姓子弟提供一个学习场所,子孙后代可以在这里读书。“现在老人们都不在了,我也不知道当年如何教书的。
”他说,但听先辈们说,这里过去是村里最好的建筑之一,也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义学也称义塾,是中国旧时一种免费私塾,经费来源主要是祠堂、庙宇地租或私人捐款。三姓义学堂就是此类私塾,主要为三姓子弟儒童授学,有几亩学田以维持日常运作。
据了解,三姓义学堂授课地点就在中厅和正堂,学生们坐在中厅或正堂,聆听教书先生讲学。
原崖县文化馆馆长黄怀兴先生在《三亚史迹叙考》一书中记录,除中厅墙壁上的诗文外,三姓学堂内墙壁上绘有“二斗会棋”、“春牛图”、“钓鱼图”等壁画,这些都是崖州壁画的珍品。而这些均出自于崖州拨贡何秉礼先生之手,具有极高历史价值。
百姓呼吁
应尽早修缮义学堂
三姓义学堂于2006年被确定为三亚市文物保护单位,但这座百年学堂却一直得不到修复,这让人感到惋惜。“我90年代嫁过来时,这里还没有那么破败,中厅红墙依旧鲜艳,但现在不行了,再不抢救恐怕要倒塌。”尹源旺的堂嫂陈女士说。
尹源旺说,自己很想修复三姓义学堂,但自己现在失业,还要照顾妻儿,实在没有经济实力请专业人士修缮。他说,这座学堂已有100多年历史,任凭破败下去非常可惜。
起元村村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台风季节到了,为安全起见,村委会决定先让尹源旺一家搬离老学堂,住进村委会安排的房子中。同时,将再次请求文物保护部门划拨专款对学堂进行修缮。
三亚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三姓义学堂到了2006年才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保护工作显得相对滞后,现在该古建筑的现状引起三亚市有关部门关注,已经准备划拨专款修缮三姓义学堂。
年久失修
崖城古建筑普遍破败
崖城是我国最南端的古代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去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据了解,崖城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拥有多条传统街道,具有极丰厚的文化资源。
但记者在崖城镇走访时了解到,崖城古建筑普遍年久失修,破败严重。记者看见,古城城墙已经掉漆,城墙四周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随后,记者来到崖城郊区的迎旺塔,该塔建于清朝,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记者看见,该塔外层墙壁已显破败,略微倾斜,四周并没有明显的保护标识牌。
百年学堂许多往事只留在记忆中
紧急保护
6措施抢救濒危古建筑
据了解,为保护古镇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自然景观,抢救濒临毁灭的历史建筑,遏制当前无序建设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流失,三亚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委会已经决定制定6项紧急措施进行保护。
措施包括,在宁远河河道自城东铁路大桥至港门出海口河道内,严禁一切采砂贩砂行为,停止沿河两岸所有填土、造堤、建房等建设活动;在古城护城河故址、儒学塘等水系内,停止一切填土、造地及建筑活动;在崖城、东关市(解放路民国社区)、城东、拱北、城西、水南、保港、保平、临高、梅东等村(居)委会辖区内现存的历史建筑(包括私有民居),不得擅自损毁、迁移和拆除。凡需要维修传统民居的,必须报经市、镇政府规划部门批准;在重点保护区内停建一切未经批准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据介绍,保护的首要工作是进行保护规划,目前有关保护规划设置工作已交清华大学进行操作,不久规划将会出台。此外,还将根据具体情况,抢救一批濒危古建筑。(刘守波 王成诚)(本文来源:南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