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中国军队让日军第一次感到惧怕,为活命日军在脖子上戴狗链!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这支中国军队让日军第一次感到惧怕,为活命日军在脖子上戴狗链!


null


了解抗战的朋友应该都知道,1933年初,日本关东军长官武藤信义指挥关东军2个师团,3个旅团约4万日军加上3万伪军总共约7万余人南下进攻热河省。企图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进而威胁冀东。随后,张学良将军集合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各部共14个军20多万人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一带,抗击侵华日军进攻。其中3月12日在长城隘口喜峰口的战斗中,打出了29军的威名,也打出了本文的主角---“大刀队”的威名!

null


(29军军长宋哲元)

大刀队的正式名称其实是“手枪队”。大刀队的战士们除了身后背的一口大刀片以外,主要的近战武器还是一支备弹为20发的毛瑟C96手枪,这把枪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驳壳枪”。大刀队并不是喜峰口战役的时候才组建的,当年冯玉祥创建西北军,由于部队扩编,导致枪支弹药不足, 冯玉祥就为西北军的士兵配发了传统的中式大刀,为此冯玉祥还特意聘请了一批武术家,其中就有沧州的武术家马凤图,他为大刀队设计出一套适用于大刀拼杀的“破锋八刀”。没想到当时只是应急用的大刀,却在形势危急的喜峰口成为了29军的一把利器。

null


(配备毛瑟手枪的西北军士兵)

在总结了白天的战斗以后,29军上下都认识到,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占据有利地形,如果继续正面进攻,对29军极为不利。应该利用我军擅长的近战、夜战的方式,利用夜间掩护突袭或者绕到敌侧后对敌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

null


(西北军大刀队)

29军109旅旅长赵登禹指挥对喜峰口日军的夜袭,他从王长海团跟38师董升堂团中各抽调500名擅长刀术的战士,组成突击队。赵登禹亲自指挥特务营紧随其后。3月12日晚在月光的掩护下,王团大刀队跟董团大刀队突袭日军营地,日军措手不及。两侧绕后的部队发挥大刀的神威,砍杀大量日军,并且炸毁日军野战炮以及装甲车,缴获日军大量弹药以及作战地图。为了掩护两侧攻击的大刀队,110旅旅长王治邦在炮兵掩护下对喜峰口正面进行猛攻。到12日早8时多,29军各部退回休整。双方进入休战状态。

null


(战斗中的大刀队(油画))

这次夜袭喜峰口的作战中,29军各部毙伤日军3000余人,大部分被我军大刀砍死。此后日军如惊弓之鸟,甚至有不少日军为了防止被大刀砍头,在脖子上戴上类似狗链的铁项圈。就连睡觉都不敢取下来。

null


(大刀队英雄的背影)

一转眼,到1937年7月,日军以一名演习士兵失踪为理由发动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冯治安的29军就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7月8日早,日军为突破宛平城坚固的防守,以龙王庙和铁路桥一带为突破口,并发动进攻。7月11日凌晨,29军吉文星团再次组织大刀队,夜袭铁路桥。双方在铁路桥展开惨烈的肉搏战,战斗将近2个小时,日军守桥的一个中队被全歼。其后日军发动反击,大刀队在增援部队支援下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最后收复了铁路桥。

null


(八路军大刀队)

年轻的作曲家麦新在知晓大刀队的威名后,创作了《大刀进行曲》。这首歌很快传唱开来,全国各地优秀青年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投身抗战的前线。在此我们必须承认,大刀在面对刺刀时其实是处于下风的,大刀与刺刀的交换比甚至达到4比1。但就是在这种装备、训练都不如敌人的情况下。英勇的中国军人还是拿起了落后的大刀,奋战在抗战的第一线,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身后就是家乡、自己的亲人。大刀对刺刀,恰好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战的体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