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人物
编辑|邱曼思 2014.8.22“我是这个时代的希特勒”
2010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出当今世界23名独裁者,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位列第二。然而在20世纪,美国合众国际社曾将他列入“温和改革成功者”的行列。1970年代,穆加贝以“争取种族解放的自由战士”形象,带领津巴布韦摆脱了白人殖民政权。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之后,穆加贝登上这个国家的权力之巅,并在此后30多年间连任六任总统。
穆加贝已年过九旬,但他的权力似乎并没有改变,变化的则是世界对他的评价。拍摄于2010年的纪录片《穆加贝的津巴布韦》指出,“穆加贝曾是世界的宠儿,后来却成为受西方制裁的非洲独裁者”。2003年,他在面对反对派的指责时宣称:“我是这个时代的希特勒,希特勒所献身的只有他的人民。如果为人民献身就是希特勒的话,那就让我变成希特勒10次吧”。
与非洲许多领导人相似,1924年出生的穆加贝在一个极端贫穷的家庭长大,他的木匠父亲很早就无故失踪,母亲博娜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对穆加贝有过度教育的倾向。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报道,童年时期的穆加贝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放牛时他常常故意避开其他同伴,走去偏远的牧场。体质虚弱的他甚至从未打过猎,相反,他擅长将干草和芦苇编织成小网,然后塞上羽毛和苔藓,做成捕鸟的陷阱。当他在河边等待小鸟“中招”时,他会在树荫下捧着书阅读。
尽管性格孤僻乖戾,穆加贝却极为好学。除了呆在母亲和牧师身边,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校的图书馆。他的兄弟多纳多(Donato)称,书籍是穆加贝唯一的朋友。在1942-1952年间,他先后前往南非、坦桑尼亚、加纳等国家攻读学位,随后还通过函授获巴苏陀兰大学教育学学士和伦敦大学经济学、法学和行政管理学学士学位,是学位最多的非洲现任领导人。
穆加贝对教育的热衷随后贯穿于整个政治生涯,不仅在监狱中自修两个法律学位,还在上台后致力于改善国家的教学环境。即使贵为总统,他也经常给议员讲课。在津巴布韦经济崩塌时期,这个国家的街道上仍聚集着许多穿整齐校服的男孩女孩。
在非洲各国的游学经历影响了穆加贝此后的人生,与其同时期在南非福特海尔大学的学生包括后来的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后来的赞比亚总统肯尼思•卡翁达。穆加贝1958年在加纳教书的时期,是总统恩克鲁玛的鼎盛时代。纪录片《穆加贝的津巴布韦》认为,穆加贝今后的行为方式和政治经验,几乎都是在加纳和恩克鲁玛学来的。后者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泛非主义”的倡导者。
当穆加贝在非洲各国游学时,他出生的土地--南罗德西亚正处于白人统治的黑暗时期,掌权的伊恩•史密斯是一个作风强硬的政治家。1963年,回国后的穆加贝组建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ZANU),试图以武装方式解放南罗德希亚。ZANU与南非的非国大结盟,并声称信奉毛泽东思想。对于ZANU的武装部队支持最多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比如中国和朝鲜。
穆加贝在民盟党内属于激进派,主张使用一切手段从白人殖民当局手中争取黑人权利,同时又主张尊重“部族的力量”,这与其出身于该国最大部族之一的修纳(Shona)密切相关。1964年,他被以“煽动性言论”的罪名逮捕,判刑10年。在狱中他的威信和影响力却得到极大的提升,并成为民盟举足轻重的领袖。
出狱后,穆加贝成为ZANU强硬派领袖,前往东邻莫桑比克组织游击战,继续武装斗争。1979年,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史密斯政府与穆加贝、非洲国家联盟(ZAPU)领导人恩科莫达成《兰开斯特宫协议》,规定在1980年举行民主选举,确立起黑人多数民族的自决权。
1980年,穆加贝当选津巴布韦总理,随后在与恩科莫的内战中取得压倒性优势,迫使ZAPU于1987年并入民盟,穆加贝的威权统治宣告建立。同年,他在大选中击败巴纳那总统,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废除总理职位,从而真正实现“党政军教一体”的统治。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媒体和政府都极为看好津巴布韦,1995年世界银行报告还称赞穆加贝“注重教育培训投入,并着力发展小农经济”。的确,在独立后10多年里,津巴布韦经济飞速发展,农作物产量4年内增加1400%,一度被誉为“南部非洲谷仓”。到1990年,这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从8.6%降至4.9%,国民疫苗接种率从25%升至80%,儿童营养不良率从22%降至12%,预期寿命从56岁提高到64岁。
在与白人政权签订协议之时,穆加贝曾允诺10年内不进行土地改革,并在议会中为白人保留20个议席。到了2000年,津巴布韦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从黑人原居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由,大力推行土改,强制将白人农场土地没收,并分配给退伍军人和黑人贫民。此举造成境内大量白人农民出走,经济陷入混乱。
2005年,穆加贝又推行“城市净化运动”,将城市贫民强行驱逐,并铲平其住宅;同时还加强了对舆论的钳制和对反对派的打压。这些激进措施引发西方政府的制裁,英联邦2002年宣布津巴布韦“停权”1年,而穆加贝则宣布退出英联邦。
由于长期积欠外债,政府又不愿实施稳定措施,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暂停了对津巴布韦的经济援助。2008年,穆加贝政府以印制大量新钞来填补财政赤字,结果导致严重的币值急贬,官方当年公布的最高年通涨率是2200000%。这个“全球表现最差经济体”(2010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一度拥有最大面值的货币--2.5亿津元,人人月薪过亿。
也是在2008年,穆加贝的统治地位遭遇一场“大地震”。当年总统选举的首轮投票中,反对党领导人茨瓦吉拉伊获得47.9%的选票,超过穆加贝的43.2%。但在第二轮投票中,茨瓦吉拉伊却宣布退出竞选,穆加贝以85%的得票率当选。反对派称,选举存在严重的暴力威胁、营私舞弊等黑暗内幕。
反对者对穆加贝暴力统治的控诉还追溯到1980年代那场大屠杀,约有20万人死于当时的种族清洗,被埋葬在万人坑内。这场屠杀最开始号称要“在第一场春雨降临前将一切污秽清刷掉”,但穆加贝随后一直拒绝屠杀的“罪行”。
大约在最近10年间,专家们一直预测穆加贝即将下台,要么通过公民选举,要么通过政治抗议,但每一次穆加贝都能顺利当选。美国学者梅斯奎塔在《独裁者手册》一书中阐述,穆加贝把津巴布韦治理得一团糟却能“稳坐江山”,原因在于他搞定了“致胜联盟”,即那些真正决定一个领导人上台还是下台的核心群体。
《经济学人》报道称,即使到了晚年,穆加贝的时间安排仍极为严苛。与他的对手相比,他仍保有相当清晰的头脑。他经常深夜才从办公室回家,而在日出之前就起床,然后做一会瑜伽练习。他不吃早餐,但必须每天都喝茶。他的医生说他的身体保持着极为惊人的健康状况。
出版《和穆加贝的晚餐》一书的作家海蒂•霍兰德,曾采访过穆加贝许多亲戚和同事,他们都认为他是活泼和精明的。与许多非洲独裁者欲望过剩、食肉嗜酒、好色成性不同,穆加贝不仅滴酒不沾,还是个素食主义者。他喜欢吃当地一种玉米粥,加一份喜欢的蔬菜,蔬菜一般是他自己采用修纳族传统方式做的。穆加贝的裁缝还透露,他的套服20年来没有变过,他喜欢夹克两边的通风口,接受不了两边紧扣的西装。
穆加贝是个犀利泼辣的表演者。面对不同观众,他可以迅速从修纳土语切换到英语。这张利嘴惯于奚落西方领导人,他曾毫不掩饰对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厌恶,称之为“穿短裤的小男孩”,这些比喻甚至能使得那些因挨饿而急于让他下台的听众发笑。
穆加贝政府曾建立一个24小时的宣传站,用以对抗西方的“负面宣传”,他控制的媒体曾连篇累牍抨击“西方霸权主义”。但《经济学人》却发现,这个非洲领导人十分“英式”。他穿西装和定期读外文刊物,但几乎从来不读当地的报纸。尽管他谴责帝国主义者,但他对英国传统却是“卑躬屈膝的尊重”,几乎会给所有访客一杯茶,还会给其年幼的小孩传授英国王室的礼仪知识。他喜欢板球运动,长久以来都是津巴布韦板球联盟的赞助人。在被英国制裁之前,他最喜欢的消遣是去伦敦旅行。
许多津巴布韦人对穆加贝都是既鄙视又钦佩,他极具个人有魅力,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真的很聪明,并不是像乌干达前总统伊迪•阿明那样的“跳梁小丑”。穆加贝在逼急的时候会诉诸武力,但也有足够的智慧去限制暴力,他拥有“让人按照他吩咐的去做”的天赋。
但年过九旬的穆加贝正变得越来越孤独,就像他小时候没有朋友一样。当然,他也变得越来越暴躁。一位前内阁部长乔纳森.莫约透露,2006年当穆加贝的对手呼吁他辞职时,他表现出过激的怒气。在被他的牧师劝服之前,他曾拒绝会见任何部长。
2011年《外交政策》曾发表文章,将穆加贝的胡子视为“简版希特勒”。它们生长在人中范围以内,但因相对稀疏而很难被人察觉。文章认为,这把“小号牙刷”的出现如果在某些情形下让人联想起希特勒的话,并不完全是个偶然。(来源:凤凰人物 编写:邱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