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会未达成有约束力协议
2009年12月20日 05:09广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难题二:资金、技术支持问题

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承诺,原本也是哥本哈根会议的议题之一,但是也没有达成预期成果。发达国家暂时只肯就未来三年每年的资金作出承诺,发展中国家则要求长期融资。

目前,对于2012年前总共300亿美元的快速资金支持,美国和欧盟均作出了口头承诺;但是,对于2012年后的中期资金支持,仍然没有落实。在欧盟之后,美国方面也抛出了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

根据IPCC的建议,要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内,就要求发达国家拿出GDP的0.5%~1%,相当于一年3000亿美元来支持发展中国家。

按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有条件的口头承诺,这仍然远远不够,更不必说部分深受气候变化其害的岛国要求把气候暖化的上限定在更严格的1.5摄氏度。

难题三:发展中国家参与问题

哥本哈根会议争论得很厉害而最终未能达成一致的第三个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减缓行动的透明度问题。

为了促进会议的成功,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都作出了自己的减缓承诺。

然而,发达国家在表示愿意掏钱的同时,又提出要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减排行动公开透明为附加条件,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国际“三可”作为前提,也就是所谓“排放认证”的问题,具体操作是让外国组织核实自家的排放量,即排放的“量度、报告与核实(MRV)”。

由于发展中国家减排接受国际“三可”,相当于将自己的自主减排行动置于与发达国家为了偿还历史排放债务而应承担的减排义务同样的标准之下,并且会限制自身为了发展和脱贫而必须的排放空间,发展中国家难以接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双方进一步谈判和妥协。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表示,得到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减排行动,可接受“三可”;没有得到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情况下的自主减排行动,不接受“三可”。

协议要点

继续《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双轨制,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期目标设定为将工业化以来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将在2016年考虑重新审查是否有必要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内。

发达国家承诺到2050年至少减排80%的中期目标,但是短期减排承诺将在以后再决定。

点评:继续双轨制,控制气温升幅在2摄氏度以内,减排80%,听起来似乎不错,但至少在目前来看,却更像是“画饼充饥”。试想,发达国家至今都未能提出令人满意的短期减排目标,长期的减排目标岂不更像是空中楼阁?

发达国家共同承诺将在2010年~2012年给发展中国家总共提供300亿美元的快速资金支持,以支持其减排和适应的能力建设。到2020年,发达国家支持通过多种力量共同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支持的目标。

点评:从2010年到2012年300亿美元,也就是说3年300亿,每年100亿。这还是发达国家最初的承诺,没有任何进步。够用吗?用投资大鳄乔治·索罗斯的话说,“聊胜于无”。至于1000亿的承诺也不要太当真,至少也得等到每年100亿的承诺兑现之后再看看。

受到支持的减排行动将受到国际的“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将在全国进行检测,并且按照公约缔约方会议将采取的指导准则每两年报告一次。

点评:众所周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上,发达国家负有历史债务,其在减排问题上也有不同于发展中国家的义务。但从协议的这一点看,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接受资金和技术援助附加条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仅要减排,而且要接受他们的监督。

该协议没有法律约束力。

点评:这就意味着,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接受不接受都不用担心会因此受到约束。

有人强颜欢笑

有人开怀大笑

有人愁容满面

有人相当不满

还有人在睡觉

<< 上一页12下一页 >>
中美   减排   五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方利平 吴倩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