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鏖战 各国达成妥协
2009年12月20日 03:12新快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们终于达成了协议。《哥本哈根协议》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那样,但是这个决定……是一个重要的开端。”潘基文19日在哥本哈根大会上。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19日闭幕

综合新华社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与会各国经过通宵达旦的漫长磋商和讨价还价,终于在12月19日最终就应对气候变化达了相关共识。与会各国一致同意对哥本哈根协议“进行记录”。之后,会议于当地时间下午3时30分左右闭幕。

19日上午10时半左右,大会宣布达成“草案决议”,称各方同意“注意2009年12月18日产生的《哥本哈根协议》”。这份协议是由美国与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共同提议的。之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终于妥协”,大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潘基文说,对于达成一项有约束力的协议而言,“这只是个开头”。他还表示,协定“将立即产生可操作的后果”。潘基文还表示,虽然本次会议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他将尽力推动在2010年实现这一点。

联合国政策计划助理秘书长罗伯特·奥在同一个发布会上解释,“注意”在联合国的法律术语语境中,等同于接受,即各方一致同意该文件成为联合国附录文件。但对此文件持有保留意见的国家和地区,不必签署。

最后磋商曲折异常

此前的会议非常曲折。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原定于当地时间18日晚6时(北京时间19日凌晨1时)闭幕,但因为无法就大会最终文件达成一致,不得不延长。大会经调整后原本定于当地时间19日凌晨1时45分召开全体会议,但推迟至3时10分才开始讨论最后文件。

会议一开始,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宣布讨论一份草拟的《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经表决通过后将成为此次大会的最终成果。该协议草案共10页,包括全球温度控制长期目标、发达国家强制减排目标、发达国家资金支持等内容。但各方对这份协议草案内容有很大分歧。贫困国家普遍反对该协议中缺乏具体的减排目标。

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批评说,会议就是欧洲官员“走过场”,显示他们和每个人都进行了商谈。经过彻夜谈判,当地时间19日早晨8时许,拉斯穆森宣布,《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未获通过。

此后各国继续展开讨价还价,直到19日下午达成妥协。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