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时评: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最负责任
2009年12月18日 16:10中国台湾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还在吵吵闹闹。发达国家企图推卸几百年来他们“流血的资本”给世界气候和环境造成的破坏,让发展中国家一起背负这笔“孽债”,甚至指责中国的发展,企图把祸水引向中国。对此,我们必须说“不”!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早已行动。

2006年至2008年,中国淘汰落后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5407万千瓦,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24亿吨。

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已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降低13%,“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有望实现,这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

中国正在实行“低碳转型”战略,使碳排放与GDP的增长分离开,这是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截至2008年底,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达1.72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风电规模连续三年翻倍增长。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2.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一次能源总量的9%,减少二氧化碳6亿吨。

中国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助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今年11月初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决定为非洲援建太阳能、沼气、小水电等100个清洁能源项目。将帮助非洲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多元化的道路上前进,应对气候变化。这本身也是一种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目标明确。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相比之下,据测算,在1990年到2005年之间,发达国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平均下降了26%。而根据这些国家的承诺,到2020年也只有下降30%到40%。

中国的减排目标比“巴厘路线图”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更高,这是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贡献,展示了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说到做到。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实现上述行动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我国还有1.5亿人没有脱贫,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减缓气候变化、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等艰巨任务。

在不久前联合国召开的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明确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将采取的重大举措。

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哥本哈根会议会见有关国家领导人时指出,中国历来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我们的工作不仅公开透明,而且受到国内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中国愿在信息公开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中国的立场、主张和行动,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止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止戈   编辑: 邵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