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议题:是西方阴谋还是中国面临的真正挑战
2009年11月25日 16:01中国产经新闻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当前在国内有一种观点颇有市场,认为气候变化议题是西方炒作出来的,其醉翁之意不在保护气候,而在牵制中国的发展,切勿上当。这个阴谋论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气候变化是真议题,还是假议题?全球气候变暖了吗?现在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吗?根据来自13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的4000多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最权威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其基本结论是,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已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无论是适应还是减缓都不能避免所有的气候变化影响,但是,适应和减缓能够互补并能够共同大大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而中国2006年发布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也支持了IPCC的结论。由此可见,人为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科学界的主流共识。气候变化是真议题而非假议题,任何严肃的学者都不应先入为主或者固步自封,排斥自己知识结构以外的新知识。社会上一些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知识充耳不闻,上来就高谈阔论,置基本的科学事实于不顾,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实不足取。

第二,气候变化到底对中国有何影响?西方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图谋是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利弊得失和相应对策。简单地贴标签、逢西方必反的心理怪圈是有害的,应当避免。举一个例子,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在发达国家倡导下举行的。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都认为发达国家是在借环保之名行阻止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之实。巴西政府为此在发展中国家到处游说,号召抵制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均遇到了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直接推动了中国的环境保护,开启了中国环保的大幕。今天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退一步说,即使西方真有此阴谋,我们也应该权衡利弊,以我为主,谋定而后动。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重温郑国渠的故事。公元前246年,韩国恒慧王为减轻来自秦国的强大压力,心生一计,派韩国著名水利工程师郑国去秦国,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企图借此使秦国把注意力放在国内,无暇东顾,最终拖垮秦国。秦国采纳了郑国建议,并于当年开始修渠。施工中秦王发现郑国来秦修渠是韩王策划的一个阴谋——“疲秦”之计,怒而欲杀郑国。郑国辩解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秦王认为有理,命他继续修渠,渠道终于建成。据历史学家估计,郑国渠灌区每年所提供的粮食,足以供养秦国60万大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业。

那么,气候变化到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胡锦涛主席的提法是,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根本利益。如何理解?简而言之,应对气候变化关系到中国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军事安全。据中国专家评估,如果不采取新的应对措施,到2030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中国粮食产量减产5%——10%,2050年影响会更大。气候变化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的消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和资源瓶颈凸现,难以支撑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沙漠化和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

无论是从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还是中国政府高层的战略判断来看,气候变化问题都是中国当前和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我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中国政府反复强调:无论哥本哈根谈判进展如何,就中国而言,我们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重要性有着明确认识,因此会一直以积极和负责任的态度,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国内推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这既是我们转化经济发展的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求,也是出于我们对整个人类生存发展、对人类未来的负责任态度。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感谢《绿叶》杂志对本稿支持,本报记者曹红霞协助整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海滨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