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阅兵式上的中国面孔

——独家盘点出席阅兵式的中国人

5月9日,俄罗斯开启本国史上最大规模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活动,150座城市将举行游行庆祝或阅兵。在中俄关系稳定友好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亲临现场,同时高规格派出112人的仪仗队伍出席大阅兵。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熟悉的中国面孔也出现在了受邀之列。

首先媒体关注的是,在5月9日在阅兵式上,刘少奇女儿刘爱琴、朱德外孙女刘丽以及李多力、刘霞4位中国代表,受俄罗斯官方邀请,在9日红场阅兵时,加入100人左右的“永存方队”(俄译不朽军团)走过红场。

那么,在此不禁要问,这几个人分别是谁,为什么要请他们?因为是反法西斯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人的后代?然而“红二代、红三代”有很多,为什么不是其他人呢?先来看下他们的简历,看看有哪些共同点。

一、在俄亲历战争的革命后代们

刘爱琴

刘少奇长女。1939年赴苏联,入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参加了红军后备军。并在1995年获得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发的“参加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钢铁战士”证书和纪念章。1949年与出访苏联的父亲一起回国,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北京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担任俄语教师、副教授。

刘爱琴,刘少奇长女

刘丽

朱敏是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朱敏共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是:刘建、刘康、刘进、刘敏、刘武、刘丽。刘丽的母亲朱敏,1941年1月30日赴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因为身体虚弱,哮喘复发转去白俄罗斯明斯克城郊夏令营地。当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年仅15岁的朱敏及同伴沦为小囚徒,并被送入德国集中营,饱受多年的摧残。

朱德外孙女

李多力

1936年出生在莫斯科,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时被转移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在这所著名的国际儿童院中,还生活过毛泽东之子毛岸青、刘少奇之女刘爱琴和朱德之女朱敏。在这一住十年,对苏联怀有深厚的感情。

独家视频:刘爱琴、李多力等接受凤凰独家采访
我们和其他许多中国人一样,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在苏联生活过。我们将把毛泽东之子毛岸英和朱德之女朱敏的画像举过头顶。队列中还会有父辈、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的画像。李敏为身体不适无法前往,请我把主席的画像带到莫斯科。李多力如是说。

刘霞

新中国成立后央广第一任俄语播音员,中国第一位俄语播音教授。1939年出生于苏联莫斯科。1944年,进入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和李敏、瞿独伊、蔡和森之女蔡转、邓发之女邓金娜、高岗之子高毅、李富春之女李特特、李范五之子李多力等,当年都是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学员,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

刘辉山之女

盘点刘爱琴、刘丽的母亲朱敏、李多力、刘霞,这几个人都有一段共同的经历——反法西斯战争中,曾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生活。同时,他们也是苏联卫国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下在俄亲历战争的那些革命后代们,以及那段历史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相关资料:曾在俄亲历战争的近百革命后代

资料图: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54位纪念奖章获得者大多在俄亲历战争

近日,媒体报道,4月15日,俄总统普京的特命全权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向32名为俄罗斯(苏联)卫国战争做出贡献的“中国老兵”授予纪念奖章。此前俄罗斯使馆确认了54人的获奖者名单,但其中一些人因年迈、疾病等原因无法到场。到场的32人也都在耄耋之年。

报道提到,他们中许多人来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国际在苏联开设的国际儿童院。这些人里就包括李敏、刘爱琴、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等。

“我这次带了中国特色的茶叶,打算到那边送给我儿时的朋友。”刘爱琴老人说,虽然近些年重返过当年生活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但许多当年的老朋友很久不见,仍然十分想念。

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上世纪30年代初,为保护和抚养流落在各地的烈士遗孤和革命者后代,中共党组织决定将这些孩子,陆续送到苏联国际儿童院。1941年最后一批中国孩子到达苏联。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近百名孩子在国际儿童院受教育成长,其中20多人出生于苏联。

在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的中国革命家的后代及家属有很多,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女儿李敏、朱德的女儿朱敏、蔡和森的女儿蔡妮和儿子蔡博、刘少奇和何宝珍的长子刘允斌和女儿刘爱琴等人。

70多年过去了,我们几乎都是耄耋老人了,一些年纪更大的老人因为腿脚不便,就坐在轮椅上由子女推着。而他们依然会手捧鲜花及肖像通过红场,向那些烈士表达敬意。李多力如是说。

在那里,这些中国革命家的后代们,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和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的熏陶,同时也经历了伤病的折磨和战争的洗礼。在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俄亲历反法西斯战争的这些人,也借此机会,向俄罗斯、向中国、向全世界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的英烈们致敬。

二、39位退役将军

除了亲历俄战争历史的几位革命后代,本次受邀赴俄的还有39位中国退役将军。同样,这39位老将军的戎马一生,与70年前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也不可分割。

39名中国退役将军于5月8日到达图拉,并参加在列宁广场的胜利阅兵。将要访问俄罗斯并参加胜利日活动的代表团包括以前的航天部门负责人、海空军高官等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派出如此多的高级军官同时来到俄罗斯。

俄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左)与获俄颁奖章的中国老兵合影

三、解放军三军仪仗队112名仪仗兵

除了这些老革命、退役将军,还有最养眼的一个群体——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这两天,朋友圈、社交媒体、视频分享网站常被同一条新闻刷屏:红场阅兵彩排,中国军人的正步。那么,这是支怎么样特殊的队伍,又为何能引起国人乃至全世界的聚焦呢?

个个出类拔萃

媒体披露称,参加本次阅兵的112名队员平均身高1.88米,陆海空三个分队指挥官首次并列行进,首次采用8×12的长条队形,身着新式礼服。中国官兵的队列、精气神、自信度和其他各方面素质都出类拔萃。阅兵第二次彩排时,解放军三军仪仗队112名仪仗兵在通过红场时高唱苏联歌曲“喀秋莎”,引得莫斯科市民一片鼓掌欢呼。

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英姿
“我参加过很多任务,但这次意义特殊,非常重大,”三军仪仗队大队长李本涛说,要再次为中国军人争光。

中国军人的正步

    

李本涛告诉记者,正式参加受阅的102名官兵中,3名旗组成员护卫五星红旗,3名指挥分队长成一列行进。其余96名官兵编成8乘12的“长条”队列,陆海空各成4列,以适应红场的狭长行进路线。中国仪仗队的步伐每分钟116步,每步75公分,这和俄罗斯军人高抬膝、大跨步、每步80公分的大正步有所不同,却显得更为紧凑齐整,富有韵律。

    

高规格、高标准

   

本次三军仪仗队第五次走出国门,中国方阵总领队是徐洪生少将。将军带队,规格之高可见一斑。徐洪生说,为了这场阅兵,仪仗队在国内训练半年,做足准备。

 
三军仪仗队赴俄参加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是根据习近平主席的亲自安排、代表中国军队的一次光荣使命,有助加深中俄两军友好交流,增进两军团结和感情,徐洪生说。
 

习近平亲自安排、少将带队、准备时间长达半年,给予此次活动如此高规格,中方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5月9日,仪仗队、反法西斯战争著名人物后代、退役将军、与老兵们,将在红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首秀”。他们将与各国军民一道,让我们重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致敬逝者和老兵,展现中国人守护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

资料来源:法制晚报、人民网、环球网、凤凰卫视等 编辑:冯顺凉

首页 | 凤凰网触屏版 | 凤凰卫视 | 凤凰广播

Copyright © 2014 Phoenix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