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28日获国会参议院投票表决确认,得以连任。但是,30张反对票为历次美联储主席提名表决中最多,显示伯南克与参议院之间激流暗涌。
伯南克终得上岸,未免呛水,同时留下悬念:这场博弈是否会损害美联储本身?
尴尬拉票
伯南克连任前景上周险象环生。两名民主党重量级参议员收回对伯南克的支持,其他参议员跟进向伯南克发难。民主党在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特别选举中失掉一席,令其他面临换届选举的党内同僚压力陡增。
为争取支持,伯南克在参议院表决前数日频繁会见国会领导人,私下会晤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哈里·里德和参议院民主党二号人物迪克·德宾。
美联社评论,上述会面本身使人至少产生一种感觉,即美联储和国会相互依存。如果伯南克就利率等货币政策向参议员们许愿,那他都答应了什么?
“我们不知道伯南克在那些会晤中答应什么,承诺什么,”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艾伦·梅尔策说,“保持独立性是美联储的职责,但美联储没有做到。”
政治魅影
美联储必须做出货币政策决策,其中尤以利率政策意义重大,影响波及从大型企业和个人置业贷款到一碗麦片粥价格的方方面面。这正是美联储独立性重要所在。
维持低利率水平时间过长可能释放通货膨胀,再度吹大投机泡沫,例如当初把美国经济拖进衰退的房地产泡沫。
伯南克对金融危机的预判和处理招致争议。金融危机爆发后,他开动印钞机撒钱并向金融机构注入巨资,落得华尔街“救星”的名声。熟料华尔街得救后故态复萌,在美国激起公愤,危及民主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的选情。
来自罗得岛州的民主党参议员谢尔登·怀特豪斯投票反对伯南克连任,“美国经济复苏……似乎可以由一个两词短语总结:银行胜出”。
来自肯塔基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吉姆·邦宁说:“投票支持伯南克就意味赞成救援银行业。如果你想结束救援并向华尔街发出信号,这次投票就是机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师肯尼思·托马斯说:“这是政治与经济撞车的完美案例,结果不尽人意。”
难言独立
伯南克确认连任正值国会草拟旨在预防金融危机重演的金融监管改革议案。
一份众议院议案提出剥夺美联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职权,要求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接受国会审查。一份参议院提案提出另立一家银行监管机构,取代美联储监管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公司和高盛集团等银行控股公司。
即使伯南克的支持者也担心,伯南克连任之争将对美联储构成长期消极影响。
民主党参议员查克·舒默说,这场博弈发出信号,“美联储及其货币政策决策得看国会脸色”。
美联储并非天生独立。美国财政部部长曾兼任美联储董事,直至国会1935年改变这一做法。
伯南克的前任们一直与总统和国会周旋。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深受通货膨胀率攀升和失业率高企困扰,一些国会议员遂呼吁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辞职。
经济历史学家约翰·戈登说:“国会始终喜欢染指货币政策。”(卜晓明)(新华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卜晓明
编辑:
许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