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走进神秘的缅甸首都 欧洲与中国价值观平等
2009年11月05日 15:07环球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各大部委深藏多个山谷 涉外酒店远离重要部门

走进神秘的缅甸首都

●本报赴缅甸特派记者 邱永峥

“没有一个国家的首都会让人感觉如此神秘”、“这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不通手机,没有国际航班,不存在交通堵塞,也没有小贩挡道的首都”———得到法新社和美联社记者如此评价的是缅甸的新首都内比都。2005年11月4日夜,近千辆军车驶入仰光,开始了毫无征兆的、惊动世界的迁都行动。4年过去了,内比都仍然严格限制外国人的到访。10月11日至13日,《环球时报》记者对内比都进行了3天的深度探访,缅甸新首都的战备色彩令记者印象深刻。

欧洲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应该是平等的

香港《亚洲时报》曾把中国实力比喻成一张弓,软实力是弓的弦。欧洲一些媒体猜测中国借法兰克福书展扩充软实力时似乎担心这张力量越来越大的弓不可避免地会把箭射出。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学教授巴克特曼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法兰克福书展一直能比较敏锐地捕捉到世界发展的趋势,从意大利成为首届主宾国开始,法国、日本、墨西哥、巴西、俄罗斯等都曾成为主宾国,书展主办者看重的不只是这些国家的文化或出版业状况,更是这些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此次法兰克福书展邀请中国作为主宾国,正是看中了中国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是他们做出的一个明智选择。中国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让更多的欧洲人接受中国、理解中国。至少在欧洲范围内,法兰克福书展是有着非常大影响的。熟悉中国文化的巴克特曼还说,中国有句老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最近几十年来,中国最大程度地发扬了这句话,以全世界堪称最为开放的态度取得了自身的发展成就。但欧洲人在这一点上却做得很不好,常常感觉自己就该是三人中的老师,很多国家就在这种自满中逐渐减少了领先的优势。至于价值观上的差异,那其实不是欧洲的优势,只是一些欧洲人自以为的优势,欧洲人的价值观、中国人的价值观其实是平等的。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鲍威尔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世界范围内,美国人、欧洲人都喜欢用价值观问题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但美国实用主义色彩很浓,只是把价值观问题作为维护美国利益的工具。欧洲人理想主义色彩更多些,许多欧洲国家是在骨子里认为,欧洲的价值观应该成为“世界准则”,特别是德国、北欧显得更为突出。中国成为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后,遭到德国一些媒体、政客的刁难。鲍威尔认为,利用并煽动价值观问题的背后,更多是“中国威胁论”以及嫉妒中国的心理在做怪。自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美欧主导世界的时代,但这样的光景没几年,便因为中国等新兴国家崛起,威胁取代欧洲的地位。早些时候中美共治世界,即所谓G2的说法,便刺激了相当一部分欧洲人。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教授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书展的主宾国本身就意义重大。这就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者心里种下了一粒“中国种子”,即便书展结束,种子也会发芽,参会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不会结束。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张祖谦说:几年前他在欧洲讲学时,欧洲一些人曾对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迅速增长幸灾乐祸,但现在,中欧贸易逆差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中美贸易,中国的发展之快让一些欧洲人心里还无法适应。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布朗说,一些欧洲人坚信中国现在所做的对外文化交流还是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宣传,这是不对的,只要去北京了解一下中国目前的图书市场,就会明白中国这次作为主宾国并不奇怪。▲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邱永峥   编辑: 郑永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