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亚洲货币基金雏形已现 发展前景谨慎乐观
2009年11月05日 10:08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总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有望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正式建成,东亚金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专家认为,东亚合作是危机主导型的合作,对待其发展前景要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亚洲货币基金雏形已现

近日,东盟“10+3”会议再次重申东亚金融合作,总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有望于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正式建成。目前各方就出资份额分配、出资形式、贷款额度等重要因素达成共识。

温家宝总理在此次会议上表示,“10+3”要继续把应对金融危机作为当务之急。东亚各国要深化财金合作。力争在年底之前签署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建成区域外汇储备库,加紧建立独立的区域经济监测机构,加快亚洲债券市场建设。

“这是东亚区域合作进一步的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设和独立区域经济监测机构的建立,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亚洲货币基金的雏形。

数据显示,各个国家在这个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出资份额如下:中国出资384亿美元,日本出资384亿美元,韩国出资192亿美元;分别占储备库总额的32%、32%和16%;东盟出资240亿美元,占储备总额的20%。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樊莹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外汇储备数额有2.27万亿美元,日本的外汇储备数额也在1万亿美元左右。这两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数额大约占据世界60%的数额。东亚区域内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功区域使用。

张明告诉本报记者,这个储备库具有整合东亚国家外汇储备的功能,金融危机发生时,储备库以借贷方式向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成员提供资金帮助。形成区域国家之间金融救援机制,降低东亚国家对他国的依赖程度。

“这种区域合作还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张明对记者说,中国先后与韩国、阿根廷、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互换货币可以用于双边的贸易结算,随着东亚合作的进展,人民币将被越来越多国家接受。

樊莹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给予其他国家外汇援助的时候,会附带一些苛刻的条件。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主要是东亚区域内部的帮助,肯定条件不会那么苛刻,互助是东亚合作的基础。

发展前景谨慎乐观

“东亚区域合作建立在各个国家都要让出一些权利的基础上,东亚各国的经济主要是出口导向型。这意味着东亚合作是危机主导型合作,这种合作的进展将会十分缓慢。” 张明告诉本报记者,东亚合作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对于发展前景,我们依然要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张明向记者解释说,1998年的金融危机,东亚合作达成清迈协议;而这次金融危机过后,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库即将建立。危机来临时候,各国容易达成一直协议。危机过后,大家在进行利益的博弈,则很难达成协议,也可能出现不遵守达成协议的状况。

张明认为,亚洲很难形成类似欧元区的经济体。因为亚洲经济体在经济周期、经济结构、历史和文化等背景下差异比较大,另外欧元区形成的背景是在冷战时期,这样的大背景比较容易达成一致协议。

樊莹告诉本报记者,从外汇储备库的出资比例可以看出,中国和日本出资比例相同,是东亚金融合作的领头者。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时好是坏,民族主义情绪存在民众心中。虽然日本首相鸠山秉持友好的态度,有利于促进东亚合作,但是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马会)

稿源:中国经济时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马会   编辑: 郑永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