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中国气象局、社科院预判哥本哈根气候谈判:框架协议控制升温2度
2009年10月23日 01:30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临近哥本哈根会议仅有48天的时点上,中国官方智囊给其前景“算了一卦”。

10月22日,由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年)——通向哥本哈根》(下称《气候变化报告》)中预测,根据目前的态势,哥本哈根会议的一种可能是达成一个明确保护全球气候,如控制升温2度的框架性政治协议。但对长期减排的具体表达和中期减排目标,则需要再后续谈判中艰难前行。

这份报告由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社科院两家组建的实验室,组织了中国长期从事应对气候变化重大科学与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和国际气候谈判的部分资深人士,进行了4个月研究的成果。

“报告里的论据已在和欧盟等国的谈判中用到,特别是包括航海等行业的减排谈判中。”当日发布会上,外交部条法司副司长易先良表示,报告中的数据和观点在之前的气候谈判中,作为中国的“武器”发挥了作用,“未来50多天中,我们还要用这本书的观点和论据。”

“联合国曼谷会议后,大家对哥本哈根的前景忧心忡忡。”多次参与气候谈判的专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称,真正的谈判可能在“后哥本哈根”时代。

对此,《气候变化报告》也提出了相同判断,即京都议定书的诞生,谈判历时不足三年。而其生效,则经过了漫长的8年历程。哥本哈根的历程,很有可能要步京都议定书后尘。

哥本哈根:四大矛盾纵横交错

7月八国峰会、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20国领导人会议,及近期的曼谷会议后,气候变化谈判议题将要在12月的哥本哈根得到怎样的结果?中国学者们给出了预判。

“鉴于大致趋同的科学认知和声调极高的政治意愿,巴厘路线图所要求全球对长远目标的一个共同愿景,几乎可以肯定能够形成。”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称,这一愿景将体现在哥本哈根国际文件中,即到2050年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也有可能具体描述与之相对应的大气温室气体应该稳定的浓度水平,通常认为在450ppm。

尽管可能对50年后的愿景达成一致,而从频繁国际会议上,并未看出达到这一愿景的具体措施和承诺。

《气候变化报告》称,今年高密度的首脑会议,似乎是各国政治家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紧迫性高度一致。然而,在涉及到具体目标时,多舍“近”求“远”。

即对长远目标,尽管对减排目标存有分歧,但对2度温升目标,反对者寡。发达国家对巴厘路线图所要求的达成深度减排中期目标即2020年在1990年排放水平上减排25%-40%,或是避而不谈,或是大打折扣;甚至抛弃巴厘路线图,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参与承诺减排目标。

对于原因,《气候变化报告》给出了总结,即气候变化背后是发展空间、产业竞争力、国际政治领导权问题,南北矛盾、北方矛盾、南方矛盾和大国矛盾四对矛盾纵横交错。

正因此,作为当今最惹眼的全球参与的谈判,气候变化谈判频繁变脸。

“形势发展非常快,同一个国家的态度,上午转到手里的和下午都不一样。”易先良。

“我们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会场上,甚至厕所都不敢上,就怕回来就变了。”吕学都笑称,目前气候变化谈判的新趋势是,双轨谈判还是重开炉灶?

按之前协议是双轨制谈判,即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和加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义务的谈判(巴厘行动计划)。同时,巴厘会议为上述两项设定了一个两年谈判时间表。

“现在印度和日本想抛弃这个双轨制,重启炉灶谈,这个迹象很明显。”吕学都称,他判断哥本哈根会议不太可能就操作性达成协议,操作性、技术性的要在今后三年。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世玲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