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北京正成为“新纽约”
2009年07月06日 12:31新华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原题:‘The new New York is Beijing’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MSNBC)7月1日报道,尽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让中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但在中国首都北京,本应该同样受到冲击的艺术和文化产业却在蓬勃发展,吸引着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北京正日渐成为“新纽约”。

“北京对新事物如饥似渴,非常开放”

自由作家埃里克陈近来刚刚从纽约搬到北京,34岁的他已经为多个国际性项目承担过设计策划,但是在北京,他有了新发现。“北京充满了乐观、万般可能以及各种机遇。北京对新事物如饥似渴,也非常开放,那里有喜欢我的空间。”埃里克帮助策划了“百分百上海设计展”(大型行业设计展) ,希望能够帮助提升中国的设计水平,培养更多中国国产设计师和艺术家。

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企业家梅丽莎黄说:“即使全球经济正处于衰退状态,但人们依然需要一些新鲜事物。在我的行业中,人们真的想改变,但有时候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改变。”36岁的梅丽莎两年前来到北京,此前她曾在香港经营食品和饮料,现在她开始在北京创业。2008年,她开了一家高端意大利餐馆“萨德勒”,以美食、优质服务以及环境优雅,赢得人们的称赞。

北京急速发展的食品和葡萄酒行业也吸引了克莱斯托埃德加。埃德加说:“那里不仅有更多机会,让你扬名立万,也会让你感觉不同。”

北京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从某种意义来说,进入北京的门槛儿也比进入其他国际大都市要低。今年早期刚刚从法国巴黎来到北京的艺术顾问姚丽玉(音译)表示:“巴黎是伟大的,但那里花钱远比赚钱更容易。”北京有着快速融合的悠久历史,北京人有着很强的自我荣誉感,他们以生活在北京为傲。与此同时,北京正日益变得更加开放。作为中国的首都,这里有数量众多的大学、智囊团、音乐会、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其他文化机构。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艺术主任杰罗姆赛恩斯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纽约和伦敦居住过,他认为现在的北京就像一个“新纽约”。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主任马克亨格布勒说,北京是艺术中心形成的最重要地方之一,艺术总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意识形态非常强的地方繁荣起来。马克说:“显然,新的文化熔炉正在诞生。无论何时我返回纽约,我都感觉处于地球中间;当我来到欧洲,我感觉好像身处博物馆;而在北京,我感觉到了时代的脉搏。”

迎接新事物需警惕扼杀传统

但是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也可能会扼杀一些中国特有的古老传统。4个月前从新泽西州搬到北京的《美酒杂志》作家莉莲周说:“中国的烹饪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化,但现在却正处于消失的边缘。”莉莲有20多年的烹饪经验,对由于追求现代化而受到冲击的中国传统饮食有着深厚的感情。她说:“我总是与一些老年人交流,他们会教我做菜。但是没有人将做菜的方法记录下来,很多菜的秘决已经失传。”

莉莲认为,中国烹饪领域缺乏开放性。“中国烹饪中的每道工序都是秘密的。”但莉莲相信:“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因为中国的烹饪领域正在开放。”(沈姝华)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沈姝华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