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论”怪圈笼罩民进党 蔡英文前途暗淡
2009年07月06日 10:18中国台湾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香港《大公报》4日发表评论员署名文章指出,民进党在野一年多以来,有两个课题“不及格”。一是与陈水扁的关系一直摇摆不定,另一个即是“大陆政策”不明朗。延伸至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展望2012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无论是民进党的前途或蔡英文的前途,都难以乐观。

文章摘录如下,

自从陈水扁身陷台北看守所之后,民进党进入“完了”的新阶段,时隔一年多,至今仍看不到“翻身”的景象,甚至连迹象也不见。民进党能否中兴?蔡英文能否带领民进党重整旗鼓?取决于以下两大因素:一、是民进党是否能做到与陈水扁“切割”,也就是会不会在党内驱除“扁魂”?二、是民进党能不能推出一个全新的、不同于陈水扁时代“求独”的“大陆政策”?各方看到的实际情形是,在蔡英文领导下的民进党,在这两大课题上交出的成绩单,得分都是“不及格”。

蔡英文向“扁派”示好

蔡英文任党魁初期,大约有一年时间,她有两个坚持:一、是坚持与陈水扁保持距离,既不切割,也不捆绑;二、是坚持民进党“不挺扁”、“不保扁”。蔡英文本人一直不去台北看守所探望陈水扁,就是一大证明。后来,在民进党内陈水扁系势力的强力运作之下,蔡英文与“四大天王”苏贞昌、谢长廷、吕秀莲及游锡堃均先后去看守所探望陈水扁,原本“划清界线”这一招,就此完全失效。到“五一七”民进党策动“呛马”,结果却变成了“挺扁大游行”。“拥扁”人士不但高呼“救扁”,甚至大叫“蔡英文下台”。再到6月25日,蔡英文彻底“变脸”,亲自发起学者连署“改革羁押制度、落实司法人权”,结果当天只得10人响应签名。相当明显,这是蔡英文发觉自己在民进党内的地位不稳,加上她对2012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有企图心理,为求自保,不得不向民进党内及绿营的“扁派”人士示好。

此事宜“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民进党内及绿营的“独派”及“挺扁”人士仍势力极大,不容小觑,涉及大批选票,就算是与马英九一样“不沾锅”的蔡英文,也不能不予争取;另一方面,陈水扁在台湾已成了贪腐的同义词或代名词,陈水扁的“四大弊案”,并无政治成份,只具刑事性质,蔡英文领头“挺扁”,难免是一世清白之名付诸东流。若从选举角度看,这是“两败之局”或“必败之局”:失去“扁派”选票,胜选并无希望;若与贪腐同流合污,同样是“败局已定”。呜呼!

蔡英文在“民进党与陈水扁关系”上堪称束手无策,由保持距离到最终参与“救扁”,已是失败的表现。在民进党“大陆政策”方面,特别是在民进党的公职人员可否“登陆”的问题上,蔡英文至今举棋不定,令民进党内公职人士无所适从。作为政党,怎能如此?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解文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