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厉无畏在民革中央会见了第八届台湾高校杰出青年赴大陆参访团并举行了座谈。以下为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讲话内容:
刚才听了各位青年才俊的介绍,这次和以前的青年才俊同样非常优秀,非常具有朝气和活力。由于气候变化,北京今年特别冷,尽管外面很冷,但是我们这么多的青年才俊在这里朝气蓬勃,所以春意盎然。今天能够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也曾经两次访问台湾,在1997年和2002年作为学术交流去的,刚才各位谈到的许多大学我都去过,包括中山大学、元智大学、台湾大学也都去过,也做过一些交流。我觉得每一次交流,应该说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长进。
2004年,民革中央为了更加广泛和台湾青年学生的领袖开展交流经验,创办了杰青团的活动,现在已经连续主办了7届,成为两岸青年学生交流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6年来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结识了岛内近百所高校200多名的学生领袖。很多同学走出校门以后,都成了岛内各界的精英。作为杰青的老朋友,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到欣慰和高兴,同时杰青团也成了岛内青年学生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重要的纽带和载体。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的关系在实现了历史性转折的基础上,又进入了和平发展的阶段。结出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两岸双方形成了良性互动,制度化的协商正在稳步推进,也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全面直接的双向双通也得以实现。两岸的经济关系是加快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基准化;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也同步开展,增进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两岸各界交往应该说是方兴未艾,大交流的局面也正在形成。在今年的5月份,在厦门有一个两岸文化交流,当时他们要求我过去专门做两岸创意产业的发展,做了一个演讲,所以每一次交流,应该说都能够取得一些新的进展。
这一些重要成果的取得,都证明和平发展是我们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所系,也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尽管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还可能经历一些
磨难,但是两岸已经开始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良性互动的积极态势也已经形成,所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已经成为两岸的民生所向和大
势所趋。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广大的台湾同胞广泛动员、慷慨解囊,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充分了体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在去年台湾南部也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台风和水灾,损失也很惨重,闻知灾情以后,我们的心情也十分沉痛,非常关心灾区民众的安危,所以大陆各界同胞也在第一时间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支援台湾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目前民革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大家个人捐钱捐款,
通过民革中央向灾区捐款已经100多万元,所以这一次再次体现两岸同心休戚与共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今天来访的很多青年朋友是首次和民革接触,所以我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民革的情况,民革成立于1948年,全称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它和中国国民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女士曾经担任民革中央的名誉主席,民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当中参政党之一,它和大陆其他7个参政党我们合称为民主党派,共同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责任。民革中央现任主席是周铁农同志,他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革是把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我们中心任务,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目前民革有党员9万2千多人,多年以来我们利用独特的历史渊源关系,在台湾各界广泛的联络资源,积极的推进两岸的交流合作,也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活动,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今天在座的青年才俊们都是将来岛内各界的杰出人士,相信通过几天的走访,大家对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本届杰青团的同志们,对两岸青年的就业和创业问题比较感兴趣。大家也可以通过参访活动和有关单位人士进行深入的交流,我们真诚的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各位青年朋友共同合作,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我们也非常欢迎大家能够到大陆来求学、创业、施展才华。为了便于交流,今天我们还邀请了部分民革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和青年的党员代表参加座谈,待会大家就可以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换意见。
最后预祝采访团此次大陆之行取得圆满成功,也恭祝大家学业进步,合家幸福,给大家拜一个早年,谢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陈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