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与军事难题 两岸学者均称求同存异
台海网11月15日讯 经过2天密集座谈,来自两岸的外交与军事专家学者,对于未来两岸涉外事务或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等问题,均异口同声说要“求同存异”,显见台湾扩大国际空间与寻求安全仍非易事。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来台参加“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昨天下午针对两岸涉外事务进行总结报告时指出,和平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正取代冲突、和解正取代对抗,两岸要紧抓及善用以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杨洁勉表示,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展开协商对话后,双方领导人也都表达涉外事务中避免内耗的意愿,事实上,两岸在解决涉及世界卫生大会(WHA)等事宜上,已经初见成效。
代表分组与会成员说明涉外事务基本共识的杨洁勉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且同受中华文化的哺育,具有足够智慧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在涉外事务上,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在理念和思维上要充份体现前瞻性和想像力,求同舍异或存同化异的共创新局。
此外,由“中华战略学会国防专案研究组”召集人邓定秩所做的安全事务总结报告指出,与会的学者专家在综合座谈组中一致认为,军事安全是安全事务的核心,妥善处置可避免误判、防止意外。
在做法上,可先由两岸民间学者专家、退役军人建立交流对话管道,适时透过两岸协商结束敌对状态,双方也可展开联合海上搜救及维护海运安全、共同合作开发东海与南海资源,两岸并可共同研究中国抵御外侵,尤其是8年抗日战争的历史。
有关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上,邓定秩表示,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事宜由两岸双方授权、建构协商平台,先民间后官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达成。
邓定秩在总结报告中说,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唯有落实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才能建立互信与追求双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解文娟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