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十七大代表周济(左二)、高强(左三)、田成平(右三)、李学举(右二)、仇保兴(右一)在十七大新闻中心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10月18日晚8时整,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七大新闻中心,一场以“民生与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采访活动吸引了大批中外媒体记者到场。
教育部部长周济,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一齐亮相。
民生成为十七大上一个高频度出现的热词,在十七大代表和普通百姓中引起热烈反响。而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民生的论述,出现了许多新意和深意,“共享”、“覆盖”、“均衡”、“公平”,这些民生关键词,闪烁着民生新思路。
而此次教育、劳动保障、卫生、民政、建设部门的负责人联袂出镜,恰好对应了十七大报告中“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思想。
现场有媒体记者评论称,百姓如此热烈的民生期待和民生部门如此积极、主动的回应,显示了党中央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保障共享: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李长久是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的一位居民,下岗多年,孩子正在读高中,家庭生活极其困难。该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先后3次为李长久提供就业岗位,李长久和妻子都找到了工作,全家每月有千余元的稳定收入,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在200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同志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大思想。“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成为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辽宁省辽阳市委书记孙远良代表说,“让城乡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未来生活有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解之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今天勾画了2020年的远景蓝图: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个社会保障体系既包括了各项社会保险,也包括了我们建立的最低保障制度、救助制度、慈善事业以及商业保险。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使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起来。”田成平说,比如说养老保障,现在城市有职工的养老保险,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通过试点逐步推进。经过努力,到2020年之前,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一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说,对于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民政部着力推进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包括:城乡低保制度、灾民临时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
“这些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保证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目前通过这些救助制度的实施,中国有1.5亿以上的群众得到了不同的救助。”李学举说。
教育均衡:资助体系每年500亿元惠及2000万贫困生
小黄来自河北农村,父亲外出打工,母亲生病。家境的贫寒并没有影响小黄在大学的学习。“今年国家将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奖助学金额度提高了10倍。我得努力学习,争取多拿点儿奖助学金。”
家境贫困大学生的入学问题一度牵动了全社会的心。但很快,一项项政策向贫困大学生送去温暖。
教育部部长周济今天表示,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新的资助政策体系。
“按照这个资助政策体系,以后每年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经费,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学校的支出加在一起超过500亿元。每年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受到资助的学生人数要超过2000万。”周济说,这样的体系,主要是给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资助办法。资助体系形成之后,将保证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周济指出,这是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之后又一个保证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