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顾
教育部部长 周济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作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国教育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五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绩显著,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党的十六大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所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首先明确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即:坚持"一个宗旨",完成好"三项任务",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知识贡献。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明确了新时期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即:"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一是巩固成果,巩固和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巩固和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成果,巩固和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体制改革的各项成果。二是深化改革,坚持统筹兼顾、重点推进、逐步深化,大力推动管理体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三是提高质量,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从严治教,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四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教育自身的持续协调发展,更要考虑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明确了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自觉实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突出发展重点。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是把握发展全局。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五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进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做出了新的贡献。
第一,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全国有2.6亿学生,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多万所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农村。这个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第二,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2006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3%,比2002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2%,比2002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达到42.5%。
第三,国民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正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第四,教育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理论创新和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重点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到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3年,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作出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决心用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财力,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农村教育量大面广、影响广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多达1.5亿。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离不开办好每一所农村中小学,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加快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巩固和发展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为了加快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目前,全国410个"两基"攻坚县中已经有317个县实现了目标,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由2003年的77%提高到96%。民族自治地区699个县中,已经有614个县实现了"两基",占民族自治地区总县数的87.8%。"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善,质量得到提高。其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了100亿元资金,使7000多所学校受益,可满足200多万新增寄宿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使边远山区和边疆地区的孩子再也不用为上学每天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在2007年底完成,中央和地方政府累计投入11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覆盖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所有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学生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孩子们高兴地说:"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了,我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第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项深得民心的"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首先在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实施,2006年在西部农村和部分中部农村地区实施,今年春季开学时在全国农村全面实施,惠及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农民的教育负担得到切实减轻,平均每年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140元,初中生家庭减负180元。广大农民群众高兴地说,"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此外,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已经纳入规划,正在逐步推进。
第三,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入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这项改革2006年首先在西部地区农村实施,今年已经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推开。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将会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
第四,新的《义务教育法》推动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同时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法律规定,为推动我国义务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是在一个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我国小学入学率仅有20%左右,初中入学率仅达6%,文盲率高达80%。建国初期,我们党和政府就提出要逐步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20世纪80年代,又决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在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举全国之力,到2000年实现了"两基"的目标。进入新世纪后,主动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实行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新体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由农民负担为主转到由国家财政负担为主,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就是要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通过总结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验和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并在国务院领导下,由省级政府负责统筹、以县为主管理。
这些重大改革措施和新的制度改革,使多年来影响和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到2006年,全国实现"两基"县数从2001年2573个提高到2973个,"两基"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到98%。扫盲工作进一步推进,2001年到2006年,全国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136.3万人,青壮年文盲率进一步下降到3.58%。同时,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后,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我们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
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先后两次召开会议,两次作出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要求我们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我们通过组织落实职业教育"四大工程",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使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千家万户,为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作出了贡献。
第一,紧紧围绕"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组织实施了"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采取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和个人自学提高相结合等办法,我们先后组织了1000多所职业院校和2000多个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覆盖学生和学员超过300多万人,大力加强数控技术、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以及建筑、煤炭和物流等行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带动和推进了整个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紧紧围绕"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广泛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进一步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我们大力推广"一网两工程"的经验,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农村成人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的作用,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广泛开展了灵活多样、实用高效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目前,全国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超过35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超过6000万人次。
第三,紧紧围绕"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作用,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社区居民,我们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大力开展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全国企业职工年培训规模达到9100万人次;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教育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和加强建设进程中,我们始终着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使职业教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一,在办学方向上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我们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转变,促进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努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素养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在培养模式上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我们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积极推广"订单式"培养;把德育放在首位,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成才观和择业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重点加强对学生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建立健全了顶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积极推行和不断完善学分制,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使学生可以分阶段、分地区完成学业,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
第三,在办学机制上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我们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大力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积极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充分发挥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重点建设,在每个市地重点建设了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每个县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或中等职业学校,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五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一个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第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整个事业蓬勃发展。2005、2006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两年每年扩大招生100万人。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48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810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将突破800万人,在校生数将达到2100万人左右。这是我国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重大成果,生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趋于合理,实现了大体相当,而且使得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大幅度提升,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招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超过一半以上;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方向成为共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多样,职业特点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充满发展活力。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中,涌现出了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先进典型,创造了很多新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近三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普遍支持。
第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03年、2004年,国家先后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了200多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和5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5年、2006年,中央财政又继续投入数十亿元,重点支持了763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46个县级职教中心、46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和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同时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十一五",国家将累计投入100亿元,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第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格局已经形成,行业和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目前,从各级党政领导,到教育系统,到各行各业都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把职业教育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做大做强了一批中等职业学校。
这些成绩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事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事实证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是使教育成为真正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的战略举措。五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完善了我国教育体系结构,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形成;而且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就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教育体系中不能只有普通高中和大学这一条"独木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整个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今后,在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既要一半少一些的初中毕业生上高中、上大学;也要有一半多一些的初中毕业生能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就业岗位。同时,在上大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也要有一半左右上高等职业院校,还有一半左右上本科院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继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努力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四、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这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实践证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直接推动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进入到21世纪。
第一,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新的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改革,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新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这些重大改革,为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也符合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第三,高等教育聚集了数量巨大的优良教育资源,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各级政府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通过土地置换、提供低价土地或建设大学校区等政策举措,有力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解放思想、坚持改革、乘势而上,采取筹资、融资等举措,克服了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资源短缺问题。2002年至2006年,学校占地面积从112万亩增加到212万亩;教学用房从1.2亿平方米增加到2.7亿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617亿元增加到1424亿元,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第一,切实把握好发展的节奏,实现了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招生计划安排上,坚持规模增长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就业状况等相挂钩;在学科专业布局上,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加强对紧缺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农、林、地、矿、油、交通等类学校和学科给予支持;在区域结构布局上,实行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实行倾斜政策。近两三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招生540万人,比上年增加35.5万人,增幅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
第二、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和以评促管,通过广泛开展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评估,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严格的教学评估中,强调了教学是学校的日常中心工作,强调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布局和调整专业结构,紧缺人才培养得到切实加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研和实践活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切实落实名师、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要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使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些措施,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得到切实加强,毕业生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06年,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正式启动,中央财政将投入25亿元,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三,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高等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汇聚的优势,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如:广东省与教育部共同打造产学研联盟,动员和组织全省企业与国内高校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上海市大力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建设了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浙江大学全面深入地融入到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创新事业之中;河北省引导和鼓励农业院校师生 走"太行山道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推广农业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等等。
第四,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继续组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国家集中有限的财力和力量,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基地、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已经培养和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事实证明,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增强了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了高校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成功之路。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36%建在高校;正在进行试点10个国家实验室,多数是依托高校进行建设的。"十五"期间,我国高校累计争取科技活动经费1300多亿元,年均递增18.5%。2006年,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是1998年的6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增大。
第一,高校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十五"期间,全国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433项,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5.1%、64.4%和53.6%,特别是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技术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2004年,高校一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后者打破我国连续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空缺的局面;2006年,高校又囊括了在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中全部3项一等奖,这充分展示了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第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4.5万项,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高校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不仅掌握了一批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而且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如方正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测系统、中南炭炭飞机刹车片、东软CT、华中数控和"农大108"玉米新品种等等,这些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高技术产业,不仅填补了我国在一些重要生产领域的空白,而且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组织编写了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多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正在组织编写一批核心教材,与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15期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队伍做出了积极贡献。组织实施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建立健全了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科研创新体系,形成了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体系。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高校,有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来自高校,推动了理论创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的跨越。世纪之交和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教育领域内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的生机和活力。事实证明,1999年,中央决定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体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决意志,直接推动我国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的一步。"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不仅使成千上万的城乡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为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家庭改变命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而且主动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央提出要把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一决策和部署,完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存在着辨证的关系,质量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质量不合格就谈不上数量、效益和结构。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都迫切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从学生和家长的求学愿望来看,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不仅要上大学,而且要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改变自身的命运。
总之,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正是有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取得的成就,才有着力提高质量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始终重视质量建设,高等教育才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不仅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必将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素质教育进入到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布两个文件,两次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新的《义务教育法》,也对实施素质教育作了明确的发展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开始步入依法推进的轨道。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进入到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整体规划了大中小学德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开展了素质教育系统调研,进行了素质教育大讨论,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思路和措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新的进展和新的成绩。
第一,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广泛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和唱响"新童谣"等活动,认真落实升降国旗制度,组织中小学生瞻仰革命圣地、参观爱国质活的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推进中小学校依法治校,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观念,培养学生做合格守法公民,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内容和方法,修订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展了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实验,集中力量编写了一套高质量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进行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在小学重点进行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中学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中小学少先队、共青团工作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进一步确立,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得到改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得到落实。一是全面实施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全面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工作,并经中央审定通过开始使用。二是全面开展了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工作。为确保新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首先抓好全员培训,在实施新课程前,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进行了课前培训。其次抓好骨干培训,从2006年开始,与中宣部联合举办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每年举办了六期,并将连续举办五年。最后抓好长期培养,着力培养中青年教学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得到初步改善。调查表明,新课程开设以来,有85%以上的学生对新编教材表示满意,95%左右的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表示满意。此外,还加强了高校网络文化主阵地建设,加强了对高校校园网站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教育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积极推进形势政策教育。广泛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
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高校普遍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部、中宣部与教育部党组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得到不断推进。高校统战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高校连续17年保持稳定,为全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我国青少年学生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和历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都充分表明,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确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弘扬,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落实,表现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兴趣广泛、求真务实等思想特点,具备了鲜明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等现代思想品质,参加社会实践、争当志愿者、服务西部、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高涨,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行为更加自觉,是充满希望、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一代。
第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精神,关系亿万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经过试点,到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全部实施了新课程,累计学生总数达1亿人以上。2006年,全国有10个省进入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今年秋季将扩大到15个省。改革既注意继承我国的教育传统,又借鉴和吸收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努力发掘青少年的兴趣和潜能,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改革推动了教育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促进了教与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受到学生、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同。
第五,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一是中考改革取得突破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改革改变了过去用百分制的方式单一呈现考试结果的做法,提倡用等级制方式呈现学生考试成绩;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成长记录纳入评价范围,促进了日常评价结果与毕业考试评价的结合;逐步推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将优质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等高中招生方法,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条件。二是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稳步推进。在不断改革高考考试内容、科目等的基础上,近年来又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若干重要的改革试点,如:在高水平大学开展了自主选拔录取,在部分省市进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和高考自主命题,以及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省市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等。总之,单一形式的统考统招模式开始改变,多样化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的初步形成,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第七,学校体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落实"健康第一"的要求,把加强学校体育、提高学生体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切实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广泛开展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现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快快乐乐地成长。同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加强劳动观念的教育,不断改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卫生设施和条件,保证学生足够的休息睡眠时间,重视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大力倡导尊师重教,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培训,大张旗鼓地表彰优秀教师,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五年来,我国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第一、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的步伐。研究制订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组织并基本完成了中小学校核编定岗任务;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教职工聘任制度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完善了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进行了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改革试点。此外,还建立和完善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积极推动区域内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补充机制不断创新。通过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在中央财政支持下, 公开招募了数以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通过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采取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和农村支教相结合的办法,为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中学培养和补充了数以千计的骨干教师。
第三,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组织实施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有8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80多万高中教师普遍接受了新课程培训,还有100万多中小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学历提高培训;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还组织实施了"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援助西藏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和"援助新疆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
第四,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2006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8.9%、96.3%、86.5%,其中农村具有合格学历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98.4%、94.8%、75.9%。中小学具有高学历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全国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比例达到62.1%;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比例达到41%;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中教师比例达到1.4%。
第五,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我们建立了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实行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政策,并支持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申请和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和办法,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2006年,还启动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
第六,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全面推行聘用或聘任制度,扩大了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加大了吸引优秀人才的力度;通过深化以岗位津贴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组织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和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培养和汇聚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强了中青年学术骨干、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了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全国高校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总数的39.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总数的37.7%。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秋季起,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改革举措。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今年,首次免费师范生招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是生源数量充足,考生报考踊跃,重点线上的考生数量大大超出招生计划数。二是生源质量较好,中西部更为明显,提档线平均高出省重点线30分。三是生源结构得到改善,农村生源比例提高,超过录取人数的60%以上。招生情况充分表明,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的决策深入人心、深得民心,得到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誉。我们将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把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把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教师,鼓励优秀青年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造就一批教育家。
长期以来,全国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进入新世纪,教育战线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涌现了如孟二冬、方永刚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他们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杰出代表,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七、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动了我国教育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和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遍及全国农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大力推广了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的现代远程教育,共配备了教学光盘设备35万余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19万余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3.5万余套,让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使我国约有9万多个农村教学点、18.6万多所农村小学、3.4万所农村初中,共计约1亿多农村中小学学生通过教育信息化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还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综合功能,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提供培训服务,为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及时发布信息和传播先进文化提供服务。
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组织实施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依靠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广泛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方面实现了包括教育部所属六所师范大学等8所重点大学联合招生及相关课程资源共享,到2006年底,有90万名学生正在接受教师教育学历培训。另一方面建立了教师网联"继续教育网",形成近300个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覆盖了全国26个省份,目前注册学习的教师有41万,日均点击次数达100万人次。
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了近1200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系统,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建设了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使高校的重大仪器装备和分析测试中心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建设了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形成了以数字化图书期刊为主、覆盖所有重点学科的学术文献资源体系。
在教育管理服务领域,开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建立了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使之成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重要渠道;建立了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网络查询和认证,有力地促进高等学校规范办学;开设了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及时发布留学预警信息,进一步加大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活动的规范管理力度。
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加强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目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CEBsat)实现了互联互通,形成了覆盖全国"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全国有90% 以上的高等学校、38000多所中小学校和近6000所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建成校园网。此外,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主干网已经建成开通,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将对实现教育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
八、坚持教育公平,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园上学梦,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绩巨大,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方向正确,为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学子提供了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机会。过去这些年,我们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实现"两基",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等。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能够上好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端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同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职业教育阶段,设立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些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有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行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在普通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一是设立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每生每年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二是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5000元,奖励面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左右。三是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面约占在校生20%以上。
第二,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2004年,以风险补偿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开始实施,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补贴,还贷年限延长到学生毕业后6年;同时,还进一步改进了国家助学贷款办法,积极推进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新的机制建立以来,全国新增审批贷款学生220万人,新增审批合同金额196亿元,分别是前五年总和的2.5倍和2.8倍。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其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利息。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绿色通道制度确保了每一名考入公办普通高校的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入学机会。高校向每位新生发放《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并采取优先发放助学金、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提供困难补助、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或学费减免等措施,确保了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能够顺利入学、接受高等教育。今年,我们还着力加强了对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把党和政府对困难家庭学生的关怀传达到所有城市和农村,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四,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将得到1500元的资助,连续资助两年,共3000元。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新的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后,受资助学生将达1600万人,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90%。
这些资助政策和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后,国家每年用于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总额将达到500亿元,惠及2000万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此外,我们还认真做好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流入地为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切实保障了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推广各地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管理,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网络。
九、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着眼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我们一方面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努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坚持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和制度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学校收费行为不断规范。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地区,除按规定标准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严禁出现"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现象。进一步规范了高等学校收费政策,高校学费和住宿费标准稳定在2000年水平上。对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同时,普遍建立了教育收费公示和听证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教育行风评价明显好转。
第二,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建立和完善了"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监督"的招生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了对招生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招生工作纪律,招生乱收费、违规录取和中介诈骗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了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还深入开展了高考移民、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介诈骗等专项治理工作。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招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考生、社会投诉率大幅度下降,群众、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成为教育战线落实公平公正的民心工程。
第三,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持续攀升。在社会就业总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制度、管理制度、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服务,促进他们充分就业。广大高校毕业生唱响了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时代强音,涌现了一批服务基层、扎根基层,茁壮成长的优秀分子。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0%左右,实现了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
第四,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人事、财务、分配等规范管理,规范了独立学院、网络学院、异地办学、专升本等办学行为,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和制度建设,坚决制止学术不端行为,严肃查处学术造假,严格执行学习纪律、考试纪律和生活纪律,确保了教学科研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力倡导勤俭办教育事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第五,建设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确保青少年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广泛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活动,不断激发校园活力,凝聚师生合力,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营造团结和睦、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认真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积极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谐校园建设。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切实维护了学校安全稳定,维护了教育系统稳定。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还广泛而深入地宣传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举措和新实践,特别是大力宣传长期以来工作在艰苦贫困地区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改变教育的落后面貌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事迹,大力宣传当代青少年学生所展示的积极向上的政治态度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及时回答和引导社会普遍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充满活力
在不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巩固和完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新的管理体制的同时,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教育督导迈出了新的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充满生机活力。
第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我国教育体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完善。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明确政府提供公共教育职责,特别是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将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公益性。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在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同时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探索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新机制,大力推进教育部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龙头企业开展共建教育部直属高校,巩固和发展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按照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深入推进教师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局面进一步形成。贯彻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坚持鼓励扶持和规范管理并重,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或教育机构9.3万所,比2002年增长52.2%;在校生2456.1万人,比2002年增长114.0%。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积极推动教育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2002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和新的《义务教育法》;同时,还制订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建设规定》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法律、法规和规章三个层次的教育法制体系框架,教育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变化,直接推动了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已经与18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交流关系,与28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坚持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扩大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我国的大学与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强强合作",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引进国外经验和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取得长足进展;基础教育的对外交流活动开阔了师生的国际视野。近3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106.7万人,其中有27.5万人学成回国。我国累计接受来华国际学生87万人次,向167个国家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越来越多国家的青少年将我国作为留学主要目的国。
第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空间。现在,全世界在校正规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500万,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总数达到3500万左右。为适应快速增长的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需求,到2006年底,我国在5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125所孔子学院或课堂;向80多个国家派出了国际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教师;先后出版了英、法、德、阿拉伯、俄、泰、印尼、韩文版的国际汉语教材;在4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106个汉语水平考试(HSK)点;连续5年举办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架起了世界与中国沟通的语言桥梁,加深了外国青年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而且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五,切实加强教育督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体系初步形成。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我们通过加强"两基"工作的督导检查,建立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发布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专项督导检查,走出了一条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新路子,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督导队伍,不断完善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网络,使得教育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更加完善,对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六,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牢固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意识,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育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积极推进教育系统领学习型机关建设,教育系统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和领导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按照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大力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了领导高校发展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