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水利
2009年11月21日 15:38凤凰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位于北海、比利时和德国之间的荷兰地处欧洲三大河流--莱茵河、马斯河及斯凯尔特河流经的三角洲地带。河水和海水多个世纪以来不断地冲刷着这片土地。洪灾有规律地袭击这个国家,造成人员伤亡和农田破坏。例如,1421年发生的"圣伊丽莎白"洪灾导致数万人丧生。因此荷兰人必须学会如何控制河流与海洋,在水利管理上积累了宝贵的专业知识。

在13世纪以前,抵御洪水通常仅仅是寻找海拔更高的居住地。人们通过修建堤坝和开垦土地,虽然缓慢但最终还是征服了洪水。风车磨坊的引进确保了人们能持续开垦农田。风车还被用来排放湖水。阿姆斯特丹附近18000公顷的"哈勒默梅尔"(Haarlemmermeer)湖于1852年被抽干,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后来就在那修建了史基浦机场(Schiphol Airport)。

以前被称作"南海"的地方由于1932年修建的一条30公里长的大坝封堵至今,目前已成为了一个湖泊,称为艾瑟尔湖(IJsselmeer)。这条截流大坝也让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变得可行:这里已经开垦了超过16万公顷的土地(称为"圩田"(polder))。修建这条大坝是因为1916年发生的一次洪灾,但在1953年另一次大洪水袭击过后,政府决定进一步修建三角洲工事:世界上水利管理方面最长且最复杂的堤坝系统和其它构造。

水利管理问题为社区间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模式。由于水利问题通常都呼吁当地采取行动,因此国家机构不需要参与。长时间以来都是水理事会(waterboards)监控堤坝而农民们各自负责一段堤坝的维护。后来水理事会开始自己维护堤坝以保证质量,费用则由水税支付。

19世纪时,小范围的地方协议确保了每个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已有证据表明公共协商和寻求共识("圩田模式")的荷兰文化就是从这些协议中诞生的。最终在法国统治期间(1795-1813年)水利政策成为了一件国家大事。政府的水利部门(Department of Waterworks)目前负责监督水理事会,这些理事会大多都合并到更大的组织里去了。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气候变化河流水位暴涨几次后,荷兰目前在水利管理方面正寻求欧洲的协作。现在已经引入了一种新的方法:为水流提供更大空间,将洪水分流到预定区域,保障内陆地区的安全。

在水处理方面荷兰人也拥有大量的经验。19世纪的时候政府铺设了第一条引水管,为阿姆斯特丹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后来所有地区都逐渐加入了水处理系统。荷兰三分之二的饮用水是过滤和处理过的地下水,比地表水(河水)污染要轻。99%的人口能够在家里就享受到可直接饮用的无氯自来水。

  有关水利管理的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视:北海与各条河流都是通往欧洲其它地方和全世界的便捷门径。由于荷兰北部地处中心地带,因此自5世纪以来就一直在斯堪的纳维亚、德国和法国间的贸易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西欧贸易的不断增长,荷兰沿海城市已经成为葡萄酒、木材、布料和谷物的重要交易地。

荷兰真正的财富堆积始于从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这一时期也被视为全球化的开始。荷兰人在17世纪的"黄金时代"是世界贸易扩展的直接结果。荷兰作为大仓库和欧洲进口商品的基础设施中心的重要性猛然增长,其自己的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负责协调与东南亚的航运和贸易的荷属东印度公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企。

鹿特丹的渔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港。如今它仍旧是目前为止欧洲最大的海港。早晨抵达鹿特丹的货物在同一天下午就可能通过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沿海航运或管道输送运抵德国、比利时、法国或英国。鹿特丹海岸的荒地开垦工作仍在继续为未来的港口事业创造空间。

荷兰人对水利管理孜孜不倦的兴趣以王储威廉·亚历山大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象征。10多年来他一直为"全球水伙伴"提供资助。该组织旨在通过将国际环境协议落实为具体项目以实现一体化的水利管理。自2006年他开始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水与卫生顾问委员会主席,促进世界范围内在此领域的活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