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全三册,柏杨炼狱之作新插图版)
2008年04月29日 17:39 】 【打印

  媒体评论

  《中国人史纲》:研史者的最好入门

  来源 价值中国网 王贵成

  如果有谁真正喜欢历史想研究点历史,那么他应该从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入手,而不必从大陆一些历史学家的通俗读物开始,当然,看了《中国人史纲》,再来与这些书进行一下比较阅读,也是很有好处的。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有一个绝妙的特点,就是他不但把历史事实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做了描述,而且评论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他不是大而化之地用阶级斗争观点对历史进行虚妄的论断,而是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做实事求是的评论。起先,我对中国历史的看法并没有多少,还陷在以前的教科书里不可自拔。直到读了这本书,对历史的认识才算深入了一点。

  总之,从此书入手看中国历史,会使人起点很高,就像找到了一位高明的老师,可使研究者曲径通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章最后设“东西方世界”一节,更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中西历史一对比,就可以使我们看出历史的此消彼长,看出我们原来是怎样的强大,又是怎样一步步落后下去的.它教会了我,读史必须进行比较,比较的越多,收获就会越多,我们的见识就愈会深刻。

  另外,柏杨用杂文式的语言写历史,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读来真是一种文学的享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的次数越多,《中国人史纲》这本书的好处就会体会得越多。

  书摘插图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这是一个洞察历史、洞察世事的智者对历史最深层的剖析

  柏杨先生的文字、观点我都特别特别喜欢。有的书是读一遍就够了,有的书是可以反复读,柏杨先生的书是可以反复读的,尤其是《中国人史纲》。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我能够体会到他内心很复杂的一种激情,但是又很控制、很理性,没有让

  激情冲破自己的理性。

  这本书既不是不痛不痒、很规范的教科书式的历史,同时它又不是充满激愤的年轻人完全凭着感情在那里控诉什么、揭发什么,柏杨他是洞察历史、洞察世事,是一个睿智的智者在那里对中国历史进行方方面面的剖析。实际上他是在探讨中国历史最深层、底层究竟是什么样,他的这种探讨使我们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我们很多搞历史的人完全是根据历史的文本来认识和写作历史,比如官史、正史表面上怎么说的就都信以为真。柏杨先生能够看穿历史,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这部书不同于我们一般理解意义上的中国史、美国史、英国史,它强调的是中国人的原生态,中国人是怎么生存的,中国的政治是怎么样的,以及由政治人物到政治制度的关系研究。这确实是一部经典之作。

  王学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这部书写出了中国人在过去的两三千年里没有尊严的状态

  柏杨先生是我心仪已久的一个人,不只《中国人史纲》,他在大陆出版的25本杂文集,我基本上都看过。我的第一印象,他的白话文写得真是好极了,这一点我特别佩服。

  第二印象是,突出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评价历史上,我们往往用国家的尊严来作标准,用民族、繁荣、国家盛世来摧残人的尊严和人生命的价值。而其实中国的历史虽说有两千多年,但实际上一直是在暴君专制与暴民乱治之间轮回。我读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感觉到他把中国人在两三千年里没有尊严的状况写出来了。

  现在一些剧作家写的历史简直就是想把历史学家气死,但同为作家,柏杨先生的这部书却值得历史学家借鉴。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史纲》就是鲁迅也想写的一部“中国人史”

  我在读柏杨先生著作的时候很自然地要联想起鲁迅先生。鲁迅曾经有一个想法,他想选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又极其能代表中国人性质的一种人物,做一部“中国人史”。鲁迅先生最后没写成,柏杨先生写的《丑陋的中国人》和《中国人史纲》,某种程度上就是鲁迅想写的 “中国人史”。我感觉到柏杨先生和鲁迅先生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他们都坚持对中国国民弱点的批判,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弱点的批判,也坚持自我反省,整个民族性的自我反省。也因此,在当下,这部书可以说是和当下中国的思想文化主流相违背的,是不和谐的声音。但是我以为这正是柏杨作品的价值所在。鲁迅如果活到现在,还要被看作汉奸,柏杨先生呢,也有可能要被看作是汉奸。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中国人史纲》的叙事是和《史记》一脉相承的

  读柏杨先生的书,我们都是怀着一种感情在里头,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种学术。这样一种感情同1980年代时一样,那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是怀着深切的情感去寻找学术的思想。《中国人史纲》里有一种我们当今非常迫切需要的反思的精神、反思的态度,无论是过去的19

  80年代、1990年代,还是21世纪的今天,柏杨先生的著作始终不过时,因为他那种态度是我们始终需要的,不能够遗忘的,不能够缺席的。

  我读这本书有一种非常痛快淋漓的感觉,这书里贯穿着一种非常强烈的要穿透历史、洞穿历史的态度、勇气和精神。柏杨在书写历史的时候,是以一种他一贯所具有的历史批判的精神在介入历史,一种反思传统的态度在评论历史,所以他写出来的历史是一种活生生的历史。读这书觉得文采飞扬,既有一种简洁、明晰,同时总是充满了尖刻反讽在里面。它的叙事和《史记》有一脉相承的地方。

  同时,柏杨先生抓住了政治文化最本质的部分,所以这个部分写得最充分、最透彻,他思考的是我们面对历史时最不能回避的东西。

  ……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