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7613.7765.7767正文
中国大事记:1954年
2009年08月12日 11:22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 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到会代表1210人,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法律;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刘少奇同志向大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

  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各项工作中还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提出了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任务。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选举刘少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大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名,任命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的正式确定。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24日, 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争解放、谋和平、求发展的强烈愿望,确立了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标志的万隆精神。这次会议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5国发起,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石建国 武力)

  共有评论0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谭不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