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畸形儿:环境污染是元凶?
2009年07月22日 16:35南方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图:忻州原平市,陈天文、郭改然夫妇20年来共代养了35个畸形儿,其中21名相继夭亡。

图:孔贞兰给刚捡到的缺陷弃婴喂奶,61岁的她艰难地养育着这些被抛弃的畸形孩子。

图:这是一个神经管畸形患儿,如果及时治疗,还能挽救。

当年喂养的第一个弃婴早已离开人世。如今,陈氏夫妇抚育的弃婴中,最大的大虎、小虎已经18岁,最小的是今年才到来的小英,虚龄一岁。

大虎、小虎下身残疾,个头和智力发育均像七八岁的儿童。他们还有旦旦、偶偶、发发、爱民、爱善等15个弟弟妹妹。在这个出生缺陷弃婴的大家庭中,陈氏夫妇日夜操劳,除了大儿子儿媳偶尔会过来帮忙外,给孩子喂奶、换洗尿布、洗澡诸事,夫妇俩都是亲力亲为。

“妈妈!妈妈!”“爸爸!爸爸!”虽是畸形儿,但或卧或坐在炕上的孩子们看到郭改然和陈天文时,总会叫成一片。“娃娃们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有一两年时间,我们的感情就没法割舍了。”陈天文说,夫妇俩抚育弃婴的方式,法律意义上属于“代养”———当地民政局为了解决这些弃婴的抚养、教育等问题,将其托付给陈天文夫妇。最初,抚育费是每人每月150元,如今升到了200元,民政局支付了抚育费后,剩下的事情几乎都由陈氏夫妇负责。

在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办事处瑶圃村,村民李艳萍及其家人也先后代养过70余名弃婴。现在,10余名天生缺陷的孩子仍和李艳萍生活在一起。孝义市民政局对每名弃婴的补助,也是每人每月约200元。

同是民间收养(代养)缺陷弃婴,孔贞兰和杨云仙并未得到官方的补贴———仅靠自己的力量及身边好心人的资助,孔贞兰先后收养了20余名缺陷弃婴,杨云仙则是70多个。

1982年冬天某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家住晋中市祁县九汲村的孔贞兰,在村外庄稼地里发现了一名被遗弃的女婴。孔心生怜悯,抱着她回家与儿子一同分享自己的乳汁。这名缺陷女婴是得了脊椎瘤,这是孔贞兰收养的第一名弃婴。

在此后的日子,一名又一名弃婴相继出现;孔贞兰发现了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抱回家中抚养。孔的丈夫是名泥瓦匠,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丈夫帮人干活。

至今,孔贞兰一共抚养过25名缺陷弃婴,为了维持孩子们的生活及让能医治的畸形儿得到救治,孔贞兰开始给人钉鞋、修拉链赚钱———61岁的她如今还以捡破烂支撑着这些畸形儿的生活;“年纪大了,只能帮人补补衣服钉钉鞋,或者捡瓶子卖,给孩子们赚些奶粉钱。”孔贞兰说,这个特殊的大家庭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 “爱心之家”。

在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西柳林村,收养畸形儿的杨云仙也给弃婴的家起了个名字,“慈善爱婴院”———那是杨云仙十多年来省吃俭用及在各界爱心人士支援下,盖起的两幢2层小楼房;在这里,有婴幼部、成长部、康复部,还有餐厅和游戏室等,这成了一个设施相对完备的民间儿童福利院。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上官敫铭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