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部统计,目前北京五环沿线新盘已开始突破2万元/平方米,四环内新盘价格大都在3.5万元/平方米以上。
记者调查发现,200万元顶多只能在北京四环买到一套小两居,却能在美国波士顿、法国普罗旺斯等地,买下一幢豪华美宅!
“国内房价太贵了,不如到海外买房吧!”随着国内房价的疯涨,越来越多的都市“无产一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怀揣一两百万,到底能在海外买到什么样的房呢?一些手握闲钱的人正摩拳擦掌,准备在今日开展的北京春季房展会上一试身手。
投资国外房产,真的可行吗?本报记者通过采访有买房经历的海外华人,了解到外国的楼市行情,提前为各路买家探路。
200万元人民币在世界各地能买到什么房
地点 市区均价(单位:元人民币/平方米) 200万买啥房 人均年收入(单位:美元)
美国纽约 2.5万-5万 40-80平方米的寓所 37610
法国巴黎 4万-10万 10-50平方米的寓所 24770
澳大利亚悉尼 3万-5万 40-60多平方米的寓所 21650
泰国曼谷 1万-2万 100-200平方米的寓所 2190
韩国首尔 6万 30多平方米的公寓 12020
西班牙巴塞罗那 约6万 30多平方米的公寓 16990
俄罗斯莫斯科 2万-3.4万 60-100平方米的公寓 2610
德国柏林 8000-1万 200-250平方米的公寓或别墅 25250
日本东京 2万-3万 60-100平方米的寓所 34510
注:房价数据来源为各国官方最新统计公布;年人均收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
统计司2009年发布数据
美国
海淀两居室=哈佛周边别墅
在美国,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非要挤在纽约曼哈顿或洛杉矶、旧金山等市区,花二三十万美元拥有一栋两三百平方米的花园洋楼,是一个很快可以实现的梦想。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许多地区的房价只跌不涨,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官方数据,2009年,全美国房价为每套20.6万美元。
张淑成几年前与妻子离开北京,前往哈佛大学教授汉语,从此便在波士顿安顿下来。夫妇俩在哈佛工作了三年多,攒下近10万美元,2009年拿出其中8万,刚好够付哈佛大学附近一栋160平方米的联排别墅的首付款。
张淑成介绍说,他们买的这栋联排别墅总价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2万元),距离哈佛大学只有10分钟车程,住户多为文化层次较高的中产阶级,小区周围环境优美,治安也好,房屋升值潜力颇被看好。
张淑成到美国前,曾在北京海淀大学区买下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当时每平方米不到5000元,现在已涨到了3万元,房屋总价达到270万,正好与美国的新房同价。
给您提个醒
美国要缴地产税短期投资没赚头
据张淑成介绍,美国房屋的使用面积,算法要比中国“实际”得多,一般走廊、地下室、小阁楼、花园、院子都不在房屋的销售总价之内。在美国买房,不仅能拥有房屋所有权,也能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但这个“特权”也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购房人每年都要缴纳一定的地产税。比如,张淑成为他买的这栋新房,每年就要上缴4000多美元的地产税,小区物业费每月也有200-300美元,也是笔不小的支出。
张淑成说,美国房价正处于低谷,投资短期内很难有赚头。当房东收益也不大。房租的20%-30%要作为税收上缴,再扣除常根据房价波动调整的土地税等支出,搞不好甚至会变成赔本买卖。
法国
200万元=普罗旺斯山间别墅
用在北京购买一套中等公寓的价钱,可以买下法国熏衣草之乡——普罗旺斯的一栋山间别墅,在熏衣草的漫漫花香中跳舞,过着“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桃源生活,你能想象得到吗?
在巴黎生活了八年的南京小伙刘先生告诉记者,无论是在普罗旺斯还是在诺曼底海岸,人们常能看到一些独栋别墅,占地面积很大,有500-1000平方米,四周绿树环绕,环境优美,这样的房子如果出售都很便宜,一般都不到两百万元人民币。
刘先生说,如果不是考虑到上班不方便,他早就是其中一栋别墅的主人了。
200万元=巴黎市中心“鸽子笼”
刘先生目前在巴黎一家咨询管理公司工作,办公地在小巴黎(距离巴黎市中心较近的区域),而住所在大巴黎区(指巴黎的周边地区,包括凡尔赛、枫丹白露、迪斯尼乐园等地)。刘先生说,大巴黎区的租金更便宜,房价也相对便宜,房子的年头也短一些。
刘先生告诉记者,巴黎的新楼盘极少,市中心的老房子价格超贵,特别是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圣母院一带的二手房,售价一般都在1万欧元(约合9.1万元人民币)/平方米以上,可想而知,200万元人民币能买到什么样的“鸽子笼”。
刘先生说自己看上了一套位于大巴黎地区的房子,坐轻轨三十分钟就能到小巴黎,100平方米,三室一厅,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龄不算大,售价40多万欧元,首付8万-10万欧元。刘先生工作五年,月薪四千欧元,已经攒足了买房的首付款。
刘先生说,以此推算,200万元人民币在大巴黎地区也只能买到一套40-50平方米的小公寓。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