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童工的草样年华(组图)
2008年04月30日 15:59新华网 】 【打印

4月9日晚,厚街溪头新公园。工头正组织被挑中的凉山孩子前往其他工厂。

4月9日晚,厚街溪头新公园。被挑中的凉山孩子“转移”去其他工厂。

凉山美姑县牛牛坝乡屯地村,父母拿出马海曲布留下的唯一照片。马海曲布去年出去打工时还不到16岁。

4月3日,石排镇某出租屋外,外面的世界对于初到东莞的凉山孩子而言陌生而新鲜。

新华网广州4月30日电(方光明黎明韦星)他们怀揣梦想走出大山,好奇地打量着繁华的都市,可流水线却让童年阴郁而冰冷。一批批凉山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做着粗重的劳动,每天为了一餐米饭而雀跃欣喜。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正如专家所言,贫穷才是真正的原因。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穷人孩子早当家,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稚嫩肩膀,挑起家庭重担,改变人生命运。

不闯就贫穷,闯或许还会有转机。

一半是贫困不断锤击下、十年如一日的清贫,一半是见过世面、衣锦还乡工头的不断诱惑……海水与火焰的双重夹击间,携年轻梦想,背简单行囊,夹缝求存的他们辍学了,上路了,往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出发了———然而,更多时候,这是一条不断遭遇重重盘剥的不归路。

但回去意味着,他们将继续重复父辈持久而永恒的大山生活。而留下,或许还有明天———尽管未来或许遥遥无期。但于他们,至少还是“年轻有梦想,有明天,有未来”。

珠三角,童工浮萍般地在一些小企业游离着。存在,因为有市场;存在,因为转型没彻底;存在,还因为打击难度大。

记者调查发现,使用童工的企业,一般是从事代工、规模不上档次的小企业。东莞加大转型力度,力倡劳动合同法,提高员工最低工资标准,人民币汇率升值……几重压力下,一些小企业根本无力长期使用1年以上合同式普工。

游走在成本与利润边界的企业老板,在企业员工配置上,也仅勉强维持企业常态运作。老板们只有在某个时候,突然获得意外增量订单,此时才会急需一批干两三个月的短工。

浮萍般的童工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工头们的奔走也正好迎合了企业的需要。双方一拍即合,“压榨机”随即轰鸣不止。

报道出街,部门清查随即掀起,涉嫌部分工头受到控制,小孩得到安顿。然而,小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都表示不愿被解救回家。

随采访深入,记者获悉,不愿的背后是他们对生活的重压妥协,也是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缺失和招工信息不对称的拷问。因此,见过世面的工头行业才蓬勃发展。

拷问,在凉山儿女的明眸深处写满了千般愁绪。让无力者有力,你我仍需牵手前行。今天,无需多语,我们邀你我一道冷静观照,观照凉山童工的草样年华。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