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色戒》:“性”的光怪陆离不再惊世骇俗
2007年10月09日 20:48新华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色,戒》]

《色,戒》海报

50年来,面对一次次两性关系的冲击,国人学会了包容和接受

导演李安的新电影《色,戒》因有虐恋、偷情、色诱等情节,能否在中国大陆公映一度成为话题。最新消息称,《色,戒》大陆版只删除了七分钟,其中大段的床戏,除露点部分外,皆被保留……

也就是说,这出在描述两性关系方面相当露骨的电影,在没有电影分级制的中国大陆,大家可大方进入影院观看。不要说50年前,这在5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一个标志———两性关系多元化、社会包容度提升的标志———虽然可能不少人仍难以点头。

但是,触摸50年来两性关系、两性观念的发展,种种的光怪陆离、惊世骇俗,让我们学会了:包容和接受。

一夜情过去叫作露水夫妻

两性关系开始多元,性现象公开化有人称好有人忧

两性关系,不仅有婚姻一种形式;性关系,不仅有异性恋一种形式……五十年前,这样的观点,难以置信;五十年后,这样的说法,广为人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上找不到非婚姻关系以外的涉及两性关系的新闻。上世纪80年代初,《羊城晚报》报道一对夫妇平反后离婚又复婚的真情故事,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算“异端”,却足以当成“新闻”了。这段时间,少女贪慕虚荣失身于港客或是小青年偷食禁果生下弃婴的社会新闻,也不时出现,被视为两性关系不正常的一股“逆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尤其互联网逐渐普及化之后,两性话题逐渐从隐秘走向公开,两性关系从单一走向多元。一些新词汇如一夜情、网恋、换妻俱乐部、3P、SM(虐恋)不知从何时起,不时公然地在人们眼前引爆,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和传统道德观念、伦理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潘绥铭教授指出,“性化”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盛行,将成为21世纪中国性问题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性现象的公开化、给更多的事物现象赋予性的含义、性的词汇增加、成为社会的时尚至少是很少受到反对等。

在性现象的公开化中,最为突出的是在电视广告上,卫生巾广告再也不遮遮掩掩,而是公然在黄金时段播出。这在199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它打破了女性生理的神秘感。

最新“性话语”是性化现象对于近年来一些最新的性话语如性感、性福、一夜情、网恋、泡妞等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潘绥铭认为,这些新话语并不是新出现的,而是随着性化过程演变而出的新命名。它们所对应的旧词分别是风骚、幸福、露水夫妻、鸿雁传情、死磨硬缠等。这些词语并不是实践者们自己创造的,而是传媒加以定义与扩散,迫使人们去接受它,政府已经无法控制新话语的传播。

学界普遍认同,“性化”在中国进行得非常顺利,从过去的“非性化”,到“文革”的压抑,再到性化的巅峰。可是也有不少人觉得,中国在性化方面走得太快了,一些自由度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未婚同居:父母有看法没办法

国人在两性方面的自由度与包容度达到相当高度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如果说包容度提升,是五十年来的社会观念变革的一条主线,那么对于两性关系包容度的提升,则是其中表现最明显的。

以未婚同居为例,五十年前会被当成“旧社会遗毒”,为世人所不齿;三十年前,也许会被人当作“乱搞男女关系”或“生活作风问题”处理;二十年前,也许会被视为胆大妄为之举须得偷偷摸摸;十年前则成为“新新人类”的一种相处方式,被提醒注意的,只是法律或生理保护;今天,这几乎已是都市青年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前的必由之路,再保守的父母也只是“有看法没办法”。“试婚失败的成本总比结婚后发现不合适再离婚要低”,“两人一起生活比分开生活成本低”,传统观念在现实的诱惑与侵略下,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既然婚姻对两性关系从来都不能是一种严格的约束,那么婚姻以外的性关系,大可以更开放、更随意、更无所谓了。

而且,在尊重个人权利的名义下,人们突然发现,国人在两性方面的自由度与包容度,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正如著名性研究学者李银河所说: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是一个崇尚集体价值而否定个人价值的社会,是一个在很多方面忽视个人价值和权利的社会,在性的领域,压抑尤其深重。可以说,除了婚姻之内的性,所有的性活动都是被压抑着的。不仅是道德在压抑着所有这些婚姻之外的性活动,法律也是严厉惩罚的。人们一直不知道也不习惯把自愿的、私秘的和成人之间的性看作是自己的应受宪法保护的公民权利。按照中国人思维惯性,只有得到法律批准的性才是自己有权利做的(由婚姻法承认的性权利),其他是无权做的,当然也是坏事……

新世纪“爱情”放弃婚姻?

回归保守还是继续“解放”?两性观念变迁颠覆传统伦理

无可否认,中国正处在一个大面积、大范围调整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的时代,所谓“旧辙已毁,新轨未立”,两性观念的变化也在颠覆传统社会伦理与社会关系。

早在2000年年底,《羊城晚报》推出新千年的“梦想”特刊,将一些关于下世纪的构想记录下来,留待多年以后看是否验证。当时一篇名为《下世纪的爱情要飞翔》,这样形容新世纪的“爱情”:

从爱情的形式看,它在下个世纪将会在更大的程度上挣脱婚姻制度的束缚。目前,在北欧一些国家,在所有的爱情伴侣中,已经有整整一半采用同居方式,另一半的人仍选择了婚姻。在中国,选择同居而放弃婚姻的人也有增加的趋势。在下个世纪,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从爱情的对象看,它在下个世纪将会摆脱性别的思维定式。只看重美,而不再看重性别。

从爱情的持续性看,它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从一而终、白头偕老的爱情固然可贵,瞬息万变的爱情也将得到人们的容忍。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增长,在如此漫长的生命之途中,终身只爱一个人将会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从爱与性的关系看,它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些人没有爱就没有性;有些人会选择把爱与性分开,只要爱,不要性,网络爱情、电话爱情、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有了切实的需要(防止得病)和可行的手段(高科技、互联网)之后,就更有可能大行其道了……

中国的两性关系、两性观念,会继续如难刹之车滑向人们不知道的方向?还是会如西方一些国家般经历所谓“性解放”后又回归家庭伦理?我们也许不妨将问题留待下一个五十年来回顾,现在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羊城晚报 记者 曾璇)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